发明名称 基于氟代核酸探针的双通道传感器检测急早幼粒PML/RARα基因序列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氟代核酸探针的双通道传感器检测急早幼粒PML/RARα基因序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选择的待检测APL基因型别通用引物序列的融合位点,对APL的特异性序列进行设计及合成两组特异性的2’-氟代RNA单体修饰探针;采用2’-氟代RNA单体修饰探针技术与电化学酶联放大技术实现同时检测APL的 PML/RARα融合基因双链DNA中的两条互补链。采集两组探针与相对应的互补链杂交后催化产生的电流信号并进行计算处理,可定量检测靶标 dsDNA。实现了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同时也有望应用于其它疾病相关基因dsDNA 的检测。
申请公布号 CN10504416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1.11
申请号 CN201510296829.5 申请日期 2015.06.03
申请人 福建医科大学 发明人 林新华;刘爱林;王昆;陈元仲
分类号 G01N27/26(2006.01)I;C12Q1/68(2006.01)I 主分类号 G01N27/26(2006.01)I
代理机构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代理人 王义星
主权项 一种基于2’‑氟代核糖核酸双探针的双通道电化学传感器<b>,</b>包含有两组检测探针,其特征在于每组探针包含有一条 3’ 端修饰巯基的捕获探针和一条 5’ 端修饰有生物素的报告探针,且这两组探针分别与靶标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PML/<b>RAR</b><b>α</b>融合基因 dsDNA 中相应的两条 ssDNA部分基因序列存在互补;其中,两个修饰有巯基的捕获探针能够通过自组装相应固定到位于两个通道上的两个具有型号相同的金电极工作电极表面上,在两个金电极工作电极表面未结合的位点通过封闭剂进行封闭,而过量的报告探针则提前加入到含有待测靶标 dsDNA 的杂交溶液中进行热变性后置于冰浴中以确保杂交液中的 DNA 序列均保持 ssDNA 状态,并将一组中的修饰有巯基的一条捕获探针的金电极工作电极和另一组中的修饰有巯基的另一条捕获探针的金电极工作电极一同放入含有一条5’ 端修饰有生物素的报告探针、另一条5’ 端修饰有生物素的报告探针和靶标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b>RAR</b><b>α</b>融合基因dsDNA 的待测溶液中进行杂交反应,通过杂交反应,在两个金电极工作电极表面形成了“三明治”传感模式,此时生物素已通过杂交修饰到电极表面,加入亲和素修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与生物素相互识别,将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到金电极工作电极上;所述的金电极工作电极置于由 3,3’,5,5’‑ 四甲基联苯胺和 H<sub>2</sub>O<sub>2</sub> 组成的检测底液中,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催化使得 H<sub>2</sub>O<sub>2</sub> 氧化 TMB 产生电化学信号,利用双通道电化学工作站进行信号采集,当溶液中不含靶标 dsDNA时,则杂交反应无法进行,金电极工作电极界面上无法形成“三明治”构型传感模式,那么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也就无法固定到金电极工作电极表面上,金电极工作电极无法对检测底液进行催化,所以双通道电化学工作站检测到的电流信号很弱,通过对双通道所采集到的电流信号进行处理,比较所采集到的电流信号变化就能说明杂交反应是否进行,溶液中是否含有靶标 dsDNA。
地址 350004 福建省福州市交通路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