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铜合金的技术领域,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锡0.8-2.2%、镍0.5-1.0%、磷0.03-0.15%,余量为铜。本发明铜合金(QBD-6)不仅拥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其抗拉强度虽然低于C5191,而其导电率却是C5191青铜的3倍多,黄铜的1.5倍左右,接近C7025的导电率。而且生产QBD-6的主要原材料为市场上价格低廉的边角料,在生产成本上较C7025有很大的优势。它可广泛用于各种小型连接器端子、及通用连接器和引线框架的制造,满足部分中高端客户的需求。总之,本发明铜合金,高性能、低成本。
申请公布号 CN103602851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0.28
申请号 CN201310551851.0 申请日期 2013.11.08
申请人 浙江八达铜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钱高祥;张舟逸
分类号 C22C9/02(2006.01)I;C22C9/06(2006.01)I;C22F1/08(2006.01)I 主分类号 C22C9/02(2006.01)I
代理机构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代理人 张谦
主权项 一种铜合金,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锡1.5‑2.2%、镍0.7‑1.0%、磷0.06‑0.15%,余量为铜;本发明铜合金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的选取:原料由铜合金边角料、镀镍铜合金角料、电解铜、锡锭、镍条、铜‑磷中间合金组成;(2)熔炼;(3)水平连续铸造;(4)铣面;(5)粗轧;(6)第一次退火;(7)中间轧制;(8)第二次退火;(9)中间轧制;(10)酸洗剪边;(11)第三次退火;(12)酸洗;(13)精轧;(14)第四次退火;(15)酸洗;(16)精轧;(17)第五次退火;(18)酸洗;(19)成品轧制;(20)拉弯矫;(21)第六次退火;(22)成品酸洗钝化处理;(23)成品剪切、检验、包装入库;所述步骤(1)中,原料配比为:电解铜、锡锭、镍条、铜‑磷中间合金之间的重量比为120:2:1:1,该四种金属的总重量占原料总重量的10~50%;其余为铜合金边角料和镀镍铜合金边角料,且铜合金边角料和镀镍铜合金边角料之间的重量比为6:1;所述步骤(2)中,熔化炉转炉温度1250‑1300℃;所述步骤(3)中,保温炉拉铸控制温度1170‑1220℃,保温炉液面用锻烧烘干木炭覆盖,覆盖厚度不小于5厘米,铸坯端面的温度差控制在50℃以下;所述步骤(3)中,采用电磁搅拌工艺,频率20HZ,电流15~26A,搅4秒停15秒;所述步骤(5)的加工率超过40%;所述步骤(6)的退火温度为680~730℃、保温时间为7小时;步骤(8)的退火温度为500‑530℃、保温时间为5.5小时;步骤(11)的退火温度为480℃、保温时间为4.5小时;步骤(14)的退火温度为450℃、保温时间为4.5小时;步骤(17)的退火温度为400‑430℃、保温时间为4.5小时;步骤(21)的退火温度为200‑230℃、保温时间为4小时。
地址 312025 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钱清镇浙江八达铜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