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管线焊缝缺陷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管线焊缝缺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焊缝进行无损探伤;步骤2:根据缺陷的位置为焊缝内部或外表面处的缺陷还是焊缝根部的缺陷,确定形成的坡口的形式;步骤3:根据所形成的坡口的形成确定焊接方法,对焊缝进行焊接;步骤4:焊接完成后,对焊接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对质材上的焊缝缺陷进行直接焊接返修,可不必追求100%的一次焊接合格率,降低了过程控制要求,且可免除热处理前的探伤工作,并在发生缺陷后避免更换管件,这将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
申请公布号 CN102848047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9.30
申请号 CN201210329924.7 申请日期 2012.09.07
申请人 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时群超;郝学军;肖明颖;范振红;曾清波
分类号 B23K9/00(2006.01)I;B23K9/16(2006.01)I;B23K9/04(2006.01)I;B23K33/00(2006.01)I 主分类号 B23K9/0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梁挥;鲍俊萍
主权项 一种管线焊缝缺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焊缝进行无损探伤,采取伽玛射线探伤与磁粉探伤结合的形式进行无损探伤;步骤2:根据缺陷为焊缝内部或外表面处的缺陷还是焊缝根部的缺陷,确定形成的坡口的形式,于步骤2中,若缺陷为焊缝内部或外表面处的缺陷,从缺陷两端外至少10mm处进行缺陷的去除,根部半径R不小于5mm,坡口角度为45‑60°,焊缝起始点具备1:3的坡度,且长度不小于50mm;若缺陷为焊缝根部的缺陷,对于焊缝根部的缺陷使用机加工手段将焊口切开,然后加工坡口面,坡口根部间隙为1‑4mm,根部钝边为0‑1mm,坡口宽度为0.7‑1.5倍的管道壁厚;步骤3:根据所形成的坡口的形成确定焊接方法,对焊缝进行焊接,对于焊缝内部或外表面的缺陷形成的坡口,采用SMAW进行焊接,焊接时的主要焊接参数为:手工焊条电弧焊:电流110‑150A,电压19‑25V,线能量10‑30KJ/cm;盖面时SMAW:电流110‑130A,电压19‑25V,线能量10‑30KJ/cm;对于焊缝根部的缺陷所形成的坡口,采用GTAW+SMAW组合方式进行焊接,首先使用GTAW打底,然后使用GTAW填充至6‑8mm厚度,再使用SMAW填充和盖面,焊接时的主要焊接参数为:手工氩弧电弧焊打底:电流135‑145A,电压11‑13V,氩气流量10‑25L/min,线能量11‑23KJ/cm;手工电弧焊填充:电流110‑130A,电压20‑25V,线能量10‑25KJ/cm;手工电弧焊盖面:电流110‑120A,电压20‑25V,线能量10‑20KJ/cm;焊道宽度不超过焊条的2.5倍,并且焊道厚度不超过4mm;焊接的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不低于150℃,且不高于250℃;步骤4:焊接完成后,对焊接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的温度为630‑640℃之间,保温时间为1‑3小时。
地址 265700 山东省龙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海路南段路西5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