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基于电源调整电路的消除型焦炉余热发电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源调整电路的消除型焦炉余热发电系统,主要由焦炉炉顶大坑以及覆盖在其顶部表面的炉顶缸砖组成,在焦炉炉顶大坑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有孔钢板、隔热板层及有孔钢板,在有孔钢板与隔热板层之间设置的保温砖层在焦炉炉顶大坑的内部缝隙处填灌耐热密封浆料组成,在焦炉炉顶大坑外部设置有形成封闭回路的换热器与蒸发器,在蒸发器上还设置有余热发电系统,在余热发电系统中设置有余热控制电路,该余热控制电路中设置有静电消除电路与依次相连的控制式电源电路、电源调整电路以及控制式输出电路。
申请公布号 CN10493085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9.23
申请号 CN201510245790.4 申请日期 2015.05.14
申请人 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分类号 F27D17/00(2006.01)I;F01K27/02(2006.01)I 主分类号 F27D17/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基于电源调整电路的消除型焦炉余热发电系统,主要由焦炉炉顶大坑(1),覆盖在焦炉炉顶大坑(1)顶部表面的炉顶缸砖(2),在焦炉炉顶大坑(1)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有孔钢板(3)、隔热板层(4)及有孔钢板(3),设置在有孔钢板(3)与隔热板层(4)之间的保温砖层(6),填灌在焦炉炉顶大坑(1)的内部缝隙处的耐热密封浆料(5),设置在焦炉炉顶大坑(1)外部并形成封闭回路的换热器(8)与蒸发器(9),与换热器(8)相连接并由水泥制成的基座(10),设置在该基座(10)内部并呈螺旋盘绕或“S”形盘绕的换热热管(11),以及设置在该换热热管(11)表面上的翅片(12)组成,所述换热热管(11)的两端分别与蒸发器(9)的上升管和下降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蒸发器(9)外侧设置有余热发电系统,且该余热发电系统由发电机,与发电机相连接的汽轮机,与换热器相连接并用于推动汽轮机叶轮转动的射汽增压器,以及与汽轮机相连接的余热控制电路组成;该余热控制电路由静电消除电路与依次相连的控制式电源电路、电源调整电路以及控制式输出电路组成;所述静电消除电路由变压器T101,变压器T102,三极管VT101,三极管VT102,负极与变压器T101的非同名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01与变压器T101的同名端相连接的电容C101,P极与三极管VT101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1,并联在二极管D101上的电容C102,并联在二极管D101上的电阻R102,一端与电容C10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03,P极与二极管D101的N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3,P极与二极管D103的N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4,正极与二极管D104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06接地的电容C103,P极与电容C101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05接地的二极管D102,一端与二极管D102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3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04,一端与电容C103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变压器T102的原边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的电阻R107,P极与变压器T102的副边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容C105、电阻R108与变压器T102的副边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05,两个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T101的副边线圈的两端相连接的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01,正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01的正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09接地的电容C104,引脚1与电容C104的正极相连接、引脚2接地、引脚3顺次经电阻R117、二极管D109后接地的稳压芯片IC001,正极与电容C103的负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10与电容C104的负极相连接、输出端顺次经电阻R114、二极管D106后接地的运算放大器P101,正极与电容C103的负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11与运算放大器P101的负极相连接、输出端顺次经电阻R115、二极管D107后接地的运算放大器P102,正极与电容C103的负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12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负极相连接、输出端顺次经电阻R116、二极管D108后接地的运算放大器P103,以及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103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稳压芯片IC001的引脚3相连接的电阻R113组成;其中,变压器T101的同名端还与三极管VT101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1的基极与电容C101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101的N极还与三极管VT102的基极相连接,变压器T102的原边线圈的非同名端与二极管D104的P极相连接,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01的负输出端接地。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正街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