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平胸龟养殖密度的调控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胸龟养殖密度的调控方法。本发明基于多年的养殖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平胸龟养殖密度的调控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充分考虑平胸龟的领域行为、晒背行为、采食行为特点、栖息环境特点等生态生物学特点;运用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平胸龟人工养殖过程中的密度调控问题,在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和水资源的条件下,显著减少了平胸龟群养条件下相互打斗行为,致残致死事件的发生概率控制在5%以下,可繁殖的雌龟的产卵繁殖率可达80%,保证了不同大小规格龟的健康生长,提高了养殖效率;该方法效果明显,容易操作,节约资源,节省成本,有利于推广应用。
申请公布号 CN103444623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6.24
申请号 CN201310354982.X 申请日期 2013.08.14
申请人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发明人 龚世平;钟象景;陶君;陈羽;邓杰明;葛研;蓬友红
分类号 A01K67/02(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7/02(2006.01)I
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刘明星
主权项 一种平胸龟养殖密度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隐蔽条件设置:在平胸龟养殖池内,设置隐蔽条件以提高养殖密度;隐蔽条件包括隐藏洞穴和隐藏植被,隐藏洞穴数量不低于龟的数量;隐藏植被种植于隐藏洞穴的周围,以及水池边的陆地上,以增强隐蔽效果,但不应过密而妨碍龟的正常活动;(b)晒背条件设置:在平胸龟养殖池内设置晒背场,晒背场的数量与隐藏洞穴的数量相一致,晒背场靠近相应的隐藏洞穴设置;晒背场的大小可以满足1‑2只龟晒背;(c)养殖密度调控:按照体重对平胸龟进行分组,不同体重范围的龟分池饲养;对于体重大于1000g的龟,密度不高于0.3只/m<sup>2</sup>;500‑1000g的龟,密度不高于0.4只/m<sup>2</sup>;250g&lt;体重&lt;500g的龟,密度不高于0.5只/m<sup>2</sup>;150‑250g的龟,密度不高于0.65只/m<sup>2</sup>;50g&lt;体重&lt;150g的龟,密度3‑4只/m<sup>2</sup>;50g以下的龟,密度为6‑8只/m<sup>2</sup>;(d)性比调控:对于体重大于250g的平胸龟,每个养殖池内雄雌比例为1:2~3;对于250g以下的平胸龟,雄雌比例不做要求;(e)投喂方式:在每只龟隐藏洞穴口前方0.2m以内设饵料投放点,饵料投放要定点、定时、足量;每2~3天投喂一次饵料,傍晚5:00~7:00进行饲喂,投喂饵料量以龟进食完毕后有少许饵料剩余为准;所述的隐藏洞穴,设置在水池的边缘和中央部位,每个隐藏洞穴大小满足1‑2只龟藏身,隐藏洞穴应尽量分散分布,对于体重大于1000g的龟,两个洞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m;对于500‑1000g的龟,两个洞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对于300g&lt;体重&lt;500g的龟,两个洞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m;对于150‑300g的龟,两个洞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m;对于体重小于150g的龟,两个洞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2m;对于150g以上的龟,每两个隐藏洞穴之间设置隐藏植被,使相邻两个隐藏洞穴的龟彼此不易发现。
地址 51026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