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处理河道污染物的无动力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处理河道污染物的无动力装置,包括一个上段位于河道水面之上、下段伸入水面下的竖直空心管,在竖直空心管的顶部固定设有折弯空心管,在水面下的竖直空心管的底部处固定连接第一叶片;在折弯空心管的正下方设有一个倒置的锥形筒和四个圆筒,第一圆筒通过轴承连接在竖直空心管外,在第一圆筒外侧壁和第二圆筒内侧壁之间的空间填充满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填料,第四圆筒上端和倒置的锥形筒之间通过滚珠联接;倒置的锥形筒的上端外边缘四周水平延伸有一平台,平台上固定设有第二叶片;空心短管上端连接于第二圆筒和第三圆筒之间的底面、下端连接第四圆筒的底面;整个过程无需动力,既可以给水体充氧又能利用太阳能和微生物净化水体。
申请公布号 CN10462812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5.20
申请号 CN201510035829.X 申请日期 2015.01.26
申请人 常州大学 发明人 马建锋;黄晓敏;姚超
分类号 C02F3/02(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3/02(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主权项 一种处理河道污染物的生物滤床,其特征是:包括一个上段位于河道水面之上、下段伸入水面下的竖直空心管(1),在竖直空心管(1)的顶部固定设有折弯空心管(2),折弯空心管(2)一端均从竖直空心管(1)的顶部开口伸入竖直空心管(1)内并被固定,折弯空心管(2)自伸出竖直空心管(1)顶部开口处向下折弯,竖直空心管(1)的顶部开口密封;在水面下的竖直空心管(1)的底部处固定连接第一叶片(3);在折弯空心管(2)的正下方设有一个倒置的锥形筒(10)和位于倒置的锥形筒(10)的正下方的四个圆筒,倒置的锥形筒(10)的上端是敞口的大端、下端是敞口的小端;所述四个圆筒上端口均是敞口,由内而外同轴套装且相邻两个圆筒侧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圆筒(4)通过轴承连接在竖直空心管(1)外,在第一圆筒(4)外侧壁和第二圆筒(6)内侧壁之间的空间填充满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填料,填料的底面固定设有筛网(8);第四圆筒(5)上端和倒置的锥形筒(10)之间通过滚珠联接;在倒置的锥形筒(10)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一台阶(11),在第一台阶(11)外表面固定设有磷酸银催化剂;倒置的锥形筒(10)的上端外边缘四周水平延伸有一平台(12),平台(12)上固定设有以竖直空心管(1)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三个第二叶片(13);所述四个圆筒的上端高度从上到下依次是第三圆筒(7)、第四圆筒(5)、第一圆筒(4)以及第二圆筒(6);第二圆筒(6)、第三圆筒(7)底面位于第一圆筒(4)、第四圆筒(5)底面之上且具有间隙,第一圆筒(4)下端与第四圆筒(5)下端平齐,第二圆筒(6)下端与第三圆筒(7)下端平齐;在第二圆筒(6)和第三圆筒(7)之间的底面上设置空心短管(9),空心短管(9)上端连接于第二圆筒(6)和第三圆筒(7)之间的底面、下端连接第四圆筒(5)的底面;在第四圆筒(5)的底部正下方,在竖直空心管(1)上套有位于水面之上的锥筒(15),该锥筒(15)和竖直空心管(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锥筒(15)上端是小端,下端是大端,在锥筒(15)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台阶(14),第二台阶(14)的外表面上固定设有磷酸银催化剂;锥筒(15)下端通过支架(16)固定在河道底部。
地址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