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双酚A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电致化学发光谱(ECL)检测环境激素中BPA的方法,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是采用Ru(bpy)<sub>3</sub><sup>2+</sup>/DBAE共反应体系,对BPA进行电致化学发光法检测,即将发光物质Ru(bpy)<sub>3</sub><sup>2+</sup>修饰在BPA适配体互补链上作为发光探针,基于BPA适配体探针与BPA适配体互补链探针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测定BPA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在BPA浓度为1.0×10<sup>-11</sup>-1.0×10<sup>-9</sup>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最低检测限可达7.0×10<sup>-12</sup>mol/L,其检测限大大低于国家卫生标准中对碳酸酯树脂和成型品中酚溶出量的要求,且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适用于水壶、水杯、奶瓶、食品容器等橡塑制品中BPA含量的准确测定。
申请公布号 CN10419854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2.10
申请号 CN201410430465.0 申请日期 2014.08.28
申请人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发明人 李小晶;吕水源;陈旻实;唐熙;邹哲祥;卢丽君
分类号 G01N27/26(2006.01)I;G01N27/30(2006.01)I 主分类号 G01N27/26(2006.01)I
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主权项 一种基于电致化学发光检测BP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反相微乳法,先将Triton X‑100、环己烷、正己醇和含Ru(bpy)<sub>3</sub><sup>2+</sup>的水溶液混合,室温下搅拌反应30‑40 min,形成均匀的油包水体系;2)在步骤1)的油包水体系中加入原硅酸四乙酯和氨水,室温下继续反应22‑24 h,再加入丙酮,使Ru(bpy)<sub>3</sub><sup>2+</sup>‑SiO<sub>2</sub> NPs纳米颗粒从油包水体系中沉淀出来,将沉淀离心后用乙醇和水分别多次洗涤;3)将步骤2)制得的纳米颗粒超声分散到PBS缓冲溶液中;4)在步骤3)分散好的Ru(bpy)<sub>3</sub><sup>2+</sup>‑SiO<sub>2</sub> NPs中,加入新鲜配制的含有乙酸的EDTA溶液进行表面功能化修饰,室温下搅拌30‑40 min,将沉淀离心后用去离子水冲洗除去多余的DETA;再将沉淀分散到PBS缓冲溶液中用于标记DNA探针;5)将BPA适配体互补链探针D2滴加到干燥洁净的电极表面,37 ℃下自组装2‑2.5 h,再将电极浸入水中2 h以除去多余的D2;6)将步骤4)制备好的Ru(bpy)<sub>3</sub><sup>2+</sup>‑SiO<sub>2</sub> NPs滴加到步骤5)处理好的电极表面上,37 ℃下反应2‑2.5 h,用水冲洗电极表面,直至冲洗液无ECL信号值;将Ru(bpy)<sub>3</sub><sup>2+</sup>‑SiO<sub>2</sub>‑ssDNA探针置于含有DBAE的PBS缓冲溶液中测其ECL信号值I(ssDNA);7)将BPA适配体探针D1滴加到步骤6)处理好的电极表面,37 ℃下杂交反应2 h,再将电极浸入水中2 h,以除去多余的D1;于含有DBAE的PBS缓冲溶液中测其ECL信号值I(dsDNA);8)将步骤7)处理好的电极浸泡在待测溶液中,37 ℃下反应10 h,再浸入水中2 h除去脱落的D1及多余的待测溶液,于含有DBAE的PBS缓冲溶液中测其ECL信号值I;9)根据BPA浓度对数值与ECL信号变化值的线性方程计算出BPA的浓度,进而得出待测溶液中BPA的含量。
地址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湖东路312号国检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