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贝壳金黄色速长葡萄牙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壳金黄色速长葡萄牙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制定选育目标、建立选育系、新品系纯化等步骤。具体为以葡萄牙牡蛎金黄色贝壳和全重为选育目标,通过群体选育和家系选育方法建立选育系,通过连续数代的定向纯化筛选出贝壳金黄色速长葡萄牙牡蛎新品系。通过连续数代选育的葡萄牙牡蛎新品系具有生长快、贝壳金黄、商品价值高等优点,它适宜作为单体牡蛎养殖及生食牡蛎生产,这对于提高葡萄牙牡蛎养殖产量、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申请公布号 CN10397587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8.13
申请号 CN201410197671.1 申请日期 2014.05.12
申请人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曾志南;宁岳;祁剑飞;巫旗生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张松亭
主权项 一种贝壳金黄色速长葡萄牙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亲贝选择:从葡萄牙牡蛎大量养殖群体中挑选2龄以上,贝壳呈金黄色、颜色绚丽、壳型规整的个体;测量所有挑选个体的全重,然后截取全重前10%的雌雄个体作为繁殖亲贝;2)精卵获得:解剖亲贝,辨别雌雄,将性腺发育良好的亲贝分别进行洗卵、洗精,并用300目筛绢过滤杂质,卵分别收集于标记的160L塑料白桶,精液分别收集于标记的500ml烧杯中;3)人工受精与孵化:a.群体交配:取雌雄亲贝各20‑25个,把其卵子和精子混合交配;b.个体交配:取雌雄亲贝,进行雌雄个体1对1交配,建立家系;将各组受精卵分别置于标记的160L塑料白桶中孵化,精液浓度以每个卵子周围3‑4个精子为宜,精液过多时采用沉淀法洗卵2‑3次;受精卵密度40‑50个/ml,微充气,孵化水温25‑30℃;4)幼虫培育:受精卵发育至D型幼虫时采用虹吸方法分别将每组幼虫收集于三个已标记的160L塑料白桶中培育,每组3个平行组;D型幼虫培育密度控制在8‑12个/ml,随着幼虫生长逐渐降低密度,至匍匐幼虫密度降至1‑2个/ml;每日换水2次,每次换水30%‑50%,幼虫附着后增至60%‑100%;D型幼虫开始投喂金藻,日投饵量从初期的1‑2万细胞/ml逐渐增至中期2‑3万细胞/ml,后期3‑4万细胞/ml,幼虫发育至壳顶后期添加扁藻,日投饵量为1‑2万细胞/ml;在幼虫培育期间可适当投喂角毛藻或小球藻,幼虫培育期间水温25‑30℃,盐度23‑28,pH值8.0‑8.5,从D型幼虫培育至匍匐幼虫约需14‑20天;5)采苗:当幼虫生长至壳长320‑330um,70‑80%出现眼点时开始投放采苗器;采苗器采用无毒材料制作的灰色塑料片,塑料片规格为长20‑30cm,宽1‑3cm,厚0.1‑0.3cm;用60‑80丝聚乙烯绳将洗净的塑料片串在一起,绑在横杆上悬挂于育苗池水面下60‑80cm处采苗,每立方米水体投放塑料片30‑40串;每片塑料片附苗20‑30个;蛎苗长至壳长1‑2mm左右,标记各选育系并移至海区进行苗种中间培育;在幼虫培育过程中,保持各组选育系幼虫密度相同,投饵量和换水率一致,培育条件相同;各组选育系的育苗容器、器具分别单独使用,避免混杂;6)海区牡蛎苗种中间培育:将标记的已附上蛎苗的采苗器移至同一片海区培育;若遇上自然海区葡萄牙牡蛎幼虫附着期,可先移至池塘培育,待附着期过后再移至海区培育;在水温13‑26℃、盐度26‑30的条件下,经过90‑120天海区培育,蛎苗可长至壳长4‑5cm;7)牡蛎中苗脱基及单体养殖:当蛎苗长至4‑5cm时,弯曲牡蛎附着基塑料片,蛎苗便顺利脱落,形成单体牡蛎苗;将各选育系剥离的单体牡蛎苗装入标记的养殖筐挂于同一片海区养殖;养殖期间定期清理附着生物,并测量生长情况;8)新品系纯化:从贝壳金黄色速长葡萄牙牡蛎选育系第一代中选择具备个体大、贝壳金黄色性状、壳型规整的个体作为第二代亲本,第二代选育各步骤同第一代选育方法,直至选育出性状稳定的贝壳金黄色速长葡萄牙牡蛎品系。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东渡海山路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