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漂浮鱼礁
摘要 一种漂浮鱼礁。它包括鱼礁本体,其特征所述鱼礁本体由漂浮球、漂浮块及底座模块组合所构成,所述漂浮球的底面中部处所设的呈爪形状的缆绳环与所述漂浮块的呈“十”字形状的上梁之间通过一上缆绳连接,所述漂浮块底座中部处均布的缆绳连接孔处与所述底座模块组合的模块组合层顶盖上的呈弧形状的吊环之间且分别一一通过下缆绳连接,所述底座模块组合且通过其模块组合层底座下的底脚最后固定于浅海海底。本发明的漂浮鱼礁富有动感性且具有新颖性,所述漂浮球及漂浮块均可在水体中漂浮,既改善了海洋生态环境及水体景观,又给力对鱼类等诱惑并大大提高鱼类等集聚,有利于鱼类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本发明的漂浮鱼礁可适用投入浅海海底中作为人工鱼礁。
申请公布号 CN10303938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1.22
申请号 CN201210098922.1 申请日期 2012.04.06
申请人 上海海洋大学 发明人 姜少杰;王伟定;王骁;俞静仪;彭伟峰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105 代理人 瞿承达
主权项 一种漂浮鱼礁,它包括鱼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本体由漂浮球(1)、漂浮块(2)及底座模块组合(3)所构成,所述漂浮球(1)呈球体形状,所述漂浮球(1)周壁上分布有呈横向的环形状槽(4),所述漂浮球(1)底面中部处设有一缆绳环(5),所述缆绳环(5)呈爪形状,所述漂浮块(2)由漂浮块底座(6)及漂浮块底座(6)上端面边缘处分别向上延伸的且相邻之间相互连接着的第一墙体(7)、第二墙体(8)、第三墙体(9)及第四墙体(10)所形成,所述第一墙体(7)、第二墙体(8)、第三墙体(9)及第四墙体(10)的右端部的上、下端部均分别设有一正方形孔(11、12),所述第一墙体(7)、第二墙体(8)、第三墙体(9)及第四墙体(10)的左端部的上端部右端及下端部左端均分别设有一竖向的长方形孔(13、14),所述漂浮块(2)的第一墙体(7)、第二墙体(8)、第三墙体(9)及第四墙体(10)内壁的中部处分别与一呈“十”字形状的中梁(15)形成连接固定,所述漂浮块(2)的第一墙体(7)、第二墙体(8)、第三墙体(9)及第四墙体(10)内壁上端端部的中部处分别与一呈“十”字形状的上梁(16)形成连接固定,所述呈“十”字形状的上梁(16)的中部处与所述呈“十”字形状的中梁(15)的中部处之间连接有一上立柱(17),所述呈“十”字形状的中梁(15)的中部处与底座内端面的中部处之间连接有一下立柱(18),所述呈“十”字形状的中梁(15)的右横向梁的左端部的前端面处与漂浮块底座(6)上端面前边缘相对处之间跨接有一前下斜板(19),所述呈“十”字形状的中梁(15)的右横向梁的右端部的后端面处与第三墙体(9)内壁上端边缘相对处之间跨接有一后上斜板(20),所述呈“十”字形状的中梁(15)的左横向梁的左端部的前端面处与第一墙体(7)内壁上端边缘相对处之间跨接有一前上斜板(21),所述呈“十”字形状的中梁(15)的左横向梁的右端部的后端面处与漂浮块底座(6)上端面后边缘相对处之间跨接有一后下斜板(22),所述呈“十”字形状的中梁(15)的前纵向梁的前端部的右侧面处与第二墙体(8)内壁上端边缘相对处之间跨接有一右上斜板(23),所述呈“十”字形状的中梁(15)的前纵向梁的后端部的左侧面处与漂浮块底座(6)上端面左边缘相对处之间跨接有一左下斜板(24),所述呈“十”字形状的中梁(15)的后纵向梁的前端部的右侧面处与漂浮块底座(6)上端面右边缘相对处之间跨接有一右下斜板(25),所述呈“十”字形状的中梁(15)的后纵向梁的后端部的左侧面处与第四墙体(10)内壁上端边缘相对处之间跨接有一左上斜板(26),所述漂浮块底座(6)的中部处均布有缆绳连接孔(27),所述底座模块组合(3)由模块组合层顶盖(28)、模块组合层(29)及模块组合层底座(30)所构成,所述模块组合层顶盖(28)呈环状体,所述呈环状体的模块组合层顶盖(28)的上端面上均布有呈弧形状的吊环(31),所述呈环状体的模块组合层顶盖(28)的下端面上均布有顶盖连接头(32),所述顶盖连接头(32)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模块组合层(29)由上模块组合层、中模块组合层及下模块组合层所形成, 所述上模块组合层由上第一模块组(A1)、上第二模块组(A2)及上第三模块组(A3)形成,所述上第一模块组(A1)由上第一上模块、上第一中模块及上第一下模块构成,所述上第一上模块由上第一上模块体(A11)及其两端的上第一上左连接件(A111)、上第一上右连接件(A112)所构成,所述上第一上模块体(A11)呈弧形状,所述上第一上左连接件(A111)、上第一上右连接件(A11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一上左连接盲孔(A113)、上第一上右连接盲孔(A11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一上左连接头(A115)、上第一上右连接头(A116),所述上第一上左连接头(A115)、上第一上右连接头(A11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一上模块体(A11)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第一上左连接件(A111)、上第一上右连接件(A11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上第一中模块由上第一中模块体(A12)及其两端的上第一中左连接件(A121)、上第一中右连接件(A122)所构成,所述上第一中模块体(A12)呈弧形状,所述上第一中左连接件(A121)、上第一中右连接件(A12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一中左连接盲孔(A123)、上第一中右连接盲孔(A12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一中左连接头(A125)、上第一中右连接头(A126),所述上第一中左连接头(A125)、上第一中右连接头(A12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一中模块体(A12)两端分别与上第一中左连接件(A121)、上第一中右连接件(A12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上第一下模块由上第一下模块体(A13)及其两端的上第一下左连接件(A131)、上第一下右连接件(A132)所构成,所述上第一下模块体(A13)呈弧形状,所述上第一下左连接件(A131)、上第一下右连接件(A13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一下左连接盲孔(A133)、上第一下右连接盲孔(A13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一下左连接头(A135)、上第一下右连接头(A136),所述上第一下左连接头(A135)、上第一下右连接头(A13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一下模块体(A13)的两端分别与上第一下左连接件(A131)、上第一下右连接件(A13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上第一模块组(A1)由上第一上模块、上第一中模块及上第一下模块叠加后形成,且上第一模块组(A1)的上第一中模块的上第一中模块体(A12)两端的上第一中左连接件(A121)下端面上所设的上第一中左连接头(A125)及上第一中右连接件(A122)下端面上所设的上第一中右连接头(A126)分别插入在上第一下模块的上第一下模块体(A13)两端的上第一下左连接件(A131)上端面上的上第一下左连接盲孔(A133)及上第一下右连接件(A132)上端面上的上第一下右连接盲孔(A13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上第一上模块的上第一上模块体(A11)两端的上第一上左连接件(A111)下端面上所设的上第一上左连接头(A115)及上第一上右连接件(A112)下端面上所设的上第一上右连接头(A116)分别插入在上第一中模块的上第一中模块体(A12)两端的上第一中左连接件(A121)上端面上的上第一中左连接盲孔(A123)及上第一中右连接件(A122)的上端面上的上第一中右连接盲孔(A12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上第二模块组(A2)由上第二上模块、上第二中模块及上第二下模块所构成,所述上第二上模块由上第二上模块体(A21)及其两端的上第二上左连接件(A211)、上第二上右连接件(A212)所构成,所述上第二上模块体(A21)呈弧形状,所述上第二上左连接件(A211)、上第二上右连接件(A21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二上左连接盲孔(A213)、上第二上右连接盲孔(A21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二上左连接头(A215)、上第二上右连接头(A216),所述上第二上左连接头(A215)、上第二上右连接头(A21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二上模块体(A21)两端分别与上第二上左连接件(A211)、上第二上右连接件(A21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上第二中模块由上第二中模块体(A22)及其两端的上第二中左连接件(A221)、上第二中右连接件(A222)所构成,所述上第二中模块体(A22)呈弧形状,所述上第二中左连接件(A221)、上第二中右连接件(A22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二中左连接盲孔(A223)、上第二中右连接盲孔(A22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二中左连接头(A225)、上第二中右连接头(A226),所述上第二中左连接头(A225)、上第二中右连接头(A22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二中模块体(A22)两端分别与上第二中左连接件(A221)、上第二中右连接件(A22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上第二下模块由上第二下模块体(A23)及其两端的上第二下左连接件(A231)、上第二下右连接件(A232)所构成,所述上第二下模块体(A23)呈弧形状,所述上第二下左连接件(A231)、上第二下右连接件(A23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二下左连接盲孔(A233)、上第二下右连接盲孔(A23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二下左连接头(A235)、上第二下右连接头(A236),所述上第二下左连接头(A235)、上第二下右连接头(A23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二下模块体(A23)的两端分别与上第二下左连接件(A231)、上第二下右连接件(A23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上第二模块组(A2)由上第二上模块、上第二中模块及上第二下模块叠加后形成,且上第二模块组(A2)的上第二中模块的上第二中模块体(A22)两端的上第二中左连接件(A221)下端面上所设的上第二中左连接头(A225)及上第二中右连接件(A222)下端面上所设的上第二中右连接头(A226)分别插入在上第二下模块的上第二下模块体(A23)两端的上第二下左连接件(A231)上端面上的上第二下左连接盲孔(A233)及上第二下右连接件(A232)上端面上的上第二下右连接盲孔(A23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上第二上模块的上第二上模块体(A21)两端的上第二上左连接件(A211)下端面上所设的上第二上左连接头(A215)及上第二上右连接件(A212)下端面上所设的上第二上右连接头(A216)分别插入在上第二中模块的上第二中模块体(A22)两端的上第二中左连接件(A221)上端面上的上第二中左连接盲孔(A223)及上第二中右连接件(A222)的上端面上的上第二中右连接盲孔(A22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上第三模块组(A3)由上第三上模块、上第三中模块及上第三下模块所构成,所述上第三上模块由上第三上模块体(A31)及其两端的上第三上左连接件(A311)、上第三上右连接件(A312)所构成,所述上第三上模块体(A31)呈弧形状,所述上第三上左连接件(A311)、上第三上右连接件(A31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三上左连接盲孔(A313)、上第三上右连接盲孔(A31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三上左连接头(A315)、上第三上右连接头(A316),所述上第三上左连接头(A315)、上第三上右连接头(A31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三上模块体(A31)两端分别与上第三上左连接件(A311)、上第三上右连接件(A31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上第三中模块由上第三中模块体(A32)及其两端的上第三中左连接件(A321)、上第三中右连接件(A322)所构成,所述上第三中模块体(A32)呈弧形状,所述上第三中左连接件(A321)、上第三中右连接件(A32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三中左连接盲孔(A323)、上第三中右连接盲孔(A32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三中左连接头(A325)、上第三中右连接头(A326),所述上第三中左连接头(A325)、上第三中右连接头(A32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三中模块体(A32)的两端分别与上第三中左连接件(A321)、上第三中右连接件(A32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上第三下模块由上第三下模块体(A33)及其两端的上第三下左连接件(A331)、上第三下右连接件(A332)所构成,所述上第三下模块体(A33)呈弧形状,所述上第三下左连接件(A331)、上第三下右连接件(A33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三下左连接盲孔(A333)、上第三下右连接盲孔(A33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上第三下左连接头(A335)、上第三下右连接头(A336),所述上第三下左连接头(A335)、上第三下右连接头(A33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三下模块体(A33)的两端分别与上第三下左连接件(A331)、上第三下右连接件(A33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上第三模块组(A3)由上第三上模块、上第三中模块及上第三下模块叠加后形成,且上第三模块组(A3)的上第三中模块的上第三中模块体(A32)两端的上第三中左连接件(A321)下端面上所设的上第三中左连接头(A325)及上第三中右连接件(A322)下端面上所设的上第三中右连接头(A326)分别插入在上第三下模块的上第三下模块体(A33)两端的上第三下左连接件(A331)上端面上的上第三下左连接盲孔(A333)及上第三下右连接件(A332)上端面上的上第三下右连接盲孔(A33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上第三上模块的上第三上模块体(A31)两端的上第三上左连接件(A311)下端面上所设的上第三上左连接头(A315)及上第三上右连接件(A312)下端面上所设的上第三上右连接头(A316)分别插入在上第三中模块的上第三中模块体(A32)两端的上第三中左连接件(A321)上端面上的上第三中左连接盲孔(A323)及上第三中右连接件(A322)的上端面上的上第三中右连接盲孔(A32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中模块组合层由中第一模块组(B1)、中第二模块组(B2)及中第三模块组(B3)所形成,所述中第一模块组(B1)由中第一上模块、中第一中模块及中第一下模块所构成,所述中第一上模块由中第一上模块体(B11)及其两端的中第一上左连接件(B111)、中第一上右连接件(B112)所构成,所述中第一上模块体(B11)呈弧形状,所述中第一上左连接件(B111)、中第一上右连接件(B11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一上左连接盲孔(B113)、中第一上右连接盲孔(B11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一上左连接头(B115)、中第一上右连接头(B116),所述中第一上左连接头(B115)、中第一上右连接头(B11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中第一上模块体(B11)的两端分别与中第一上左连接件(B111)、中第一上右连接件(B11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中第一中模块由中第一中模块体(B12)及其两端的中第一中左连接件(B121)、中第一中右连接件(B122)所构成,所述中第一中模块体(B12)呈弧形状,所述中第一中左连接件(B121)、中第一中右连接件(B12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一中左连接盲孔(B123)、中第一中右连接盲孔(B12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一中左连接头(B125)、中第一中右连接头(B126),所述中第一中左连接头(B125)、中第一中右连接头(B12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中第一中模块体(B12)的两端分别与中第一中左连接件(B121)、中第一中右连接件(B12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中第一下模块由中第一下模块体(B13)及其两端的中第一下左连接件(B131)、中第一下右连接件(B132)所构成,所述中第一下模块体(B13)呈弧形状,所述中第一下左连接件(B131)、中第一下右连接件(B13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一下左连接盲孔(B133)、中第一下右连接盲孔(B13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一下左连接头(B135)、中第一下右连接头(B136),所述中第一下左连接头(B135)、中第一下右连接头(B13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中第一下模块体(B13)的两端分别与中第一下左连接件(B131)、中第一下右连接件(B13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中第一模块组(B1)由中第一上模块、中第一中模块及中第一下模块叠加后形成,且中第一模块组(B1)的中第一中模块的中第一中模块体(B12)两端的中第一中左连接件(B121)下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一中左连接头(B125)及中第一中右连接件(B122)下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一中右连接头(B126)分别插入在中第一下模块的中第一下模块体(B13)两端的中第一下左连接件(B131)上端面上的中第一下左连接盲孔(B133)及中第一下右连接件(B132)上端面上的中第一下右连接盲孔(B13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中第一上模块的中第一上模块体(B11)两端的中第一上左连接件(B111)下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一上左连接头(B115)及中第一上右连接件(B112)下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一上右连接头(B116)分别插入在中第一中模块的中第一中模块体(B12)两端的中第一中左连接件(B121)上端面上的中第一中左连接盲孔(B123)及中第一中右连接件(B122)的上端面上的中第一中右连接盲孔(B12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中第二模块组(B2)由中第二上模块、中第二中模块及中第二下模块所构成,所述中第二上模块由中第二上模块体(B21)及其两端的中第二上左连接件(B211)、中第二上右连接件(B212)所构成,所述中第二上模块体(B21)呈弧形状,所述中第二上左连接件(B211)、中第二上右连接件(B21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二上左连接盲孔(B213)、中第二上右连接盲孔(B21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二上左连接头(B215)、中第二上右连接头(B216),所述中第二上左连接头(B215)、中第二上右连接头(B21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中第二上模块体(B21)的两端分别与中第二上左连接件(B211)、中第二上右连接件(B21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中第二中模块由中第二中模块体(B22)及其两端的中第二中左连接件(B221)、中第二中右连接件(B222)所构成,所述中第二中模块体(B22)呈弧形状,所述中第二中左连接件(B221)、中第二中右连接件(B22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二中左连接盲孔(B223)、中第二中右连接盲孔(B22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二中左连接头(B225)、中第二中右连接头(B226),所述中第二中左连接头(B225)、中第二中右连接头(B22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中第二中模块体(B22)的两端分别与中第二中左连接件(B221)、中第二中右连接件(B22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 所述中第二下模块由中第二下模块体(B23)及其两端的中第二下左连接件(B231)、中第二下右连接件(B232)所构成,所述中第二下模块体(B23)呈弧形状,所述中第二下左连接件(B231)、中第二下右连接件(B23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二下左连接盲孔(B233)、中第二下右连接盲孔(B23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二下左连接头(B235)、中第二下右连接头(B236),所述中第二下左连接头(B235)、中第二下右连接头(B23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中第二下模块体(B23)的两端分别与中第二下左连接件(B231)、中第二下右连接件(B23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中第二模块组(B2)由中第二上模块、中第二中模块及中第二下模块叠加后形成,且中第二模块组(B2)的中第二中模块的中第二中模块体(B22)两端的中第二中左连接件(B221)下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二中左连接头(B225)及中第二中右连接件(B222)下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二中右连接头(B226)分别插入在中第二下模块的中第二下模块体(B23)两端的中第二下左连接件(B231)上端面上的中第二下左连接盲孔(B233)及中第二下右连接件(B232)上端面上的中第二下右连接盲孔(B23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中第二上模块的中第二上模块体(B21)两端的中第二上左连接件(B211)下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二上左连接头(B215)及中第二上右连接件(B212)下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二上右连接头(B216)分别插入在中第二中模块的中第二中模块体(B22)两端的中第二中左连接件(B221)上端面上的中第二中左连接盲孔(B223)及中第二中右连接件(B222)的上端面上的中第二中右连接盲孔(B22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中第三模块组(B3)由中第三上模块、中第三中模块及中第三下模块所构成,所述中第三上模块由中第三上模块体(B31)及其两端的中第三上左连接件(B311)、中第三上右连接件(B312)所构成,所述中第三上模块体(B31)呈弧形状,所述中第三上左连接件(B311)、中第三上右连接件(B31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三上左连接盲孔(B313)、中第三上右连接盲孔(B31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三上左连接头(B315)、中第三上右连接头(B316),所述中第三上左连接头(B315)、中第三上右连接头(B31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中第三上模块体(B31)的两端分别与中第三上左连接件(B311)、中第三上右连接件(B31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中第三中模块由中第三中模块体(B32)及其两端的中第三中左连接件(B321)、中第三中右连接件(B322)所构成,所述中第三中模块体(B32)呈弧形状,所述中第三中左连接件(B321)、中第三中右连接件(B32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三中左连接盲孔(B323)、中第三中右连接盲孔(B32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三中左连接头(B325)、中第三中右连接头(B326),所述中第三中左连接头(B325)、中第三中右连接头(B32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中第三中模块体(B32)的两端分别与中第三中左连接件(B321)、中第三中右连接件(B32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中第三下模块由中第三下模块体(B33)及其两端的中第三下左连接件(B331)、中第三下右连接件(B332)所构成,所述中第三下模块体(B33)呈弧形状,所述中第三下左连接件(B331)、中第三下右连接件(B33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三下左连接盲孔(B333)、中第三下右连接盲孔(B33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中第三下左连接头(B335)、中第三下右连接头(B336),所述中第三下左连接头(B335)、中第三下右连接头(B33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中第三下模块体(B33)的两端分别与中第三下左连接件(B331)、中第三下右连接件(B33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中第三模块组(B3)由中第三上模块、中第三中模块及中第三下模块叠加后形成,且中第三模块组(B3)的中第三中模块的中第三中模块体(B32)两端的中第三中左连接件(B321)下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三中左连接头(B325)及中第三中右连接件(B322)下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三中右连接头(B326)分别插入在中第三下模块的中第三下模块体(B33)两端的中第三下左连接件(B331)上端面上的中第三下左连接盲孔(B333)及中第三下右连接件(B332)上端面上的中第三下右连接盲孔(B33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中第三上模块的中第三上模块体(B31)两端的中第三上左连接件(B311)下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三上左连接头(B315)及中第三上右连接件(B312)下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三上右连接头(B316)分别插入在中第三中模块的中第三中模块体(B32)两端的中第三中左连接件(B321)上端面上的中第三中左连接盲孔(B323)及中第三中右连接件(B322)的上端面上的中第三中右连接盲孔(B32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下模块组合层由下第一模块组(C1)、下第二模块组(C2)及下第三模块组(C3)所形成,所述下第一模块组(C1)由下第一上模块、下第一中模块及下第一下模块所构成,所述下第一上模块由下第一上模块体(C11)及其两端的下第一上左连接件(C111)、下第一上右连接件(C112)所构成,所述下第一上模块体(C11)呈弧形状,所述下第一上左连接件(C111)、下第一上右连接件(C11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一上左连接盲孔(C113)、下第一上右连接盲孔(C11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一上左连接头(C115)、下第一上右连接头(C116),所述下第一上左连接头(C115)、下第一上右连接头(C11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一上模块体(C11)的两端分别与下第一上左连接件(C111)、下第一上右连接件(C11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下第一中模块由下第一中模块体(C12)及其两端的下第一中左连接件(C121)、下第一中右连接件(C122)所构成,所述下第一中模块体(C12)呈弧形状,所述下第一中左连接件(C121)、下第一中右连接件(C12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一中左连接盲孔(C123)、下第一中右连接盲孔(C12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一中左连接头(C125)、下第一中右连接头(C126),所述下第一中左连接头(C125)、下第一中右连接头(C12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一中模块体(C12)的两端分别与下第一中左连接件(C121)、下第一中右连接件(C12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下第一下模块由下第一下模块体(C13)及其两端的下第一下左连接件(C131)、下第一下右连接件(C132)所构成,所述下第一下模块体(C13)呈弧形状,所述下第一下左连接件(C131)、下第一下右连接件(C13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一下左连接盲孔(C133)、下第一下右连接盲孔(C13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一下左连接头(C135)、下第一下右连接头(C136),所述下第一下左连接头(C135)、下第一下右连接头(C13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一下模块体(C13)的两端分别与下第一下左连接件(C131)、下第一下右连接件(C13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下第一模块组(C1)由下第一上模块、下第一中模块及下第一下模块叠加后形成,且下第一模块组(C1)的下第一中模块的下第一中模块体(C12)两端的下第一中左连接件(C121)下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一中左连接头(C125)及下第一中右连接件(C122)下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一中右连接头(C126)分别插入在下第一下模块的下第一下模块体(C13)两端的下第一下左连接件(C131)上端面上的下第一下左连接盲孔(C133)及下第一下右连接件(C132)上端面上的下第一下右连接盲孔(C13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下第一上模块的下第一上模块体(C11)两端的下第一上左连接件(C111)下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一上左连接头(C115)及下第一上右连接件(C112)下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一上右连接头(C116)分别插入在下第一中模块的下第一中模块体(C12)两端的下第一中左连接件(C121)上端面上的下第一中左连接盲孔(C123)及下第一中右连接件(C122)的上端面上的下第一中右连接盲孔(C12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下第二模块组(C2)由下第二上模块、下第二中模块及下第二下模块构成,所述下第二上模块由下第二上模块体(C21)及其两端的下第二上左连接件(C211)、下第二上右连接件(C212)所构成,所述下第二上模块体(C21)呈弧形状,所述下第二上左连接件(C211)、下第二上右连接件(C21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二上左连接盲孔(C213)、下第二上右连接盲孔(C21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二上左连接头(C215)、下第二上右连接头(C216),所述下第二上左连接头(C215)、下第二上右连接头(C21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二上模块体(C21)的两端分别与下第二上左连接件(C211)、下第二上右连接件(C21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下第二中模块由下第二中模块体(C22)及其两端的下第二中左连接件(C221)、下第二中右连接件(C222)所构成,所述下第二中模块体(C22)呈弧形状,所述下第二中左连接件(C221)、下第二中右连接件(C22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二中左连接盲孔(C223)、下第二中右连接盲孔(C22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二中左连接头(C225)、下第二中右连接头(C226),所述下第二中左连接头(C225)、下第二中右连接头(C22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二中模块体(C22)的两端分别与下第二中左连接件(C221)、下第二中右连接件(C22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下第二下模块由下第二下模块体(C23)及其两端的下第二下左连接件(C231)、下第二下右连接件(C232)所构成,所述下第二下模块体(C23)呈弧形状,所述下第二下左连接件(C231)、下第二下右连接件(C23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二下左连接盲孔(C233)、下第二下右连接盲孔(C23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二下左连接头(C235)、下第二下右连接头(C236),所述下第二下左连接头(C235)、下第二下右连接头(C23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二下模块体(C23)的两端分别与下第二下左连接件(C231)、下第二下右连接件(C23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下第二模块组(C2)由下第二上模块、下第二中模块及下第二下模块叠加后形成,且下第二模块组(C2)的下第二中模块的下第二中模块体(C22)两端的下第二中左连接件(C221)下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二中左连接头(C225)及下第二中右连接件(C222)下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二中右连接头(C226)分别插入在下第二下模块的下第二下模块体(C23)两端的下第二下左连接件(C231)上端面上的下第二下左连接盲孔(C233)及下第二下右连接件(C232)上端面上的下第二下右连接盲孔(C23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下第二上模块的下第二上模块体(C21)两端的下第二上左连接件(C211)下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二上左连接头(C215)及下第二上右连接件(C212)下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二上右连接头(C216)分别插入在下第二中模块的下第二中模块体(C22)两端的下第二中左连接件(C221)上端面上的下第二中左连接盲孔(C223)及下第二中右连接件(C222)的上端面上的下第二中右连接盲孔(C22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下第三模块组(C3)由下第三上模块、下第三中模块及下第三下模块构成,所述下第三上模块由下第三上模块体(C31)及其两端的下第三上左连接件(C311)、下第三上右连接件(C312)所构成,所述下第三上模块体(C31)呈弧形状,所述下第三上左连接件(C311)、下第三上右连接件(C31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三上左连接盲孔(C313)、下第三上右连接盲孔(C31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三上左连接头(C315)、下第三上右连接头(C316),所述下第三上左连接头(C315)、下第三上右连接头(C31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三上模块体(C31)的两端分别与下第三上左连接件(C311)、下第三上右连接件(C31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下第三中模块由下第三中模块体(C32)及其两端的下第三中左连接件(C321)、下第三中右连接件(C322)所构成,所述下第三中模块体(C32)呈弧形状,所述下第三中左连接件(C321)、下第三中右连接件(C32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三中左连接盲孔(C323)、下第三中右连接盲孔(C32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三中左连接头(C325)、下第三中右连接头(C326),所述下第三中左连接头(C325)、下第三中右连接头(C32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三中模块体(C32)的两端分别与下第三中左连接件(C321)、下第三中右连接件(C32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 所述下第三下模块由下第三下模块体(C33)及其两端的下第三下左连接件(C331)、下第三下右连接件(C332)所构成,所述下第三下模块体(C33)呈弧形状,所述下第三下左连接件(C331)、下第三下右连接件(C332)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三下左连接盲孔(C333)、下第三下右连接盲孔(C334),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下第三下左连接头(C335)、下第三下右连接头(C336),所述下第三下左连接头(C335)、下第三下右连接头(C336)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三下模块体(C33)的两端分别与下第三下左连接件(C331)、下第三下右连接件(C332)的内侧壁的中部处形成连接固定,所述下第三模块组(C3)由下第三上模块、下第三中模块及下第三下模块叠加后形成,且下第三模块组(C3)的下第三中模块的下第三中模块体(C32)两端的下第三中左连接件(C321)下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三中左连接头(C325)及下第三中右连接件(C322)下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三中右连接头(C326)分别插入在下第三下模块的下第三下模块体(C33)两端的下第三下左连接件(C331)上端面上的下第三下左连接盲孔(C333)及下第三下右连接件(C332)上端面上的下第三下右连接盲孔(C33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下第三上模块的下第三上模块体(C31)两端的下第三上左连接件(C311)下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三上左连接头(C315)及下第三上右连接件(C312)下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三上右连接头(C316)分别插入在下第三中模块的下第三中模块体(C32)两端的下第三中左连接件(C321)上端面上的下第三中左连接盲孔(C323)及下第三中右连接件(C322)的上端面上的下第三中右连接盲孔(C32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模块组合层(29)由上模块组合层、中模块组合层及下模块组合层叠加所形成,所述中模块组合层的中第一模块组(B1)的中第一下模块的中第一下模块体(B13)两端分别所设的中第一下左连接件(B131)、中第一下右连接件(B132)的下端面上分别所设的中第一下左连接头(B135)、中第一下右连接头(B136)分别插入所述下模块组合层的下第三模块组(C3)的下第三上模块的下第三上模块体(C31)的下第三上右连接件(C312)上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三上右连接盲孔(C314)及所述下模块组合层的下第一模块组(C1)的下第一上模块的下第一上模块体(C11)的下第一上左连接件(C111)上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一上左连接盲孔(C113)内,并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中模块组合层的中第二模块组(B2)的中第二下模块的中第二下模块体(B23)两端分别所设的中第二下左连接件(B231)、中第二下右连接件(B232)的下端面上分别所设的中第二下左连接头(B235)、中第二下右连接头(B236)分别插入所述下模块组合层的下第一模块组(C1)的下第一上模块的下第一上模块体(C11)的下第一上右连接件(C112)上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一上右连接盲孔(C114)及所述下模块组合层的下第二模块组(C2)的下第二上模块的下第二上模块体(C21)的下第二上左连接件(C211)上端面上所述的下第二上左连接盲孔(C213)内,并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中模块组合层的中第三模块组(B3)的中第三下模块的中第三下模块体(B33)两端分别所设的中第三下左连接件(B331)、中第三下右连接件(B332)的下端面上分别所设的中第三下左连接头(B335)、中第三下右连接头(B336)分别插入所述下模块组合层的下第二模块组(C2)的下第二上模块的下第二上模块体(C21)的下第二上右连接件(C212)上端面上所设的下第二上右连接盲孔(C214)及所述下模块组合层的下第三模块组(C3)的下第三上模块的下第三上模块体(C31)的下第三上左连接件(C311)上端面上所述的下第三上左连接盲孔(C313)内,并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上模块组合层的上第一模块组(A1)的上第一下模块的上第一下模块体(A13)两端分别所设的上第一下左连接件(A131)、上第一下右连接件(A132)的下端面上分别所设的上第一下左连接头(A135)、上第一下右连接头(A136)分别插入所述中模块组合层的中第一模块组(B1)的中第一上模块的中第一上模块体(B11)的中第一上右连接件(B112)的上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一上右连接盲孔(B114)及所述中模块组合层的中第二模块组(B2)的中第二上模块的中第二上模块体(B21)的中第二上左连接件(B211)的上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二上左连接盲孔(B213)内,并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上模块组合层的上第二模块组(A2)的上第二下模块的上第二下模块体(A23)两端分别所设的上第二下左连接件(A231)、上第二下右连接件(A232)的下端面上分别所设的上第二下左连接头(A235)、上第二下右连接头(A236)分别插入所述中模块组合层的中第二模块组(B2)的中第二上模块的中第二上模块体(B21)的中第二上右连接件(B212)的上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二上右连接盲孔(B214)及所述中模块组合层的中第三模块组(B3)的中第三上模块的中第三上模块体(B31)的中第三上左连接件(B311)的上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三上左连接盲孔(B313)内,并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上模块组合层的上第三模块组(A3)的上第三下模块的上第三下模块体(A33)两端分别所设的上第三下左连接件(A331)、上第三下右连接件(A332)的下端面上分别所设的上第三下左连接头(A335)、上第三下右连接头(A336)分别插入所述中模块组合层的中第三模块组(B3)的中第三上模块的中第三上模块体(B31)的中第三上右连接件(B312)的上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三上右连接盲孔(B314)及所述中模块组合层的中第一模块组(B1)的中第一上模块的中第一上模块体(B11)的中第一上左连接件(B111)的上端面上所设的中第一上左连接盲孔(B113)内,并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模块组合层底座(30)呈环状体,所述模块组合层底座(30)的上端面上处均布有连接盲孔(33),所述模块组合层底座(30)内设有一支撑梁(34),所述支撑梁(34)呈“*”形状,所述模块组合层底座(30)及支撑梁(34)的下端面上处均布有底脚(35),所述底脚(35)的上端部分别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分别呈圆锥形状,所述模块组合层(29)的下模块组合层的下第一模块组(C1)的下第一下模块的下第一下模块体(C13)两端的下第一下左连接件(C131)、下第一下右连接件(C132)的下端面上分别所设的下第一下左连接头(C135)、下第一下右连接头(C136),下第二模块组(C2)的下第二下模块的下第二下模块体(C23)两端的下第二下左连接件(C231)、下第二下右连接件(C232)的下端面上分别所设的下第二下左连接头(C235)、下第二下右连接头(C236)及下第三模块组(C3)的下第三下模块的下第三下模块体(C33)两端的下第三下左连接件(C331)、下第三下右连接件(C332)的下端面上分别所设的下第三下左连接头(C335)、下第三下右连接头(C336)均一一插入所述呈环状体的模块组合层底座(30)上端面上处均布的连接盲孔(33)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呈环状体的模块组合层顶盖(28)下端面上所均布的顶盖连接头(32)分别一一插入所述模块组合层(29)的上模块组合层的上第一模块组(A1)的上第一上模块的上第一上模块体(A11)两端的上第一上左连接件(A111)、上第一上右连接件(A112)的上端面上分别所设的上第一上左连接盲孔(A113)、上第一上右连接盲孔(A114),上第二模块组(A2)的上第二上模块的上第二上模块体(A21)两端的上第二上左连接件(A211)、上第二上右连接件(A212)上端面上分别所设的上第二上左连接盲孔(A213)、上第二上右连接盲孔(A214)及上第三模块组(A3)的上第三上模块的上第三上模块体(A31)两端的上第三上左连接件(A311)、上第三上右连接件(A312)上端面上分别所设的上第三上左连接盲孔(A313)、上第三上右连接盲孔(A314)内,且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漂浮球(1)的底面中部处所设的呈爪形状的缆绳环(5)与所述漂浮块(2)上的呈“十”字形状的上梁(16)处由一上缆绳(36)形成连接,所述漂浮块底座(6)中部处均布的缆绳连接孔(27)处与所述底座模块组合(3)的模块组合层顶盖(28)的上端面上均布的呈弧形状的吊环(31)之间且分别一一通过下缆绳(37)连接。
地址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