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海洋漂浮式平台狭管聚风发电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漂浮式平台狭管聚风发电系统涉及一种主体模块造型、构件合成、承载与浮力、流体变迁、狭管效应、基础架构、空气动力、结构力学、涡轮效应、电能转换等综合性学科的重大核心技术,属于海洋漂浮式平台风力发电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狭管聚风发电子系统和海洋承载平台子系统;所述的狭管聚风发电子系统由基台、圈梁、狭管本体、主柱、轮式支撑、交汇固定座、避雷针、避险控制组件、吮吸窗组件、引风筒体、风力发动机、风力发动机外壳体、发电机、附柱、聚风进口、防护网、圆弧柱、球状本体、平台、液压封盖等组成;所述的海洋承载平台子系统由浮台甲板、安全墙A、轮毂支撑、层隔、连接件、沉块、拉索、平浪板、浮筒体、人孔组成。
申请公布号 CN203067178U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7.17
申请号 CN201220394454.8 申请日期 2012.08.10
申请人 江苏中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姚伯龙;李勇强;杨伟涛;谢玉琪;张红旭
分类号 F03D9/00(2006.01)I;F03D11/00(2006.01)I;B63B35/44(2006.01)I 主分类号 F03D9/00(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代理人 奚胜元
主权项 一种海洋漂浮式平台狭管聚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狭管聚风发电子系统和海洋承载平台子系统;所述的狭管聚风发电子系统由基台、圈梁、狭管本体、主柱、轮式支撑、交汇固定座、避雷针、避险控制组件、吮吸窗组件、整流板、整流板壳体、顶帽、引风筒体、机械房、风力发动机、风力发动机外壳体、发电机、附柱、聚风进口、防护网、圆弧柱、球状本体、平台、安全墙B和液压封盖组成;主柱一头固定设置在浮台甲板上,另一头以支撑方式固定设置在平台环向底部;主柱与相邻的主柱之间环向设置有圈梁,使主柱与主柱之间通过圈梁形成坚固连接;圆弧柱一头固定设置在平台上,另一头设置在交汇固定座环向外侧;球状本体向下开口延伸圈成活动状嵌入狭管本体上部开口内;狭管本体上部坚固设置在平台上,下部窄口处与整流板壳体固定连接;整流板壳体一头设置在狭管本体下部窄口处,另一头与风力发动机外壳体对接;风力发动机外壳体另一头设置在引风筒体上;而引风筒体另一头设置有顶帽;整流板多层平行设置在整流板壳体内;液压封盖设置在顶帽顶部空隙处;风力发动机外壳体、整流板壳体、引风筒体一并固定在基台上;基台设置在附柱上;附柱则设置在浮台甲板上;风力发动机外壳体内设置有风力发动机;发电机设置在机械房内;机械房设置在浮台甲板上;发电机中心轴与风力发动机中心轴直接相连;聚风进口设置在球状本体环向;防护网设置在聚风进口上;安全墙B 环向设置于平台;避险控制组件设置在平台上,用于控制球状本体受风方向,当遇强台风时,作扭头规避动作,保障系统应用安全;吮吸窗组件环向设置于狭管本体,利用内外压差,将窗外游离散漫风能吮吸进入气流中;避雷针设置在交汇固定座顶部;球状本体、狭管本体内设置有轮式支撑,有效提高抗拉损、抗压强度;所述的海洋承载平台子系统由浮台甲板、安全墙A 、轮毂支撑、层隔、连接件、沉块、拉索、平衡板、浮筒体和人孔组成;安全墙A 环向设置于浮台甲板边沿;浮筒体经组合后设置在狭管聚风发电子系统下方,受重力作用浮筒体的下面部分会沉入海水中;层隔设置在浮筒体内中段或偏上位置,从而形成上下两层;人孔设置在浮筒体上部,并透过浮台甲板;浮筒体内间隔设置有轮毂支撑,提高整体抗压强度;平衡板设置在浮筒体环向外侧,有效平衡波浪所产生的浮台甲板倾斜;连接件设置在浮筒体与相邻的浮筒体平衡板上;将若干个浮筒体连成一体,增强整体抗风暴、海浪能力;拉索一头固定设置在轮毂支撑中心,另一头向下延伸设置在沉块上,起到锚定作用,避免随意漂移,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海洋承载平台子系统;将上述组合完成的狭管聚风发电子系统、海洋承载子系统按先后顺序安装就位之后,形成一套完整的海洋漂浮式平台狭管聚风发电系统。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锦溪路100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