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确定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合理界线的方法
摘要 一种确定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合理界线的方法,分两步计算进行确定:第一步构造品位变量和成本变量的经济合理剥采比和境界剥采比函数进行静态计算分析;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对可能提出的界线方案进行动态经济比较,建立开采深度的动态经济模型,综合考虑整个矿山生命周期的投资、利润以及资金的时间价值进行优化比较。用矿山总净现值最大的原则得出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合理界线。这样对矿山选取的各露天转地下界线深度方案有很强的筛选功能;可使矿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若干个深度方案进行比较,有效减少方案选择所带来的市场风险。
申请公布号 CN10228718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3.20
申请号 CN201110107118.0 申请日期 2011.04.24
申请人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运敏;代碧波;章林;汪为平;李家泉
分类号 E21C41/16(2006.01)I 主分类号 E21C41/16(2006.01)I
代理机构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代理人 常前发
主权项 1.一种确定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合理界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1)构建矿床数字化模型,建立矿床形体、品位函数,计算露天矿经济合理剥采比时将地质品位及露天开采成本当作变量,以构造多变量的经济合理剥采比和境界剥采比函数,当经济合理剥采比函数与境界剥采比函数相等时,此时的开采界线为矿山露天转地下的理论合理界线,该经济合理剥采比函数与境界剥采比函数关系的具体型式如下:<img file="2011101071180100001DEST_PATH_IMAGE002.GIF" wi="323" he="46" />式中:  <i>H</i>——露天开采深度;<i>α(H)</i>——地质品位随开采深度变化的函数;<i>T</i><sub><i>l</i></sub><i>(H)</i>——露天开采成本随开采深度变化的函数;<i>L(H)</i>——露天开采剥离长度随开采深度变化的函数;<i>m(H)</i>——矿体厚度随开采深度变化的函数<img file="2011101071180100001DEST_PATH_IMAGE004.GIF" wi="23" he="22" />—— 每吨地质矿量的露天开采价值,元;<img file="2011101071180100001DEST_PATH_IMAGE006.GIF" wi="26" he="23" />—— 每吨地质矿量的地下开采价值,元;<img file="DEST_PATH_IMAGE008.GIF" wi="22" he="34" />—— 矿石体重;<img file="DEST_PATH_IMAGE010.GIF" wi="25" he="34" />—— 岩石体重;<i>T</i><sub><i>d </i></sub>—— 每吨金属矿量地下开采的采选费用;<i>b</i>——露天开采每吨剥离费用;(2)在第一步确定的合理界线基础上,结合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对可能提出的界线方案进行动态经济比较,建立界线方案动态经济分析模型,全面考虑矿山在以后开采即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和地下开采阶段中的投资、利润以及资金的时间价值,求算矿床总净现值最优界线,此时确定的界线为矿山经济效益佳界线,该关系的具体型式如下:<img file="DEST_PATH_IMAGE012.GIF" wi="109" he="46" />式中: <i>C</i><sub><i>HK</i></sub> —— 露天转地下露天开采深度为<i>H</i><sub><i>k</i></sub>时,矿山全期财务净现值;       <i>J</i><sub><i>i</i></sub>—— 年度净利润;        <i>T</i><sub><i>i</i></sub>—— 年度投资;        <i>n </i>—— 露天转地下露天开采深度为<i>H</i><sub><i>k</i></sub>时,矿山总服务年限;        <i>r</i> —— 贴现率;        <i>i</i>—— 矿山服务期的某一年度。
地址 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湖北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