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换热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水-气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由内至外由内壳、保温层、外壳构成。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所述换热器本体分为独立的气-气热交换腔和气-液热交换腔两部分将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中各自独立的气气换热装置和气水换热装置整合成一个气、水-气换热器,同时通过相应工况参数的检测,换热器能够自动合理分配热空气供给不同换热介质,解决现有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中热交换设备技术方案中的不足,使系统结构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低成本能源,拓宽系统应用场合,当阴雨天所或晚间需要采暖或热水时可启动辅助电加热器或配置热泵系统。
申请公布号 CN202614054U 申请公布日期 2012.12.19
申请号 CN201220089951.7 申请日期 2012.03.12
申请人 江苏大学 发明人 胡自成;葛凤华;王谦
分类号 F28D21/00(2006.01)I 主分类号 F28D2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主权项 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由内至外由内壳(2)、保温层(4)、外壳(5)构成;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置有隔板(19),所述隔板将换热器本体分为独立的气‑气热交换腔(41)和气‑液热交换腔(42)两部分;所述气‑气热交换腔(41)内壁上设置一定数量的突起状扰流板(1),所述气‑液热交换腔(42)内设置有若干换热管(16),所述换热管(16)从气‑液热交换腔(42)的顶部贯穿到底部,所述换热管(16)的顶端通过气‑液热交换腔的顶部管板(22)实现彼此之间的连通,所述换热管(16)的底端通过气‑液热交换腔的低部管板(43)实现彼此之间的连通,所述顶部管板(22)与气‑液热交换腔(42)的上腔壁形成能容纳交换水的上水槽,所述底部管板(43)与气‑液热交换腔(42)的下腔壁形成能容纳交换水的下水槽;所述换热管(16)上套有翅片(15),所述换热管(16)内交换水从上往下流,所述换热管(16)外的空气由下往上流;所述气‑液热交换腔(42)内壁上设置若干导流板(18);所述气‑气热交换腔(41)顶部设有热空气进接口A(27),所述低部管板(43)上方的气‑液热交换腔侧壁上设有热空气进接口B(13),所述顶部管板(22)下方的气‑液热交换腔侧壁上设有冷空气出接口A(21);所述气‑气热交换腔(41)底部设置有混合热空气出接口(7),所述气‑液热交换腔(42)底部设有热水出接口(10),所述气‑液热交换腔(42)顶部设有冷水进接口(24)、所述气‑气热交换腔(41)顶部设有冷空气进接口B(26);所述气‑气热交换腔(41)底部设有空气温度探测器A(8),所述低部管板(43)下方的气‑液热交换腔侧壁上设有水温温度探测器(12),所述顶部管板(22)下方的气‑液热交换腔侧壁上设有空气温度探测器B(20);所述气‑气热交换腔(41)底部设有空气压力探测器A(6),所述气‑液热交换腔(42)底部设有水压压力探测器(11),所述底部管板(43)上方的气‑液热交换腔侧壁处设有空气压力探测器B(14),所述气‑液热交换腔(42)顶部设有自动排气阀接口(25),自动排气阀接口(25)用来安装自动排气阀;所述气‑气热交换腔(41)中部侧壁处的安全阀接口A(3),所述气‑液热交换腔(42)顶部设有安全阀接口B(23),中部侧壁处设有安全阀接口C(17);所述安全阀接口A(3)、所述安全阀接口B(23)和所述安全阀接口C(17)分别用来安装安全阀;所述气‑液热交换腔(42)底部设有泄水阀接口(9)。
地址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