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提高栽培稻与小粒野生稻回交一代杂种获得率的新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植物杂交育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栽培稻与小粒野生稻回交一代杂种获得率的新方法。首先,利用栽培稻作母本,小粒野生稻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胚拯救得到了种间杂种F1植株;其次,再用种间杂种F1植株作母本,相应的栽培稻作父本进行回交,采用类似于杂交稻制种的方法,进行直接授粉,连续授粉3天,获得大量的远缘杂交回交一代杂种的幼胚,最后经胚拯救得到回交一代杂种BC1F1植株。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能使栽培稻与小粒野生稻回交一代杂种的获得率从现有水平的0.02%-0.03%稳定提高到0.32%-0.35%,较好的解决了栽培稻与小粒野生稻回交一代杂种BC1F1难于获得的难题。
申请公布号 CN10266897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9.19
申请号 CN201210179528.0 申请日期 2012.06.04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发明人 郭嗣斌;高国庆;韦宇;李孝琼;刘开强;陈彩虹
分类号 A01H1/02(2006.01)I;A01H4/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H1/02(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5 代理人 向华
主权项 一种提高栽培稻与小粒野生稻回交一代杂种获得率的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栽培稻做母本,用小粒野生稻做父本进行杂交,根据栽培稻和小粒野生稻的生育期,合理安排播差期,保证它们的花期相遇,对作为母本的所述栽培稻进行温汤去雄后剪颖,再以所述野生稻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获得野栽交的种间杂种F1;待杂种幼胚发育10‑12天后,取出小穗中膨大的子房进行胚拯救,获得野栽交的种间杂种F1植株;(2)对获得的野栽交的种间杂种F1植株进行稀植,株行距为30cm×50cm,待F1植株成活后,每隔5‑7天施用尿素5.0kg/亩促分蘖,连续施用3‑4次,并进行3次分蔸扩繁种植,尽可能获得较多F1植株;(3)合理安排播差期,保证所述栽培稻和所述种间杂种F1植株的花期相遇;并对栽培稻进行3‑5期的分期播种,相邻两期间隔7‑10天,保证父本的花期在30天左右;抽穗期,每天从所述杂种F1植株上通过分蔸带根取出当天开始开花的穗子,集中移植于塑料桶中,塑料桶中泥土深10‑15厘米,水深5‑7厘米,挂牌记载当天的日期,并从第2天开始取所述栽培稻的花粉进行人工直接授粉,连续授粉3天;根据塑料桶上挂牌记载的日期,选取已授粉10‑12天的塑料桶,逐一取出其中的穗子,并在日光或灯光下,逆光查找子房膨大的小穗,随后取出小穗中膨大的子房进行胚拯救,获得野栽交的回交一代杂种BC1F1植株。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东路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