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在氧化锌纳米晶体中掺杂稀土离子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氧化锌纳米晶体中掺杂稀土离子的方法。它先将浓度为0.32~0.48M的氢氧化锂溶液A2逐滴加入浓度为0.16~0.24M的含有稀土醋酸盐的金属盐溶液A1中反应后,向其中加入正庚烷后进行离心处理,并将得到的沉淀物A用乙醇清洗得纳米晶体,再将纳米晶体分散于乙醇中得到浓度为0.08~0.12M的悬浮液,接着,先将浓度为0.08~0.12M的醋酸锌溶液B1和浓度为0.16~0.24M的氢氧化锂溶液B2逐滴交替加入搅拌下的悬浮液中反应后,向其中加入正庚烷后进行离心处理,并将得到的沉淀物B用乙醇清洗得中间产物,再将中间产物真空干燥后置于350~450℃下退火1.5h以上,制得掺杂有稀土离子的氧化锌纳米晶体。它可广泛地用于在氧化锌纳米晶体中掺杂稀土离子,以使其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
申请公布号 CN101993692A 申请公布日期 2011.03.30
申请号 CN200910144780.6 申请日期 2009.08.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叶长辉;季书林;尹亮亮;张立德
分类号 C09K11/54(2006.01)I;C09K11/78(2006.01)I 主分类号 C09K11/54(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在氧化锌纳米晶体中掺杂稀土离子的方法,包括溶液生长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如下:步骤1,分别先后按稀土醋酸盐∶醋酸锌的摩尔百分比为1~5%∶95~99%的比例将稀土醋酸盐和醋酸锌加入乙醇中,回流加热搅拌至溶解,得到浓度为0.16~0.24M的金属盐溶液A1,将氢氧化锂超声溶解于与金属盐溶液A1等体积的乙醇中,得到浓度为0.32~0.48M的氢氧化锂溶液A2;步骤2,先将氢氧化锂溶液A2逐滴加入0~5℃的金属盐溶液A1中,得到混合液A3,再将混合液A3置于0~5℃下形核0.5~1.5h后室温反应10h以上,接着,先按乙醇∶正庚烷的体积比为1∶1.5~2的比例向反应后的混合液A3中加入正庚烷,得到中间液A4,其中,乙醇的体积为混合液A3中含有的乙醇体积,再对中间液A4进行离心处理,并将离心处理后得到的沉淀物A用乙醇清洗,得到纳米晶体;步骤3,将纳米晶体分散于乙醇中,搅拌后得到浓度为0.08~0.12M的悬浮液;步骤4,先分别将醋酸锌加入乙醇中,回流加热搅拌至溶解,得到浓度为0.08~0.12M的醋酸锌溶液B1,将氢氧化锂超声溶解于乙醇中,得到浓度为0.16~0.24M的氢氧化锂溶液B2,其中,醋酸锌溶液B1的体积和氢氧化锂溶液B2中乙醇的体积均与步骤1中金属盐溶液A1的体积相同,再向搅拌下的悬浮液中逐滴交替加入醋酸锌溶液B1和氢氧化锂溶液B2后反应10h以上,得到反应液B3,然后,先按乙醇∶正庚烷的体积比为1∶1.5~2的比例向反应液B3中加入正庚烷,得到中间液B4,其中,乙醇的体积为反应液B3中含有的乙醇体积,再对中间液B4进行离心处理,并将离心处理后得到的沉淀物B用乙醇清洗,得到中间产物;步骤5,先将中间产物真空干燥,再将干燥后的中间产物置于350~450℃下退火1.5h以上,制得掺杂有稀土离子的氧化锌纳米晶体。
地址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1110信箱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