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M355661 申请公布日期 2009.05.01
申请号 TW097222636 申请日期 2008.12.17
申请人 利达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LEADER AIR CONDITION CO., LTD. 台北县新庄市化成路352巷39号 发明人 黄元彬
分类号 A47J27/00 (2006.01) 主分类号 A47J27/00 (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沈维扬 台北市大安区基隆路2段164号2楼之6
主权项 1.一种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具一炉体与一加热器,该炉体内具一集热室,该加热器系设于该集热室底部,该炉体顶部具一可供烹调用之排热端,其特征为:该集热室近顶层形成至少一热对流室,该排热端包含烹调用之一排热口及一热交换板面,该排热口外围之热交换板面上具一可蓄积油渣之环状沟槽,该环状沟槽底部与炉体外壁面间具一可排出油渣之流道,且该排热口系经由该热对流室而与该集热室相连通,该热交换板面系位于该热对流室顶部,该加热器足以在该集热室内生成热气,经由该热对流室加热该热交换板面,并导流至该排热口释放热对流之热气。2.一种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具一炉体与一加热器,该炉体内具一集热室,该加热器系设于该集热室底部,该炉体顶部具一可供烹调用之排热端,其特征为:该集热室近顶层形成至少一热对流室,该排热端包含烹调用之一排热口及一热交换板面,该排热口系经由该热对流室而与该集热室相连通,该热交换板面系位于该热对流室顶部,该加热器足以在该集热室内生成热气,经由该热对流室加热该热交换板面,并导流至该排热口释放热对流之热气。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其中该加热器系为一瓦斯炉。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其中该加热器系为一煤碳炉。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其中该热对流室系经由至少一隔板,间隔设置于炉体近顶层的集热室内而形成。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其中该排热口系呈环状形式而与热对流室相连通,且排热口中心位置形成有一排热用之闸口。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其中该闸口经由一可移动式闸门而与集热室相连通。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其中该可移动式闸门底部具一隔热板。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其中该隔热板与该闸门底部间系以复数立柱相连结。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其中该排热口与该闸口系围绕形成一可摆放烹调用锅具的炉口。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其中该热交换板面系为一可煎烤食材之板面,呈环状形式设置于排热口外围的热对流室顶部。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其中该热交换板面四周设有一环状边墙,该边墙一端设有一可排出油渣之导沟。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其中更加包含若干可摆放于该热交换板面上罩盖食材之罩杯,该罩杯顶部延伸形成至少一架杆,以连结之一握部。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其中更加包含一网孔状承板,架置于该热交换板面上。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改良型热对流煮食装置,其中该炉体外围悬置有一盘状台面。图式简单说明:图1:揭示出本创作第一款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揭示出图1之立体分解图。图3:揭示出本创作第一款实施例的剖示图。图3a:揭示出图3之局部放大图。图4:揭示出图2之上座的俯视图。图5:揭示出图4之使用状态图。图6:揭示出图2之炉座的俯视图。图7:揭示出图3之一使用状态的剖示图。图8:揭示出图3之另一使用状态的剖示图。图9:揭示出本创作第二款实施例的剖示图。图10:揭示出图9之炉座的俯视图。图11:揭示出本创作之网孔状承板的俯视图。图12:揭示出本创作之网孔状承板的配置立体图。图13:揭示出本创作第三款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4:揭示出本创作第三款实施例的剖示图。图14a:揭示出本创作揭示出图14之局部放大图。图15:揭示出本创作第四款实施例的剖示图。图15a:揭示出本创作揭示出图15之局部放大图。图16:揭示出本创作第四款实施例之上座的俯视图。图16a:揭示出本创作揭示出图16之局部放大图。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