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
摘要 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涉及一种细菌的分子鉴定,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探针编码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它是通过单一反应对多个食源性致病菌进行鉴定的实时PCR方法。提供一种在四色实时PCR仪上可实现对15种模板的基因分型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将培养后的菌株标本提取DNA;通用引物的设计及PCR产物的测序;设计荧光双链置换探针;设计多色探针编码体系;变温杂交反应;构建单重实时PCR体系;构建多重多色实时PCR体系;验证多重多色实时PCR体系。
申请公布号 CN101285090A 申请公布日期 2008.10.15
申请号 CN200810071105.0 申请日期 2008.05.21
申请人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明人 牛建军;李庆阁;黄建炜;张佳峰;郑琳琳
分类号 C12Q1/04(2006.01);C12Q1/68(2006.01) 主分类号 C12Q1/04(2006.01)
代理机构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马应森
主权项 1.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DNA提取:将培养后的菌株标本提取DNA; 2)通用引物的设计及PCR产物的测序:根据食源性致病菌的16SrRNA和23SrRNA基 因的保守区域设计3对通用引物,各引物结合位置如下所示: B.cereus(蜡样芽孢杆菌),L.monocytogenes(单增李斯特菌),Proteusspp.(变形杆菌),V. cholerae(霍乱弧菌),Streptococcuspyogenes(化脓性链球菌),S.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上 游引物(B1-F)序列位于16SRNA的320-339处,序列为5`-CACACTGG(A/G)ACTGAGACA CG-3`,下游引物(B1-R)位于16SRNA的515-532处,序列为5`-CTGCTGGCACG(G/T)AGT TAG-3`; pathogenicE.coli(致病性大肠杆菌)及Shigellaspp.(志贺菌)上游引物(B3-F)位置位于 16SRNA的850-868处,序列为5`-TCATCTCCGGGGGTAGAGC-3`,下游引物(B3-R)位于16S RNA的1031-1049处,序列为5`-TGGGCCTTCCCACATCGTT-3`; V.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弧菌)上游引物(B2-F)位于置位于16SRNA的950-972处, 序列为5`GGTGGAGCATGTGGTTTAATTCG-3`,下游引物(B2-R)位于16SRNA的1089-1110 处,序列为5`-CGGGACTTAACCCAACAT(T/C)TCA-3`.其中B1-F/R、B2-F/R和B3-F/R扩增 片段长度分别为213bp、161bp和200bp; 为了确保探针结合区序列的保守性,对各类代表性菌株的PCR产物进行测序,通过DNA 测序获得相关序列; 3)荧光双链置换探针的设计:将通过DNA测序获得的相关序列结合GenBank中相关的 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ClustalX(1.8)和Blastn确定3对通用引物扩增区内各目标菌的标 签序列,即探针的特异序列,探针的特异序列如表1: 表1 <img file="A20081007110500021.GIF" wi="1657" he="713" />然后根据探针的特异序列设计荧光双链置换探针,荧光双链置换探针序列如表2: 表2 <img file="A20081007110500031.GIF" wi="1673" he="1840" />4)多色探针编码体系设计:采用单色或双色编码的探针检测相应的目标菌,通过荧光标 记的荧光信号组合,实现在单管中对9类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区分和检测,荧光标记和具体 的编码设计方案如表3; 表3 <img file="A20081007110500032.GIF" wi="1858" he="328" /><img file="A20081007110500041.GIF" wi="1890" he="912" />其中蜡样芽孢杆菌(B.cereus)、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志贺菌(pathogenicE.coli&amp;Shigella spp.)、单增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及沙门菌(Salmonellaspp.)采用单色编码的探针 进行检测,这几种菌株标记的特异荧光信号依次分别为FAM、HEX、ROX和CY5副溶血 弧菌(V.parahaemolyticus)、变形杆菌(Proteusspp.)、霍乱弧菌(V.cholerae)、化脓性链球 菌(S.pyogene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则采用双色编码的探针进行检测,这几种菌 株标记的特异荧光信号依次分别为FAM+HEX、FAM+ROX、FAM+CY5、HEX+ROX和 ROX+CY5,根据实时PCR反应中采集的荧光信号的组合类型或编码,即可直接判断所检测 模板的种类; 5)变温杂交反应:为了模拟实时PCR反应中的探针杂交过程,考察探针置换杂交的特 异性,同时确定实时PCR反应的最佳检测温度,合成与检测探针匹配的靶序列及部分干扰序 列见表4;合成的杂交序列比荧光链在两端多出若干个碱基; 表4 <img file="A20081007110500042.GIF" wi="1954" he="818" /><img file="A20081007110500051.GIF" wi="1864" he="346" />表中,<sup>a</sup>“<sup>*</sup>-w”表示该序列与特异的探针序列完全互补,而代号为“<sup>*</sup>-m(1/2/3)”的,为互补 序列的干扰序列..黑体带下划线的碱基为干扰序列中与互补序列不同的碱基; 6)单重实时PCR体系的构建; 7)多重多色实时PCR体系的构建:通过组合单重实时PCR体系,构建多重多色实时PCR 体系,多重多色实时PCR体系含3对通用引物和14对荧光双链置换探针,能在一个PCR管 中对9类食源性致病菌中任意一类的区分和检测; 8)多重多色实时PCR体系的验证:验证采用129个菌株样本,129个菌株样本包括9 种标准菌株和从临床病人或食物中获得的样本,以验证所建立体系的特异性,所述9种标准 菌株为B.cereus(蜡样芽孢杆菌),L.monocytogenes(单增李斯特菌),Proteusspp.(变形杆菌),V. cholerae(霍乱弧菌),Streptococcuspyogenes(化脓性链球菌),S.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 pathogenicE.coli(致病性大肠杆菌),Shigellaspp.(志贺菌)和V.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弧 菌)。
地址 361021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盛光路68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