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静态散热装置
摘要 一种静态散热装置,其包含一导热座、二导热板及至少二致冷晶片。该致冷晶片系分别夹设于该导热座及导热板之间,且该二导热板于远离该二致冷晶片之一侧系分别结合一发热元件及一排热元件。每个该致冷晶片设有一冷界面及一热界面,且该冷界面系朝向该发热元件,该热界面系朝向该排热元件。藉此,该发热元件所产生之热能系经由该导热座、导热板及致冷晶片传导至该排热元件顺利排除,并确实防止热能逆流回该发热元件。在无尘室环境中需要使用感测器做制程监控时,若感测器有散热需要时,上述散热装置可以使得制程监控感测器的散热变成可行。
申请公布号 TWM295280 申请公布日期 2006.08.01
申请号 TW095200310 申请日期 2006.01.06
申请人 高苑科技大学 发明人 刘文启
分类号 G06F1/20 主分类号 G06F1/2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启舜 高雄市苓雅区中正一路284号12楼
主权项 1.一种静态散热装置,其包含: 一导热座,其设有一第一抵贴面及一第二抵贴面; 一第一导热板,其系对应于该导热座之第一抵贴面 ; 一第二导热板,其系对应于该导热座之第二抵贴面 ; 至少一第一致冷晶片,其系夹设于该导热座之第一 抵贴面与第一导热板之间,该第一致冷晶片设有一 冷界面及一热界面,该冷界面及热界面分别对应于 该第一导热板及导热座之第一抵贴面;及 至少一第二致冷晶片,其系夹设于该导热座之第二 抵贴面与第二导热板之间,该第二致冷晶片设有一 冷界面及一热界面,该冷界面及热界面分别对应于 该导热座之第二抵贴面及第二导热板; 其中该第一导热板于远离该第一致冷晶片之一侧 用以抵贴一发热元件,该第二导热板于远离该第二 致冷晶片之一侧用以抵贴一排热元件,藉此该发热 元件所产生之热能可依序经由该第一导热板、第 一致冷晶片、导热座、第二致冷晶片及第二导热 板传导至该排热元件排出。 2.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静态散热装置,其中 该第一及第二致冷晶片系分别连接一控制电路,以 控制该第一及第二致冷晶片之作动。 3.依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静态散热装置,其中 每个该控制电路系分别连接至少一驱动电晶体,且 该驱动电晶体系固设于该导热座上。 4.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静态散热装置,其中 该第一及第二致冷晶片系分别连接一感温元件,以 供感测温度。 5.依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静态散热装置,其中 该第一致冷晶片之感温元件系设置于该第一导热 板处。 6.依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静态散热装置,其中 该第二致冷晶片之感温元件系设置于该导热座之 第二抵贴面处。 7.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静态散热装置,其中 该第一及第二导热板系分别设有数个结合通孔、 数个弹性元件及数个结合元件,该弹性元件容置于 该结合通孔内且抵撑于该结合通孔内之一肩部,该 结合元件系穿设通过该弹性元件及结合通孔且结 合于该导热座之第一及第二抵贴面的数个结合孔 。 8.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静态散热装置,其中 该热座之第一抵贴面与第一导热板之间系另夹设 至少一第三致冷晶片,以扩充散热功率。 9.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静态散热装置,其中 该热座之第二抵贴面与第二导热板之间系另夹设 至少一第三致冷晶片,以扩充散热功率。 10.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静态散热装置,其 系另设有数个导热层,且该导热层系选择形成于该 第一导热板及第一致冷晶片之间、第一致冷晶片 及第一抵贴面之间。 11.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静态散热装置,其 系另设有数个导热层,且该导热层系选择形成于该 第二导热板及第二致冷晶片之间、第二致冷晶片 及第二抵贴面之间。 12.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0或11项所述之静态散热装置 ,其中该导热层系选自散热膏、铜片、银胶、铝箔 。 图式简单说明: 第1图: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之静态散热装置之分解 立体图。 第2图: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之静态散热装置之组合 剖视图。 第3图: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之静态散热装置结合发 热元件及排热元件之组合立体图。 第4图: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之静态散热装置结合发 热元件及排热元件之组合剖视图。
地址 高雄县路竹乡中山路1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