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控制电脑网路中封包传输之方法及系统
摘要 揭露一种于一电脑网路中用以控制具有复数个封包的一资讯流之方法,装置及程式产品。该电脑网路包括一装置,用以定义一伫列。该等方法,装置及程式产品包括决定该伫列的一伫列位准,以及决定进入该伫列之复数个封包的供应率。如果该伫列位准介于至少一第一伫列位准与一第二伫列位准之间,则同时包括根据伫列位准,供应率与前一传输分数值,控制来回于该伫列之复数个封包的一传输分数,使该传输分数与该伫列位准临界阻尼化。同时揭露数个具体实施例,其中使用各种技术决定控制之方式。
申请公布号 TW580813 申请公布日期 2004.03.21
申请号 TW089124539 申请日期 2000.11.20
申请人 万国商业机器公司 发明人 美汀 爱迪玛;布莱恩 米契尔 贝斯;布莱曼恩 库玛 葛堤;马可C 赫迪斯;克拉克 迪伯斯 杰弗瑞斯;索妮亚 康 罗渥纳;麦克 史帝文 席葛尔;安东尼 马堤欧 葛洛
分类号 H04L29/06;H04L12/56 主分类号 H04L29/0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市松山区敦化北路二○一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控制电脑网路中封包传输之方法,包含下列 步骤: (a) 控制具有复数个封包之资讯流,其中该资讯流 通过一电脑网路中的一伫列,以及 (b) 决定该伫列的一伫列位准; (c) 决定进入该伫列之复数个封包的一供应率; (d) 根据该伫列位准与供应率,控制进入该伫列之 复数个封包的一传输分数,如果该伫列位准介于至 少一第一伫列位准与一第二伫列位准间,则传输分 数与伫列位准将临界阻尼化。2.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伫列具有一最大伫列位准,其 可能且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e) 根据所决定之伫列位准与最大伫列位准,决定 一虚拟最大伫列位准。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 方法,其中该决定步骤(e)之虚拟最大伫列位准进一 步包括下列步骤: (e1) 如果该伫列位准于一第一定限以上,则将该虚 拟最大伫列位准增加至一最大値,其小于或等于最 大伫列位准;以及 (e2) 如果该伫列位准于一第二定限以下,则将该虚 拟最大伫列位准减少。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 方法,其中该决定步骤(e)之虚拟最大伫列位准进一 步包括下列步骤: (e1) 提供最大伫列位准的一倍数,该倍数为一指数 式加权平均,如果该伫列位准于一定限以下,则该 倍数趋近一第一位准,而如果该伫列位准于该定限 以上,则该倍数趋近一第二位准,对应于该虚拟伫 列位准的第一位准为一最小虚拟伫列位准,而对应 于该虚拟伫列位准的第二位准为最大伫列位准; 且其中该控制步骤(d)之传输分数进一步包括下列 步骤: (d1) 根据该伫列位准,供应率,前一传输分数,倍数 与最大伫列位准而控制传输分数。5.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4项之方法,其中该提供步骤(e1)之倍数进一 步包括下列步骤: (e1i) 如果该伫列位准于该定限以下,则设定该倍数 等于一第一定値乘以前一倍数,加上一第二定値; 以及 (e1ii) 如果该伫列位准于该定限以上,则设定该倍 数等于第一定値乘以前一倍数,加上一第三定値。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方法,其中该传输分数控 制步骤(d1) 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d1i) 如果该伫列位准于一最小伫列位准以下,则将 传输分数控制为壹;以及 (d1ii) 将传输分数控制为壹与一第二数値的最小値 ,该第二数値为一第四定値与一第三数値之最大値 ,该第三数値为前一传输分数加上一第四数値,该 第四数値为一第五数値乘以一第六数値,该第五数 値为一第五定値乘以前一倍数乘以供应率乘以一 时间区间除以最大伫列位准,该第六数値为一第六 定値,减去一第六定値乘以前一传输分数,减去一 第八定値乘以前一倍数乘以伫列位准除以最大伫 列位准。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方法,其中该伫 列位准为前一伫列位准,且该供应率为前一供应率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传输分数 于复数个阶段的每一阶段后加以控制,且其中该传 输分数控制步骤(d)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d1) 根据前一阶段之伫列位准,前一阶段之供应率, 与前一阶段之传输分数,控制复数个阶段其一阶段 的传输分数,使该阶段之传输分数与前一阶段之伫 列位准临界阻尼化。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 法,其中该伫列进一步包括一硬体记忆体资源。10.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传输分数控 制步骤(d)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d1) 设定相对于时间之传输分数的改变等于一第 一数量乘以一第二数量,该第一数量与时间相依, 该第二数量为一第一定値,减去一第二定値乘以传 输分数,减去伫列位准除以一最大可能伫列位准。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传输分数 控制步骤(d)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d1) 根据传输率与复数个封包中每一封包之优先, 丢弃复数个封包的一部分。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 项之方法,其中该传输分数控制步骤(d)进一步包括 下列步骤: (d1) 控制传输分数,如果该伫列位准于一最小定限 以下,则传输复数个封包的每一封包; (d2) 控制传输分数,如果该伫列位准于一最大定限 以上,则不传输封包或者复数个封包的一小片段; 以及 (d3) 控制传输分数,如果该伫列位准介于最小定限 与最大定限间,则传输分数与伫列位准将临界阻尼 化。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进一步包含: (e) 定义使用该伫列之复数个管道; (f) 设定复数个管道其每一管道的一最小资讯流与 一最大资讯流; (g) 决定该伫列是否存在超额频宽;以及 (h) 如果存在超额频宽,而且如果复数个管道中之 管道的资讯流小于该管道的最大资讯流,则根据最 小资讯流与最大资讯流之一,线性增加一管道的一 资讯流;或者 (i) 如果不存在超额频宽,而且该资讯流大于该管 道的最小资讯流,则根据最小资讯流与最大资讯流 之一,指数式减少该管道的资讯流, 使通过该伫列的流量得以稳定。14.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13项之方法,其中该复数个管道为复数个行为 聚合流。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方法,其中该 增加或减少步骤(h)与(i)于复数个管道的每一管道 上执行。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方法,其中该 超额频宽决定步骤(g)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g1) 决定该伫列之伫列位准; (g2) 决定该伫列位准增加或减少;以及 (g3) 如果该伫列位准减少或为零,则决定存在超额 频宽,否则,决定不存在超额频宽。17.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16项之方法,其中该超额频宽决定步骤(g3)进 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g3i) 如果该伫列位准减少或为零,则将一瞬间超额 频宽信号设定为壹,否则,将该瞬间超额频宽信号 设定为零。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方法,其中 该超额频宽决定步骤(g3)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g3ii) 将一超额频宽信号设定为瞬间超额频宽信号 的一指数式加权平均。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 之方法,其中该复数个管道中之管道的资讯流为一 供应率乘以一传输分数,且其中该增加或减少步骤 (h)与(i)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h1) 如果存在超额频宽,则将该资讯流的一传输分 数设定为前一传输分数加上一第一数量,该第一数 量为一第一定値乘以超额频宽信号;以及 (i1) 如果不存在超额频宽,则将传输分数设定为前 一传输分数减去一第二数量,该第二数量为前一资 讯流乘以一第二定値。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 之方法,其中该第一定値与第二定値取决于该管道 之最小资讯流。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之方法, 其中该第一定値为一权重乘以一第三数量,该第三 数量为一伫列服务率,加上该管道之最小资讯流, 减去复数个管道中每一管道的资讯流之和。22.如 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方法,其中该资讯流为一传 输分数乘以一供应率,且其中该增加或减少步骤(h) 与(i)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hi1) 如果来自复数个管道的复数个资讯流之和大 于一第一伫列位准,则将该资讯流之传输分数设定 为一第一定値; (hi2) 如果该管道的资讯流小于或等于该管道的最 小资讯流,则将该管道之传输分数设定为壹与该管 道其前一传输分数加上第一定値的最小値; (hi3) 如果该管道的资讯流大于该管道的最大资讯 流,则将传输分数设定为该管道其前一传输分数乘 以一第二定値,该第二定値小于壹;以及 (hi4) 否则将该管道之传输分数设定为一全域传输 分数与一第一数量的最小値,如果存在超额频宽, 则该第一数量为前一传输分数加上一第二数量,如 果不存在超额频宽,则该第一数量为前一传输分数 减去一第三数量,该第二数量为一第三定値乘以一 信号,该第三定値取决于最小资讯流,于重覆有超 额频宽之情况下,该信号趋近于壹,于重覆无超额 频宽之情况下,则趋近于零,该第三数量为一第四 定値,取决于最小资讯流乘以前一资讯流,全域传 输分数于全域传输分数与伫列位准间允许临界阻 尼化。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之方法,其中该全 域传输分数为壹与一第一数値的最小値,该第一数 値为一第五定値与一第二数値的一最大値,该第二 数値为前一全域传输分数加上一第三数値,该第三 数値为一第四数値乘以一第五数値,该第四数値为 一第六定値乘以前一倍数乘以一全域供应率乘以 一时间区间除以一最大伫列位准,该第五数値为一 第七定値,减去一第八定値乘以前一倍数乘以伫列 位准除以最大伫列位准,该倍数为一指数式加权平 均,如果前一伫列位准于一定限以下,则该倍数趋 近一第一位准,而如果前一伫列位准于该定限以上 ,则该倍数趋近一第二位准。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13项之方法,其中该控制一传输分数之步骤(d)控制 一全域传输分数,且包含进一步步骤: (j) 将复数个管道中一管道其一资讯流的一传输分 数设定为全域传输分数与一差别传输分数的一最 小値,如果存在超额频宽,且如果复数个管道中之 管道的资讯流小于该管道的最大资讯流,则该差别 传输分数可根据最小资讯流或最大资讯流,线性增 加资讯流,而如果不存在超额频宽,且该资讯流大 于该管道的最小资讯流,则可根据最小资讯流或最 大资讯流,指数式减少复数个管道中之管道的资讯 流,使通过该伫列的流量得以稳定; (k) 根据传输分数控制进入伫列之流量传输;以及 (l) 利用一排程器控制来自该伫列之流量。25.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24项之方法,其中该传输分数设定步 骤(j)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j1) 如果存在超额频宽,则将该资讯流之差别传输 分数设定为前一差别传输分数加上一第一数量,该 第一数量为一第一定値乘以一超额频宽値;以及 (j2) 如果不存在超额频宽,则将差别传输分数设定 为前一差别传输分数减去一第二数量,该第二数量 为前一资讯流乘以一第二定値。26.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24项之方法,其中该传输分数设定步骤(j)进一 步包括下列步骤: (j1) 如果来自复数个管道的复数个资讯流之和大 于一第一伫列位准,则将该资讯流之差别传输分数 设定为一第一定値; (j2) 如果该管道之资讯流小于或等于该管道的最 小资讯流,则将该管道之差传输分数设定为壹与该 管道其前一差传输分数加上第一定値的最小値; (j3) 如果该管道之资讯流大于该管道的最大资讯 流,则将差别传输分数设定为该管道其前一传输分 数乘以一第二定値,该第二定値小于壹;以及 (j4) 否则将该管道之传输分数设定为一全域传输 分数与一第一数量的最小値,如果存在超额频宽, 则该第一数量为前一差别传输分数加上一第二数 量,如果不存在超额频宽,则该第一数量为前一差 别传输分数减去一第三数量,该第二数量为一第三 定値乘以一信号,该第三定値取决于最小资讯流, 于重覆有超额频宽之情况下,该信号趋近于壹,于 重覆没有超额频宽之情况下,则趋近于零,该第三 数量为一第四定値,取决于最小资讯流乘以前一资 讯流。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之方法,其中该传 输分数设定步骤(j)于复数个管道的每一管道上执 行。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之方法,其中该全域 传输分数为壹与一第一数値的最小値,该第一数値 为一第五定値与一第二数値的一最大値,该第二数 値为前一传输分数加上一第三数値,该第三数値为 一第四数値乘以一第五数値,该第四数为一第六定 値乘以前一倍数乘以一全域供应率乘以一时间区 间除以一最大伫列位准,该第五数値为一第七定値 ,减去一第八定値乘以前一倍数乘以伫列位准除以 最大伫列位准,该倍数为一指数式加权平均,如果 前一伫列位准于一定限以下,则该倍数趋近一第一 位准,而如果前一伫列位准于该定限以上,则趋近 一第二位准。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之方法,其 中该复数个管道的每一管道包括至少一服务类型, 且其中该利用步骤(1)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l1) 利用排程器根据至少一服务类型,排定来自该 伫列于复数个管道中每一管道的流量。30.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29项之方法,其中至少一服务类型为复 数个管道其每一管道中之复数个资讯流其每一资 讯流的一特定服务类型,且其中该利用步骤(l1)进 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l1i) 根据复数个资讯流的每一资讯流之特定服务 类型,利用排程器排定来自该伫列之复数个资讯流 其每一资讯流的流量。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 之方法,其中该排程器包括至少一日历。32.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24项之方法,其中该排程器包括至少一 加权公正伫列环。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之方 法,其中该排程器包括至少一日历与至少一加权公 正伫列环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之方法,其中该 排程器包括至少一日历与至少一先进先出机构。 35.一种控制电脑网路中封包传输之装置,包含: 一伫列,用以储存具有复数个封包的一资讯流其一 部分,其中该资讯流移动通过一电脑网路; 一进入伫列机构,与该伫列耦合,用以接收复数个 封包的一供应率,及用以控制进入该伫列之复数个 封包的一传输分数,该传输分数系根据该伫列的一 伫列位准与供应率加以控制,如果该伫列位准介于 至少一第一伫列位准与一第二伫列位准间,则该传 输分数与伫列位准将临界阻尼化。36.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35项之装置,其中该进入伫列机构根据该伫 列的一伫列位准与最大伫列位准,决定一虚拟最大 伫列位准,该进入伫列机构根据该伫列之伫列位准 ,供应率与虚拟最大伫列位准控制传输率。37.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36项之装置,其中如果该伫列位准于 一第一定限以上,则进入伫列机构进一步将该虚拟 最大伫列位准增加至一最大値,其小于或等于最大 伫列位准,而如果该伫列位准于一第二定限以下, 则将该虚拟最大伫列位准减少。38.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36项之装置,其中该进入伫列机构进一步提供 最大伫列位准的一倍数,该倍数为一指数式加权平 均,如果该伫列位准于一定限以下,则该倍数趋近 一第一位准,而如果该伫列位准为该定限以上,则 该倍数趋近一第二位准,对应于该虚拟伫列位准的 第一位准为一最小虚拟伫列位准,而对应于该虚拟 伫列位准的第二位准为最大伫列位准;且其中该进 入伫列机构进一步根据该伫列位准,供应率,前一 传输分数,倍数与最大伫列位准而控制传输分数。 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8项之装置,其中如果该伫列 位准于该定限以下,则该进入伫列机构进一步设定 该倍数等于一第一定値乘以前一倍数,加上一第二 定値,而如果该伫列位准于该定限以上,则设定该 倍数等于第一定値乘以前一倍数,加上一第三定値 。4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9项之装置,其中该进入伫 列机构进一步将传输分数控制为壹与一第二数値 的最小値,该第二数値为一第四定値与一第三数値 的最大値,该第三数値为前一传输分数加上一第四 数値,该第四数値为一第五数値乘以一第六数値, 该第五数値为一第五定値乘以前一倍数乘以供应 率乘以一时间区间除以最大伫列位准,该第六数値 为一第六定値,减去一第七定値乘以前一传输分数 ,减去一第八定値乘以前一倍数乘以伫列位准除以 最大伫列位准。4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0项之装置, 其中该伫列位准为前一伫列位准,且该供应率为前 一供应率。4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6项之装置,其中 该伫列进一步包括一硬体记忆体资源。43.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36项之装置,其中该进入伫列机构进一 步根据传输率与复数个封包中每一封包之优先,废 除复数个封包的一部分。4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 项之装置,其中该伫列用于复数个管道,流量系透 过该复数个管道加以传输,而且进一步,其中该进 入伫列机构使用由一使用者所设定之该复数个管 道中每一管道的一最小资讯流与一最大资讯流,该 进入伫列机构决定该伫列是否存在超额频宽,如果 存在超额频宽,且如果该复数个管道中之管道的资 讯流小于该管道的最大资讯流,则根据最小资讯流 或最大资讯流,线性增加该复数个管道中一管道的 一资讯流,或者如果不存在超额频宽,且该资讯流 大于该管道的最小资讯流,则根据最小资讯流或最 大资讯流,(b)指数式减少该复数个管道中之管道的 资讯流,使通过该伫列之流量得以稳定。45.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44项之装置,其中该复数个管道为复数 个行为聚合流。4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4项之装置, 其中该进入伫列机构根据是否存在超额频宽,增加 或减少该复数个管道中每一管道的资讯流。47.如 申请专利范围第44项之装置,其中该进入伫列机构 藉由决定该伫列之伫列位准,以决定该伫列位准增 加或减少,进而决定是否存在超额频宽,如果该伫 列位准减少或为零,则指示存在超额频宽,否则指 示不存在超额频宽。4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项之 装置,其中如果伫列位准减少或为零,该进入伫列 机构进一步藉由将一瞬间超额频宽信号设定为壹, 以指示存在超额频宽,否则将瞬间超额频宽信号设 定为零。4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8项之装置,其中该 进入伫列机构进一步藉由将一超额频宽信号设定 为瞬间超额频宽信号的一指数式加权平均,而指示 存在超额。5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9项之装置,其中 该管道之资讯流为一供应率乘以一传输分数,且其 中如果存在超额频宽,则该进入伫列机构进一步藉 由将传输分数设定为前一传输分数加上一第一数 量,而增加或减少该资讯流,该第一数量为一第一 定値乘以超额频宽信号,而如果不存在超额频宽, 则将传输分数设定为前一传输分数减去一第二数 量,该第二数量为前一传输分数乘以一第二定値。 5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0项之装置,其中该第一定値 与第二定値取决于该管道之最小资讯流。52.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51项之装置,其中该第一定値为.125, 而第二定値为.875。5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1项之装 置,其中该第一定値为一权重乘以一第三数量,该 第三数量为一伫列服务率,加上该管道之最小资讯 流,减去复数个管道中每一管道的最小资讯流之和 。5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4项之装置,其中如果来自 复数个管道的复数个资讯流之和大于一第一伫列 位准,则该进入伫列机构进一步藉由将传输分数设 定为一第一定値,如果该管道之资讯流小于或等于 该管道的最小资讯流,则藉由将该管道之传输分数 设定为壹与该管道其前一传输分数加上第一定値 的最小値,如果该管道之资讯流大于该管道的最大 资讯流,则藉由将传输分数设定为该管道其前一传 输分数乘以小于壹的一第二定値,否则藉由将该管 道之传输分数设定为一全域传输分数与一第三数 量的最小値,而增加或减少该资讯流,如果存在超 额频宽,则该第一数量为前一传输分数加上一第二 数量,如果不存在超额频宽,则该第一数量为前一 传输分数,减去一第三数量,该第二数量为一第三 定値乘以一信号,该第三定値取决于最小资讯流, 于重覆有超额频宽之情况下,该信号趋近于壹,于 重覆没有超额频宽之情况下,则趋近于零,该第三 数量为一第四定値,取决于最小资讯流乘以前一传 输分数,该全域传输分数于全域传输分数与伫列位 准间允许临界阻尼化。5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4项 之装置,其中该全域传输分数为壹与一第一数値的 最小値,该第一数値为一第五定値与一第二数値的 一最大値,该第二数値为前一全域传输分数加上一 第三数値,该第三数値为一第四数値乘以一第五数 値,该第四数値为一第六定値乘以前一倍数乘以一 全域供应率乘以一时间区间除以一最大伫列位准, 该第五数値为一第七定値,减去一第八定値乘以前 一倍数乘以伫列位准除以最大伫列位准,该倍数为 一指数式加权平均,如果前一伫列位准于一定限以 下,则该倍数趋近一第一位准,而如果前一伫列位 准于该定限以上,则该倍数趋近一第二位准。56.如 申请专利范围第44项之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对应 于复数个阀之复数个处理器,该复数个处理器各具 有复数个埠,且其中该伫列用于该复数个处理器中 一处理器。5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4项之装置,其中 该进入伫列机构根据该伫列位准与供应率,控制进 入该伫列之复数个封包的一全域传输分数,如果该 伫列位准介于至少一第一伫列位准与一第二伫列 位准间,则该全域传输分数与伫列位准将临界阻尼 化,而且该进入伫列机构同时将复数个管道其一资 讯流的一传输分数设定为全域传输分数与一差别 传输分数的一最小値,如果存在超额频宽,且如果 复数个管道中之管道的资讯流小于该管道的最大 资讯流,则该差别传输分数可根据最小资讯流或最 大资讯流,线性增加资讯流,而如果不存在超额频 宽,且该资讯流大于该管道的最小资讯流,则可根 据最小资讯流或最大资讯流,指数式减少复数个管 道中之管道的资讯流,使通过该伫列之流量得以稳 定,而且该进入伫列机构同时根据该传输分数,控 制进入该伫列的流量传输;且进一步包含: 一排程器,用以控制来自该伫列之流量。58.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57项之装置,其中该复数个管道的每一 管道包括至少一服务类型,且其中该排程器进一步 根据至少一服务类型,排定来自该伫列于复数个管 道中每一管道的流量。5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8项 之装置,其中该至少一服务类型为复数个管道其每 一管道中之复数个资讯流其每一资讯流的一特定 服务类型,且其中该排程器根据复数个资讯流的每 一资讯流之特定服务类型,排定来自该伫列之复数 个资讯流其每一资讯流的流量。60.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57项之装置,其中该排程器包括至少一日历。 6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7项之装置,其中该排程器包 括至少一加权公正伫列环。6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57项之装置,其中该排程器包括至少一日历与至少 一加权公正伫列环。6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7项之 装置,其中该排程器包括至少一日历与至少一先进 先出机构。6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之装置,其中 该进入伫列机构于复数个阶段的每一阶段后控制 传输分数,且其中该进入伫列机构根据前一阶段之 伫列位准,前一阶段之供应率,前一阶段之传输分 数,控制复数个阶段中一阶段的传输分数,使该阶 段的传输分数与前一阶段的伫列位准得以临界阻 尼化。6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之装置,其中该伫 列进一步包括一硬体记忆体资源。66.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35项之装置,其中该进入伫列机构进一步藉 由设定相对于时间之传输分数的改变等于一第一 数量乘以一第二数量,而控制传输分数,该第一数 量与时间相依,该第二数量为一第一定値,减去一 第二定値乘以传输分数,减去伫列位准除以一最大 可能伫列位准。6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之装置, 其中该进入伫列机构进一步根据传输率与复数个 封包中每一封包的一优先,丢弃复数个封包的一部 分。6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之装置,其中该进入 伫列机构进一步控制传输分数,使如果该伫列位准 于一最小定限以下,则传输复数个封包的每一封包 ,如果该伫列位准于一最大定限以上,则不传输复 数个封包的任何封包,而且如果该伫列位准介于最 小定限与最大定限间,则该传输分数与伫列位准将 临界阻尼化。69.一种电脑可读取媒体,包含一电脑 可执行程式,该程式包含指令,用以: (a) 决定一伫列的一伫列位准,其中于一电脑网路 中流动之复数个封包通过该伫列; (b) 决定进入该伫列之复数个封包的一供应率;以 及 (c) 根据该伫列位准与供应率,控制进入该伫列之 复数个封包的一传输分数,如果该伫列位准介于至 少一第一伫列位准与一第二伫列位准间,则该传输 分数与伫列位准将临界阻尼化。70.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69项之电脑可读取媒体,进一步包含指令,用以 (d)根据该伫列位准与最大伫列位准,决定一虚拟最 大伫列位准,且进一步,其中该传输分数控制指令 系根据伫列位准,供应率,与虚拟最大伫列位准。71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0项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 虚拟最大伫列位准决定指令(d)进一步包括指令,用 以: (d1) 如果该伫列位准于一第一定限以上,则将该虚 拟最大伫列位准增加至一最大値,其小于或等于最 大伫列位准;以及 (d2) 如果该伫列位准于一第二定限以下,则将该虚 拟最大伫列位准减少。7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0项 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虚拟最大伫列位准决定 指令(d)进一步包括指令,用以: (d1) 提供最大伫列位准的一倍数,该倍数为一指数 式加权平均,如果该伫列位准于一定限以下,则趋 近一第一位准,而如果该伫列位准于该定限以上, 则趋近一第二位准,对应于该虚拟伫列位准的第一 位准为一最小虚拟伫列位准,而对应于该虚拟伫列 位准的第二位准为最大伫列位准;且其中该传输分 数控制指令(c)进一步包括指令,用以: (c1) 根据伫列位准,供应率,前一传输分数,倍数与 最大伫列位准控制传输分数。73.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72项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倍数提供指令(d1) 进一步包括指令,用以: (d1i) 如果该伫列位准于该定限以下,则设定该倍数 等于一第一定値乘以前二倍数,加上一第二定値; 以及 (d1ii) 如果该伫列位准于该定限以上,则设定该倍 数等于第一定値乘以前一倍数,加上一第三定値。 7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3项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 该传输分数控制指令(c1)进一步包括指令,用以: (c1i) 如果伫列位准于一最小伫列位准以下,则将传 输分数控制为壹;以及 (c1ii) 则将传输分数控制为壹与一第二数値的最小 値,该第二数値为一第四定値与一第三数値的最大 値,该第三数値为前一传输分数加上一第四数値, 该第四数値为一第五数値乘以一第六数値,该第五 数値为一第五定値乘以前一倍数乘以供应率乘以 一时间区间除以最大伫列位准,该第六数値为一第 六定値,减去一第七定値乘以前一传输分数,减去 一第八定値乘以前一倍数乘以伫列位准除以最大 伫列位准。7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4项之电脑可读 取媒体,其中该伫列位准为前一伫列位准,且该供 应率为前一供应率。7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0项之 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传输分数控制指令(c)进一 步包括指令,用以: (c1) 根据传输率与复数个封包中每一封包的一优 先,废除复数个封包的一部分。77.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69项之电脑可读取媒体,进一步包含指令,用以: (d) 允许设定复数个管道中每一管道的一最小资讯 流与一最大资讯流,其中该复数个管道使用该伫列 ; (e) 决定该伫列是否存在超额频宽;以及 (f) 如果存在超额频宽,且如果复数个管道中之管 道的资讯流小于该管道的最大资讯流,则根据最小 资讯流或最大资讯流,线性增加复数个管道其一管 道的一资讯流,或者如果不存在超额频宽,且该资 讯流大于该管道的最小资讯流,则根据最小资讯流 或最大资讯流,指数式减少复数个管道中之管道的 资讯流,使通过该伫列的流量得以稳定。78.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77项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超额频 宽决定指令(e)进一步包括指令,用以: (e1) 决定该伫列之伫列位准; (e2) 决定该伫列位准增加或减少;以及 (e3) 如果该伫列位准减少或为零,则决定存在超额 频宽,否则决定不存在超额频宽。79.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77项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资讯流为一供 应率乘以一传输分数,该增加或减少指令(f)进一步 包括指令,用以: (f1) 如果来自复数个管道的复数个资讯流之和大 于一第一伫列位准,则将传输分数设定为一第一定 値; (f2) 如果该管道之资讯流小于或等于该管道的最 小资讯流,则将该管道之传输分数设定为壹与该管 道其前一传输分数加上第一定値的最小値; (f3) 如果该管道之资讯流大于该管道的最大资讯 流,则将传输分数设定为该管道其前一传输分数乘 以一第二定値,该第二定値小于壹;以及 (f4) 否则将该管道之传输分数设定为一全域传输 分数与一第一数量的最小値,如果存在超额频宽, 则该第一数量为前一传输分数加上一第二数量,如 果不存在超额频宽,则该第一数量为前一传输分数 减去一第三数量,该第数量为一第三定値乘以一信 号,该第三定値取决于最小资讯流,于重覆有超额 频宽之情况下,该信号趋近于壹,于重覆没有超额 频宽之情况下,则趋近于零,该第三数量为一第四 定値,取决于最小资讯流乘以前一传输分数,该全 域传输分数于全域传输分数与伫列位准间允许临 界阻尼化。8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9项之电脑可读 取媒体,其中该全域传输分数为壹与一第一数値的 最小値,该第一数値为一第五定値与一第二数値的 一最大値,该第二数値为前一全域传输分数加上一 第三数値,该第三数値为一第四数値乘以一第五数 値,该第四数値为一第六定値乘以前一倍数乘以一 全域供应率乘以一时间区间除以一最大伫列位准, 该第五数値为一第七定値,减去一第八定値乘以前 一倍数乘以伫列位准除以最大伫列位准,该倍数为 一指数式加权平均,如果前一伫列位准于一定限以 下,则趋近一第一位准,而如果前一伫列位准于该 定限以上,则趋近一第二位准。81.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77项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传输分数控制指 令(c)控制一全域传输功能,且进一步包含指令,用 以: (g) 允许设定复数个管道中每一管道的一最小资讯 流与一最大资讯流; (h) 决定该伫列是否存在超额频宽; (i) 决定该伫列的一伫列位准; (j) 决定进入该伫列之复数个封包的一供应率; (k) 根据伫列位准与供应率,控制进入该伫列之复 数个封包的一全域传输分数,如果该伫列位准介于 至少一第一伫列位准与一第二伫列位准间,则全域 传输分数与伫列位准将临界阻尼化; (l) 将复数个管道中一管道之资讯流的一传输分数 设定为全域传输分数与一差别传输分数的一最小 値,如果存在超额频宽,且如果复数个管道中之管 道的资讯流小于该管道的最大资讯流,则该差别传 输分数可根据最小资讯流或最大资讯流,线性增加 资讯流,而如果不存在超额频宽,且该资讯流大于 该管道的最小资讯流,则可根据最小资讯流或最大 资讯流,指数式减少复数个管道中之管道的资讯流 ,使通过该伫列的流量得以稳定; (m) 根据该传输分数,控制进入该伫列之流量传输; 以及 (n) 利用一排程器控制来自该伫列之流量。82.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81项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复数 个管道的每一管道包括至少一服务类型,且其中该 利用指令(n)进一步包括指令,用以: (n1) 根据至少一服务类型,利用排程器排定来自该 伫列于复数个管道中每一管道的流量。83.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81项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至少一 服务类型为复数个管道其每一管道中之复数个资 讯流其每一资讯流的一特定服务类型,且其中该利 用指令(n1)进一步包括指令,用以: (n1i) 根据复数个资讯流中每一资讯流之特定服务 类型,利用排程器排定来自该伫列之复数个资讯流 中每一资讯流的流量。8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1项 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排程器包括至少一日历 与至少一加权公正伫列环。8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69项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传输分数于复数个 阶段中每一阶段后加以控制,且其中该传输分数控 制指令(c)进一步包括指令,用以: (c1) 根据前一阶段之伫列位准,前一阶段之供应率, 与前一阶段之传输分数控制复数个阶段中一阶段 的传输分数,使该阶段的传输分数与前一阶段的伫 列位准临界阻尼化。8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9项之 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传输分数控制指令(c)进一 步包括指令,用以: (c1) 设定相对于时间之传输分数的改变等于一第 一数量乘以一第二数量,该第一数量与时间相依, 该第二数量为一第一定値,减去一第二定値乘以传 输分数,减去伫列位准除以一最大可能伫列位准。 8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9项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 该传输分数控制指令(c)进一步包括指令,用以: (c1) 根据传输率与复数个封包中每一封包的一优 先,丢弃复数个封包的一部分。88.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69项之电脑可读取媒体,其中该传输分数控制指 令(c)进一步包括指令,用以: (c1) 控制该传输分数,如果该伫列位准于一最小定 限以下,则传输复数个封包的每一封包; (c2) 控制该传输分数,如果该伫列位准于一最大定 限以上,不传输复数个封包的任何封包;以及 (c3) 控制该传输分数,如果该伫列位准介于最小定 限与最大定限间,则该传输分数与伫列位准将临界 阻尼化。图式简单说明: 图1系一交换器的一简化方块图,该交换器可用于 一电脑网路中。 图2系一可程式网路处理器的一简化方块图,该可 程式网路处理器可用于一电脑网路中,而且可作为 某些应用中的一交换器。 图3系一交换器的一替代简化图,该交换器可用于 一电脑网路中。 图4系一流程图,说明RED方法,该方法用以控制通过 一交换器之流量。 图5系一流程图,说明BLUE方法,该方法用以控制通过 一交换器之流量。 图6系一流程图,说明一DiffServ方法,该方法用以控 制通过一交换器之流量。 图7系一简化流程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法之 某些特征,其中该方法用以控制通过像是图1至3中 的一交换器之流量。 图8系图7之方法其实行的一简化流程图。 图9系类似图7的一图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 法之特征。 图10系某些方法步骤的一简化流程图,该等方法步 骤可用于图9之方法中。 图11系图9之方法其实行的一简化流程图。 图12系类似图7与9一图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 方法之特征。 图13系图12之方法其实行的一简化流程图。 图14系图12之方法其另一实行的一简化流程图。 图15与16共同作为本发明之方法其另一实行的一简 化流程图。 图17系某些方法步骤的一简化流程图,该等方法步 骤可用于图15与16之方法中。 图18系某些方法步骤的一简化流程图,该等方法步 骤可用于图15与16之方法中。 图19系一排程器的一示意图表示法,该排程器出现 于图1至3之交换器中。 图20系某些方法步骤的一流程图,该等方法步骤可 用于根据本发明之方法中,以及用以运作图19的排 程器。 图21系某些方法步骤的一流程图,该等方法步骤可 用于根据本发明之方法中,以及用以运作图19的排 程器。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