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具绝缘侧壁层之分离闸极以及包含此种分离闸极之快闪记忆胞之制造方法(一)
摘要 一种分离闸极制造方法,首先系提供一半导体基底,其次形成闸极氧化层、复晶矽导电层及氮化矽罩幕层,经定义形成第一堆叠结构和半导体基底之浅沟槽结构。然后除去氮化矽罩幕层,并在复晶矽导电层表面依序形成一氮化矽绝缘层及一氧化矽绝缘层,其与复晶矽导电层构成一第二堆叠结构。接着定义第二堆叠结构,其与闸极氧化层形成一具特定图案之浮置闸极结构。实施一热氧化程序,以使浮置闸极结构中的复晶矽导电层侧面被部分氧化,而向内形成一绝缘侧壁层,使得此复晶矽导电层转变成一具鸟嘴结构之浮置闸极。最后部分湿蚀刻氮化矽绝缘层,再于特定位置形成一控制闸极,完成分离闸极。此外,配合自我对准源极制程等步骤,即可构成一快闪记忆胞。
申请公布号 TW432504 申请公布日期 2001.05.01
申请号 TW088101435 申请日期 1999.01.30
申请人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弘政;郭迪生;叶壮格;谢佳达;林雅芬
分类号 H01L21/28;H01L21/8247 主分类号 H01L21/28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洪澄文 台北巿信义路四段二七九号三楼;颜锦顺 台北巿信义路四段二七九号三楼
主权项 1.一种具绝缘侧壁层之分离闸极的制造方法,其步 骤包括: (a)提供一半导体基底,其具有复数个浅沟槽隔离结 构及介于之间的第一堆叠结构,其包括一第一氧化 层和一第一导电层; (b)在该第一导电层表面依序形成一第一绝缘层以 及一第二绝缘层,其与该第一导电层构成一第二堆 叠结构; (c)定义该第二堆叠结构,以与该第一氧化层形成一 具特定图案之浮置闸极结构; (d)实施一热氧化生长程序,以使该浮置闸极结构中 的该第一导电层侧面被部分氧化,而向内形成一绝 缘侧壁层,使得该第一导电层转变成一具鸟嘴结构 之浮置闸极; (e)以湿蚀刻方式,部份地除去该第一绝缘层; (f)实施一高温热氧化程序(HTO),以形成一第三绝缘 层,其顺应性地覆盖该浮置闸极结构四周;及 (g)形成一具特定图案之第二导电层横跨在该半导 体基底以及该浮置闸极结构上方之该第三绝缘层 上,作为控制闸极,完成一分离闸极。2.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1项所述之分离闸极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 一导电层为复晶矽层。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 述之分离闸极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一绝缘层是氮 化矽层。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分离闸极 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湿蚀刻方式,系以热磷酸溶液 部份地蚀刻除去该第一绝缘层。5.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1项所述之分离闸极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二 绝缘层是氧化矽层。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 之分离闸极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三绝缘层是高温 热氧化矽层。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分离 闸极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三绝缘层是在温度约800 ℃的条件下,热氧化处理约90分钟所获得。8.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分离闸极的制造方法,其 中该绝缘侧壁层系由氧化矽所构成。9.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分离闸极的制造方法,其中该 第二导电层为一复晶矽层。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 项所述之分离闸极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二导电层 为一复晶矽化金属层。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 述之分离闸极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步骤(a)包括: 提供一半导体基底; 在该半导体基底表面形成一第一堆叠结构,依序其 包括一第一氧化层、一第一导电层和一第一罩幕 层; 定义该第一堆叠结构及半导体基底以形成一浅沟 槽; 于该浅沟槽内形成一第二氧化层,以作为一隔离结 构;及 除去该第一罩幕层。12.一种具分离闸极之快闪记 忆胞之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 (a)提供一半导体基底; (b)在该半导体基底表面形成一第一堆叠结构,依序 其包括一第一氧化层、一第一导电层和一第一罩 幕层; (c)定义该第一堆叠结构及半导体基底以形成一浅 沟槽; (d)于该浅沟槽内形成一第二氧化层,以作为一隔离 结构; (e)除去该第一罩幕层; (f)在该第一导电层表面依序形成一第一绝缘层以 及一第二绝缘层,具与该第一导电层构成一第二堆 叠结构; (g)定义该第二堆叠结构,以与该第一氧化层形成具 特定图案之第一浮置闸极结构以及第二浮置闸极 结构; (h)实施一热氧化生长程序,以使该第一、第二浮置 闸极结构中的该第一导电层侧面被部分氧化,而向 内形成一绝缘侧壁层,使得该第一导电层转变成一 具鸟嘴结构之浮置闸极; (i)以湿蚀刻方式,部份地除去该第一绝缘层; (j)实施一高温热氧化程序(HTO),以形成一第三绝缘 层,其顺应性地覆盖该第一、第二浮置闸极结构四 周; (k)形成一具特定图案之第二导电层横跨在该半导 体基底以及该第一、第二浮置闸极结构上方之该 第三绝缘层上,作为各自之控制闸极,完成快闪记 忆胞之分离闸极; (l)于该第一、第二浮置闸极结构之两侧分别形成 一源极及一连接该控制闸极之汲极; (m)形成一第四绝缘层以顺应性地覆盖于上述结构 表面,并形成一接触窗使该汲极之基底表面裸露出 来;及 (n)于该接触窗内填入一连接该汲极之第三导电层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制造方法,其中 该第三导电层系一金属层。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12项所述之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三导电层系以溅镀 法以及化学机械研磨法填入该接触窗内。15.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三导 电层系以溅镀法以及回蚀刻法填入该接触窗内。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制造方法,其中该 第三导电层系一钨插栓。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 项所述之制造方法,其中该步骤(1)系于该第一、第 二浮置闸极结构间之相邻控制闸极所在之半导体 基底构成连接该控制闸极之汲极区,而于该第一、 第二浮置闸极结构间之背对控制闸极所在之半导 体基底构成源极区。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 述之制造方法,其中该步骤(l)包括: 于该半导体基底上之各结构表面涂布一光阻,经定 义形成一图案化光阻层,其覆盖着该相邻控制闸极 及其间所夹之汲极区,但露出该背对控制闸极所在 之源极区及该局部之第三绝缘层;及 以该第一绝缘层为罩幕层,对该些未被图案化光阻 层覆盖之第三绝缘层、隔离结构和该第二绝缘层 进行蚀刻,以形成自我对准源极区。19.一种具分离 闸极之快闪记忆胞之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 (a)提供一半导体基底,其具有复数个浅沟槽隔离结 构及介于之间的第一堆叠结构,其包括一第一氧化 层和一第一复晶矽导电层; (b)在该第一复晶矽导电层表面依序形成一氮化矽 层以及一第二氧化层,具与该第一复晶矽导电层构 成一第二堆叠结构; (c)定义该第二堆叠结构,以与该第一氧化层形成具 特定图案之第一浮置闸极结构以及第二浮置闸极 结构; (d)实施一热氧化生长程序,以使该第一、第二浮置 闸极结构中的该第一复晶矽导电层侧面被部分氧 化,而向内形成一绝缘侧壁层; (e)以湿蚀刻方式,部份地除去该氮化矽层; (f)实施一高温热氧化程序(HTO),以形成一第三氧化 层,其顺应性地覆盖该第一、第二浮置闸极结构四 周; (g)形成一具特定图案之第二导电层横跨在该半导 体基底以及该第一、第二浮置闸极结构上方之该 第三氧化层上,作为各自之控制闸极; (h)于该半导体基底上之各结构表面定义形成一图 案化光阻层,其覆盖着该第一、第二浮置闸极结构 间之相邻控制闸极所在之一汲极区,但露出该第一 、第二浮置闸极结构间之背对控制闸极所在之一 源极区及第三氧化层和隔离结构之一部分; (i)以该氮化矽层为罩幕层,对该些未被图案化光阻 层覆盖之第三氧化层、隔离结构和该第二氧化层 进行蚀刻,以形成自我对准源极区和隔离区; (j)除去该图案化光阻层,并形成一第四绝缘层以覆 盖上述结构表面,并形成一接触窗使该汲极区之基 底表面裸露出来;及 (k)于该接触窗内填入一连接该汲极区之第三导电 层。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制造方法,其 中该步骤(i),系选择对复晶矽/氮化矽材质具高蚀 刻比之蚀刻气体进行氧化层蚀刻。21.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20项所述之制造方法,其中该步骤(i),其蚀刻 气体系包含有氟化碳/三氟甲烷/一氧化碳/氩气(CF4 /CHF3/CO/Ar)。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A-第一图F所显示的是习知一种具鸟嘴型侧 壁层之分离闸极的剖面制程。 第二图A所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中,进行 浅沟槽隔离制程之上视图。 第二图B-第二图D所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之第二图A 之沿I-I'线中,浅沟槽隔离结构之剖面制程。 第三图A所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中,进行 浮置闸极制程之上视图。 第三图B-第二图G所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之第三图A 之沿II-II'线中,浮置闸极结构之剖面制程。 第四图A所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中,进行 自我对准源极制程之上视图。 第四图B-第四图D所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之第四图A 之沿III-III'、TV-IV'线中,自我对准源极制程之剖面 制程。
地址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园区三路一二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