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松弛装置与方法
摘要 一种松弛装置,包含了一卧椅,以供于其上支撑一需要松弛之个人的全部身体。该休息在该卧椅上的个人,系以不高于25Hz的频率而周期的振动。一控制器被提供以控制该振动装置。由该振动装置产生,用以振动在卧椅上的个人之振动的加速度之最大绝对值,系不大于O.1 G。
申请公布号 TW377293 申请公布日期 1999.12.21
申请号 TW086114578 申请日期 1997.10.06
申请人 松下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北堂真子;荒木和典;高桥达也;大川和己;岸本季久;依田裕希
分类号 A61H23/00;A61H7/00;A61M21/02 主分类号 A61H23/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松弛装置,包含了: 一支撑装置,于其上支撑一需要松弛的个人之全部 身体; 一振动装置,以不高于25Hz的频率振动该支撑装置, 并因而振动该个人之全部身体; 一控制装置,用以控制该振动装置;及 其中,用以振动被支撑在该支撑装置上的个人,而 由该振动装置产生之振动的加速度之最大绝对値, 系不大于0.1G。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 中,该振动装置于互相垂直的第一及第二平面上, 循环的振荡该支撑装置,以循环的施加一类似摆动 运动于支撑装置上的个人,且其中,该加速度系容 纳互相垂直放置的向量分量之一角加速度,该加速 度之最大値系由该角加速度之最大値所代表。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中,该振动装置系 驱动的联结该支撑装置。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 之装置,其中,该振动装置直接作用在该个人上,以 施加振动于该个人,且其中,该支撑装置系可移动 在一致于该振动传送的方向(该振动系由该振动装 置产生并施加于个人上)之方向上。5.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由一底座所支 撑,如此,可容许该个人的头部被振荡而描划出朝 向该底座且向下弯曲之一弯曲轨迹。6.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中,该振动频率及该加速度 有效値之其一或二者,为可调整的。7.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中,进一步包含了用以侦测该 个人之享受的松弛程度之一松弛感测器,来自该松 弛感测器的一输出,系被使用以变化由振动装置产 生之振动形式。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装置,其 中,进一步包含了至少一额外的振动装置,用以振 动该个人之身体的局部部份。9.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1项之装置,其中,进一步包含了供加热该个人之 身体的至少一加热装置,供冷却该个人之身体的一 冷却装置,至少一辅助刺激装置,用以与该振动同 步的施加一辅助刺激于该个人,及一按摩装置,用 以局部的按摩个人之身体。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 至9项之任意一项之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系包含 一座位的卧椅,一相关于该座位为可倾斜的卧背, 及相关于该座位为可倾斜的脚靠。11.一种松弛装 置,包含了: 一支撑装置,于其上支撑一需要松弛的个人之全部 身体; 一振动装置,以不高于25Hz的频率振动该支撑装置, 并因而振动该个人之全部身体;及 一控制装置,用以控制该振动装置。12.一种松弛装 置,包含了: 一支撑装置,于其上支撑一需要松弛的个人之全部 身体; 一振动装置,用以振动该支撑装置,并因而振动该 个人之全部身体; 一控制装置,用以控制该振动装置,及 其中,用以振动被支撑在该支撑装置上的个人,而 由该振动装置产生之振动的加速度之最大绝对値, 系不大于0.1G。13.一种消除需要松弛之个人的痛苦 之方法,包含了下列之步骤: 预备一支撑装置,用以于其上支撑于个人之全部身 体: 振动该支撑装置,以使振动该个人之全部身体;及 控制该振动装置,使其产生之振动的频率不高于25 Hz,且该振动之加速度的最大绝对値不大于0.1G。图 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系使用本发明之一卧椅的侧视图; 第二图A系形成使用在该卧椅中之一振动装置的振 动产生机构之一部份的顶部平面图; 第二图B系该振动产生机构的分裂剖面图; 第三图A及第三图B系可移动臂之个别的顶部平面 及侧视图,显示该可移动臂如何斜角的移动; 第四图系使用多数的振动产生机构之该振动装置 之剖视图; 第五图系一图表,显示供一特别的频率及一加速度 的振动,如何客观的评估之一图表; 第六图系一说明图,显示在低频率区域中,该加速 的客观评估; 第七图A至第七图C系该卧椅的顶部,前方及侧视图, 显示该卧椅之个别的振动方向; 第八图A系一侧视图,用以说明该振动的振动方向, 及该卧椅的移动速度; 第八图B系一侧视图,用以说明该振动的不同振动 方向,及该卧椅的移动之不同速度; 第九图系一卧椅的侧视图,显示该卧椅的振动方向 及移动的范围; 第十图系一卧椅的侧视图,显示该卧椅的振动方向 及移动的范围; 第十一图系一示意图,用以说明该振动的不同方向 ,及该振动之通路; 第十二图系一侧视图,用以显示该俯仰振动的中心 之侧视图; 第十三图系依据本发明之一另一实施例的卧椅之 透视图; 第十四图系依据本发明之一不同实施例的卧椅之 透视图; 第十五图系依据本发明之一进一步的实施例之卧 椅的透视图; 第十六图系一图表,显示一振动的模式; 第十七图系一图表,显示该振动的另一模式; 第十八图系一图表,显示该振动的不同模式; 第十九图系一图表,显示该振动的进一步模式; 第二十图A至第二十图C系为图表,显示依据松弛程 度来改变其振动; 第二十一图A至第二十一图D系为图表,显示依据松 弛程度来改变其振动,及另一刺激装置的应用; 第二十二图系一卧椅的侧视图,该卧椅具有一电动 贴靠单位; 第二十三图系一卧椅的侧视图,该卧椅具有一局部 振动装置; 第二十四图系一卧椅之卧背的透视图,显示了使用 一按摩装置; 第二十五图及第二十六图系一卧椅之侧视图,该卧 椅具有个别的一加热装置及一冷却装置; 第二十七图系一作业的时间表,其中,应用了辅助 刺激装置; 第二十八图系一作业的时间表,其中,应用了另一 辅助刺激装置; 第二十九图系依据本发明之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之 卧椅的侧视图; 第三十图A及第三十图B,显示本发明之振动装置的 作业之流程表; 第三十一图系一示意图,显示依据所进行之实验的 时间流程; 第三十二图A及第三十二图B,系显示当在12Hz及可接 受与不可接受之加速度水平下之侧向振动中,该脑 波之个别的变化; 第三十二图C及第三十二图D,系显示当在1.5Hz及可 接受与不可接受之加速度水平下之侧向振动中,该 脑波之个别的变化; 第三十二图E及第三十二图F,系显示当在0.5Hz及可 接受与不可接受之加速度水平下之俯仰振动中,该 脑波之个别的变化; 第三十三图A及第三十三图B均为图表,显示当加速 度水平为合适的及为较高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该脑波之个别的变化; 第三十四图系一图表,显示多种脑波之出现率;及 第三十五图系一图表,显示在不同频率的不同振动 下,该波之出现率。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