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特别用于弹性基质复合物品制造之强化金属蕊、其制造之方法与装置及使用该蕊之强化充气胎
摘要 一种金属蕊至少包括有不同直径、任意地排列在其横截面内的第一对及第二对金属线(2a、2b),可由在双重扭转敷设机之短舱(7)内排列来得到,亦即在预塑机(15)上方运转的捻搓机(16)。捻搓机(16)以异于动叶轮(5)的方向、以及两倍于动叶轮的速度旋转,藉由作用在动叶轮本身上面的双重扭转,而抵销金属线(2a、2b)内所产生的内部扭应力,因此,作用于在各个共面轴内平行排列的金属线(2a、2b)上的预塑操作,能够得到较佳的控制,再不超过5公斤载重的牵引状态下,于每个敷设节距之内所得到的金属蕊具有至少一个正截面,其中至少有一条金属线(2a、2b)和一条以上相邻的金属线分开,以促进橡胶化步骤,沿着金属蕊(1)轴,使混合制品渗进来。金属蕊最好是用作轮胎之皮带结构的强化元件。
申请公布号 TW369580 申请公布日期 1999.09.11
申请号 TW085115478 申请日期 1996.12.14
申请人 皮瑞里同等气胎阿桑尼公司 发明人 马可.希帕罗尼;欧梅萝.诺菲礼
分类号 B29D30/00;D07B1/06 主分类号 B29D30/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康伟言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号七楼;恽轶群 台北巿松山区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弹性材料复合物品制造之强化金属蕊, 包括有 至少两对不同直径的金属线(2a、2b),以螺旋方式绕 着金 属蕊(1)的纵向延伸轴卷绕在一起,其特征在于:-于 静止 状态下,在敷设节距的伸出部份内,相应于不超过5 公斤 牵引载重的牵引作用,在至少两条该金属线(2a、2b) 之间 具有一个以上的正截面,其中至少有一个进入口(1) 被界 定出,使该弹性材料进入金属蕊(1)型材的内侧,-于 任何 使用状态下,相应于不超过5公斤牵引载重的牵引 作用, 在金属蕊(1)的任一正截面处,每条金属线(2a、2b)与 至 少两条其他金属线(2a、2b)紧密地接触,而消除该进 入口 与金属蕊(1)的紧密结构。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 之强化金属蕊,其特征在于其包 括有相同已知直径的第一对金属线(2a),以及直径 比第一 对金属线小,并具有相同直径的第二对金属线(2b)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强化金属蕊,其特征在 于每个 敷设节距之内,于静止状态下具有一个以上的正截 面,其 中第二对金属线(2b)位在关于连接第一对金属线(2a )中心 方向(Z-Z)的同侧,以及一个以上的正截面,其中该第 二 对金属线(2b)位在关于连接第一对金属线(2a)中心 方向的 反侧。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强化金属蕊,其特 征在于每个 敷设节距之内,于使用状态下具有一个以上的正截 面,其 中第二对金属线(2b)位在关于连接第一对金属线(2a )中心 方向(Z-Z)的同侧,以及一个以上的正截面,其中该第 二 对金属线(2b)位在关于连接第一对金属线(2a)中心 方向的 反侧。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强化金属蕊,其特 征在于在同 一正截面内,藉由从0到5公斤渐进地改变所施加的 牵引载 重,则第二对金属线(2b)从其被配置在关于连接第 一对金 属线(2a)中心方向(Z-Z)同侧的位置,交错地通到其被 分 别配置在关于该方向(Z-Z)反侧的位置。6.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2项之强化金属蕊,其特征在于第一 对金属线(2a)的直径介于0.20mm和0.40mm之间,而第二 对 金属线(2b)的直径介于0.12mm和0.30mm之间。7.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6项之强化金属蕊,其特征在于该金 属线(2a、2b)之间的直径差介于0.02和0.10mm之间。8. 一种制造强化金属蕊之方法,特别是制造弹性材料 复合 物品之方法,包括有绕着金属蕊之纵向延伸轴以螺 旋方式 卷绕在一起的金属蕊,该方法步骤包括:-预塑多数 条金 属线(2a、2b),使其沿着其纵向伸出部份受到永久弯 曲变 形;-藉由绕着金属蕊(1)的纵轴,以双重螺旋扭转方 式将 金属线(2a、2b)敷设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预塑阶段 之前 ,金属线(2a、2b)绕着其自身轴受到扭力作用,以便 藉着 该敷设步骤的作用来抵销在金属线内所产生的扭 应力,使 其在缺乏内部扭应力下进行预塑阶段。9.如申请 专利范围第8项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扭力作用 値大体上与敷设阶段期间金属线(2a、2b)上所产生 的双重 扭力相等,并且方向相反。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 项之方法,其特征在于藉由使各个 的金属线(2a、2b)彼此之间平行地排列同平面来进 行预塑 ,而使各个预塑路线都具有特定的曲率半径。11.如 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方法,其特征在于藉由沿着 各个预塑路线来改变施加在各金属线(2a、2b)上的 牵引作 用,以控制预塑。12.一种特别用于弹性材料复合物 品制造之强化金属蕊的 制造装置包括有:-轴承结构(4);-与轴承结构(4)接合 并 且可绕着一已知轴转动的动叶轮(5);-以震动方式 根据与 动叶轮(5)转动轴一致的震动轴连接至轴承结构(4) 的短舱 (7);-以活动方式安装在短舱(7)之进给装置(9),以运 送 来自各供给卷轴(8)之多数条金属线(2a、2b),沿着末 端 伸出部份(10a、10c)与动叶轮本身转轴一致以及中 央伸出 部份(10b)与该转轴分开之敷设路线,将该金属线(2a 、2b )导至动叶轮(5)上;-至少一部以活动方式和短舱(7) 接合 并于敷设路线上方的第一末端伸出部份(10a)其中 一部份 ,作用在金属线(2a、2b)上的预塑机(15),其特征在于 更 包括有一部以上安装在该短舱(7)上,并于预塑机(15 )上 方的某一部份,在至少一条该金属线(2a、2b)上运转 的捻 搓机(16),以使各绳股绕着其本身的纵轴受到扭转 作用, 其目的在于抵销由该动叶轮(5)所产生的扭转作用, 在金 属线内产生的内部扭应力。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 12项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捻搓机( 16)包括有:牢牢地与短舱(7)接合之支架(18);根据实 际 上与预塑机上方之金属线(2a、2b)的进给路线之伸 出部份 一致的转轴,以旋转方式和固定架接合之旋转架(19 );根 据各平行轴,由旋转架以旋转方式支撑的一对绕线 滚子, 该金属线分别以相反方向,被连续地卷绕在第一及 第二绕 线滚子(22a、22b);以相异于动叶轮(5)转动方向驱使 旋 转架(19)转动之驱动装置(24)。14.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13项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 置(24)在运动学上将旋转架(19)和动叶轮(5)连接,使 得 旋转架(19)的转动和动叶轮的转动相关连。15.如申 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 置(24)促使捻搓机(16)以两倍于动叶轮(5)转速的速 度运 转。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预塑机( 15)具有多数个预塑座面(28.29),他们每个都被适当 地 排列,以便以活动方式和各金属线(2a、2b)接合。17.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塑 机( 15)包括有惰轮滚子,该预塑座面(28.29)包括有在滚 子 内形成之圆周型轴承环。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 项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圆周 型轴承环(28.29)实际上与相对应的金属线(2a、2b)直 径 同宽,且半圆形轮廓底部的轴与其他圆周形轴承环 底部的 轴位于同一平面。19.一种用于车轮充气胎包括有 具有冠状区域的环面形骨 架,两个位于轴之反侧,而终止于具有相对应圆缘 的辐射 状内部位置,以将轮胎固定于相对应装置轮缘的侧 壁,该 圆缘各用一个以上的环形金属心型来强化,通常称 为圆缘 心型,该骨架包括有一个以上涂上橡胶的纤维层, 其末端 绕着该心型而翻转过来,以及其他选择的强化元件 ,该轮 胎更具有当轮胎转动时,冠状地排列以及用浮雕花 样成型 以便和路面接触的胎面带状部份,以及相对于轮胎 之圆周 方向,插在该胎面带状部份与该一个以上骨架层之 间、并 具有至少一个用纤维或金属蕊有所差别地在相对 应的板条 内倾斜之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个根 据申请 专利第1到7之任一项,与金属蕊复合之橡胶纤维强 化结构 元件。20.一种用于车轮充气胎包括有具有冠状区 域的环面形骨 架,两个位于轴之反侧,而终止于具有相对应圆缘 的辐射 状内部位置,以将轮胎固定于相对应装置轮缘的侧 壁,该 圆缘各用一个以上的环形金属心型来强化,通常称 为圆缘 心型,该骨架包括有一个以上涂上橡胶的纤维层, 其末端 绕着该心型而翻转过来,以及其他选择的强化元件 ,该轮 胎更具有当轮胎转动时,冠状地排列以及用浮雕花 样成型 以便和路面接触的胎面带状部份,以及相对于轮胎 之圆周 方向,插在该胎面带状部份与该一个以上骨架层之 间、并 具有两个彼此成辐射状相叠之橡胶纤维带状部份, 实际上 与胎面一样大,在末端互相错开,用彼此之间在每 个带状 区域内平行排列,并对于轮胎之发热面,与相邻之 带状区 域对称地交错之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强化金属 蕊-包 括有至少一对不同直径,以螺旋方式绕着金属蕊之 纵向延 伸轴卷绕在一起的之金属线(2a、2b),-于静止状态 下, 在敷设节距的伸出部份内,相应于不超过5公斤牵 引载重 的牵引作用,在至少两条该金属线(2a、2b)之间具有 一个 以上的正截面,其中至少有一个进入口(1)被界定出 ,使 该弹性材料进入金属蕊(1)型材的内侧,-于任何使 用状态 下,相应于不超过5公斤牵引载重的牵引作用,在金 属蕊( 1)的任一正截面处,每条绳股(2a、2b)与至少两条其 他金 属线(2a、2b)紧密地接触,而消除该进入口与金属蕊 (1) 的紧密结构。-相对于轮胎之圆周方向,以介于18度 和26 度之间的倾斜角度被排列,-每个带状区域内的厚 度分布 介于80和120金属蕊/公分之间。图式简单说明:第一 图 为本发明之金属蕊部份截面的侧视图;第二图为第 一图中 所示装置之上视图;第三图为本发明装置其中部份 之捻搓 机装置,关于前述图形之放大尺寸后的部份截面之 侧视图 ;第四图为用于本发明装置之滚子型预塑机的放大 视图; 第五图为对照表,其中作用于金属蕊的已知牵引载 重値对 应于每条水平列,而金属蕊的已知横截面对应于每 条垂直 行,对应于五条垂直行之截面包含在同一敷设节距 内。
地址 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