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对称稀疏因子表法在直角坐标PQ分解法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摘要 一种对称稀疏因子表法在直角坐标PQ分解法潮流计算中的应用,属于电力系统分析计算领域。本发明从给定结构的数据文件中读取数据,大大提高了数据读取速度和I<sub>pi</sub>、I<sub>qi</sub>或ΔP<sub>i</sub>、ΔQ<sub>i</sub>的计算速度;利用对称稀疏技术快速形成因子表;记录其上三角非零元素的列号及其个数;将对称稀疏技术用于后续的快速前代及回代计算;在有功、无功迭代中引入塞德尔方式加快潮流计算速度。如对IEEE-118系统,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读取数据文件、形成因子表、有功及无功迭代的时间及潮流计算总时间分别为后者的6.12%、6.15%、11.86%和6.16%。且系统节点数越多,本发明的优势越大。
申请公布号 CN10570335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6.22
申请号 CN201610130735.5 申请日期 2016.03.08
申请人 南昌大学 发明人 陈恳;万新儒;席小青;庄广宇
分类号 H02J3/00(2006.01)I;G06F17/16(2006.01)I 主分类号 H02J3/00(2006.01)I
代理机构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代理人 施秀瑾
主权项 一种对称稀疏因子表法在直角坐标PQ分解法潮流计算中的应用,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义数组Y(n,3d<sub>1</sub>+1)、B′(n‑1,n‑1)、B″(m,n‑1);步骤2:从A(n,d)数据文件中将虚拟数组Y(n,3d<sub>1</sub>)、B′(n‑1,d<sub>2</sub>)及B″(m,d<sub>2</sub>)的数据分别读入至Y(n,3d<sub>1</sub>+1)、B′(n‑1,n‑1)、B″(m,n‑1)数组,其中Y(n,3d<sub>1</sub>+1)用于快速计算I<sub>pi</sub>、I<sub>qi</sub>或ΔP<sub>i</sub>、ΔQ<sub>i</sub>,B′(n‑1,n‑1)、B″(m,n‑1)数组用于求解Δf<sub>i</sub>、Δe<sub>i</sub>;步骤3:根据对称稀疏技术快速形成B′(n‑1,n‑1)、B″(m,n‑1)的因子表B′<sup>(n‑2)</sup>、B″<sup>(m‑1)</sup>,并记录形成B′<sup>(n‑2)</sup>因子表中每行上三角非零元素的个数和列号,而B′<sup>(n‑2)</sup>因子表中第1~m行非零元素的个数及列号可直接用于B″<sup>(m‑1)</sup>的形成过程中;(1)用对称稀疏技术快速形成B′(n‑1,n‑1)的因子表B′<sup>(n‑2)</sup>,自动统计记录因子表中上三角每行非零元素u′<sub>ij</sub>的个数S′<sub>i</sub>和列号,在后续计算中根据S′<sub>i</sub>和相应的列号直接取用B′<sup>(n‑2)</sup>的非零元素反复对P<sub>i</sub>‑Δf<sub>i</sub>方程进行快速前代和回代;(2)根据对B′<sup>(n‑2)</sup>中记录的S′<sub>i</sub>和列号用对称稀疏技术快速形成B″(m,n‑1)的因子表B″<sup>(m‑1)</sup>,在后续计算中根据S′<sub>i</sub>和相应的列号直接取用B″<sup>(m‑1)</sup>的非零元素反复对Q<sub>i</sub>‑Δe<sub>i</sub>方程进行快速前代和回代;其中,在形成B′、B″阵和形成B′、B″阵因子表的过程中,第1~m行B′、B″阵静态和动态非零元素的个数S<sub>i2</sub>和S′<sub>i</sub>以及列号完全相同,而在第(m+1)~(n‑1)行,B″阵除对角元外,其余元素均为零,与B′阵静态和动态非零元素的个数S<sub>i2</sub>和S′<sub>i</sub>以及列号完全不同;步骤4:根据对称稀疏技术利用因子表B′<sup>(n‑2)</sup>中下三角非零元素l′<sub>ji</sub>和S′<sub>i</sub>快速前代计算ΔP<sub>i</sub>/e<sub>i</sub>,利用其上三角非零元素u′<sub>ij</sub>和S′<sub>i</sub>快速回代求取Δf<sub>i</sub>;利用因子表B″<sup>(m‑1)</sup>中下三角非零元素l″<sub>ji</sub>和S′<sub>i</sub>快速前代计算ΔQ<sub>i</sub>/e<sub>i</sub>,利用其上三角非零元素u″<sub>ij</sub>和S′<sub>i</sub>快速回代求取Δe<sub>i</sub>,并在有功、无功迭代过程中引入塞德尔方式;步骤5:判断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不满足收敛条件,则利用本次迭代得到的Δf<sub>i</sub>、Δe<sub>i</sub>继续进行下一次的前代和回代计算;如果满足收敛条件,则执行步骤6;步骤6:计算平衡节点的功率及支路功率并输出计算结果。
地址 330031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