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具有一耐久的编线碳刷装置的直流马达
摘要 一直流马达包括第一组编线,经由一绝缘环而通过马达壳之外侧,此绝缘环为配入于马达壳之一开口。此马达具有一编线座,它可固定第一组编线于绝缘环上。此编线座包括第一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固定的衔接于绝缘环,而第二部分固定地连接至马达壳内侧之第一组编线之某些部分。利用此固定的编线装置,第一组编线之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当马达受到振动时,于第一组编线上的振动效应被减低。
申请公布号 TW135628 申请公布日期 1990.06.01
申请号 TW078208357 申请日期 1989.08.29
申请人 美姿把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小林幸治;长岛慎一;南秀行
分类号 H02K5/14 主分类号 H02K5/1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敏生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伟成第一大楼
主权项 1﹒一种直流马包括:一马达壳,它具有一电线之开口;一整流子被安置于马达壳中;一第一组碳刷以滑动来与整流子电的连接;第一组编线,从第一组碳刷个别地延长,来电的连接第一组碳刷至固定的接头,第一组编线经由马达壳之开口而通过马达壳之外侧;以及一绝缘元件,固定地配入于马达壳之开口,并以便填充于介马达壳与第一组编线之间的空隙,并且使第一组编线与马达壳绝缘,其中之改良包括:固定装置固定第一组编线至绝缘元件,此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装置固定地与绝缘元件相衔接;以及第二装置固定地连接至马达壳内侧之第一组编线之部分。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直流马连,其中该第二装置包括多数之爪部分,牢固地个别地抓紧第一组编线之部分。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直流马达,其中该绝缘元件具有内与外侧面,内侧面面对马达壳之内侧,而外侧面暴露于外界大气,其中该绝缘元件也具有一凸物,此凸物形成于其内侧面上,此凸物形成具有一凹槽,大致平行于流子之轴而延长,以及其中该第一装置包括一尾部,此尾部与/部一体成形,尾部配入凸物之凹槽且与凸物相衔接。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直流马达,其中每一第一组之编线是由多数之导电的细线所组成,其中第一组编线具有个别的密封部分,来防止液体吸芯吸利用毛细管作用经由第一组编缘而进入马达壳,该密封部分形成于马达壳外侧之第一组编线之部分。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直流马达,其中每一密封部分是使用从包括焊接金属,铜焊金属,及合成黏着树脂之群体中选取的材料,来将其组成之细线黏合在一起而形成的。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直流马达,其中该第一组编线之密封部分被安置于距该绝缘元件相等的距离。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直流马达,也包括一碳刷撑板元件,第一组碳刷安置于其上,其中该马达壳包括一后托架,于后托架中形成有一开口,其中碳刷撑板元件藉由螺丝来固定于后托架上,此螺丝穿过后托架与碳刷撑板元件,以及其中碳刷撑板元件具有一衔接部分,衔接配入于该开口之该绝缘元件,于碳刷撑板元件上之衔接部部分之定位为当衔接部分衔接于绝缘元件时,碳刷撑板元件正确地定位于后托架上,而被固定于后托架上。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直流马达,其中绝缘元件具有内外侧面,内侧面面对马达壳之内侧,而外侧面暴露于外界大气,其中绝缘元件也有一凸物,此凸物形成于其内侧面上,此凸物形成有一凹槽,大致以平行于整流子之轴而延长,以及其中碳刷撑板之衔接部分配入凸物之凹槽。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直流马达,也包括:一第二组碳刷,可滑动的与整流子电的接触;一环状碳刷撑板元件,于其上安置有第一与第二组碳刷,碳刷撑板元件被安置包围该整流子;以及一第二组编线从第二组碳刷个别地延长,第一与第二组碳刷以角度间圆周地布置于碳刷撑板元件上,其中介于两第二组碳刷之间的角度间隔为大于90,该同极之两第二组碳刷互相相邻,且无任何碳刷介于其间,其中碳刷撑板元件具有一接地的终端元件,它大致平行于整流子之轴而从环状的碳刷撑板元件之内侧周边边缘凸出,该终端元件被安置于该两碳刷之间,其中第二组编线,个别地从第二组之该两碳刷延长,依路线而至介于第二组之该两碳刷之间的空间中,且其端部电的连接至终端元件。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直流马达,其中第二组之该两编线之端部,大致平行于整流子之轴来安置,而该两编之其他部分则沿着碳刷撑板元件之内侧周边边缘圆周来安置。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直流马达,其中终端元件为一大致T型的金属板,包括基部与翼部,基部从碳刷撑板元件轴向地延长,翼部则从基部圆周地延长朝向第二组之该两碳刷,每一基部与翼部具有内与外侧表面,内侧表面面对整流子,外侧表面则相反侧于内侧表面,以及其中第二组之该两编线之端部附着于终端元件之基部之外侧表面,且该两编线之其他部分停驻于翼部之外侧表面。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直流马达,也包括多数之弹簧元件安置于碳刷撑板元件上且个别地压迫所有的碳刷靠接于整流子,其中第一组碳刷有两支碳刷,且第二组碳刷也有两支碳刷,其中第一组碳刷之极性与第二组碳刷之极性相反,且互相以大于90来分别隔,其中压迫第二组碳刷之两弹簧元件安插于第二组碳刷之间,且压迫第一组碳刷之其他的弹簧被个别地安置于两间隙中,其中一间隙为界定于介于第一组碳刷与第二组碳刷之间,两另一间隙则界定于介于第一组之另一碳刷与第二组之另一碳刷之间。图示简单说明图1为依据本发明之直流马达之一散开的片断透视图;图2为图1之马达之碳刷撑板之平面图;图3为图2之碳刷撑板之平面图;图4为图之碳刷撑板之片断的透视图;图5为碳刷撑板其某些部分省略之一透视图:图6为碳刷座之一侧视图;图7为碳刷,编线,绝缘环,编线座之一散开的片断透视图;图8为图1之马达之片断的轴视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