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轮胎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冰/雪路面和干路面两者上均展示改善了的制动性能及驱动性能的轮胎。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包括:具有在胎面接地面形成的周向槽的胎面;在接地面中由周向槽划分的陆部,其包括外侧陆部和由除了外侧陆部的陆部构成的陆部;肩部刀槽,在肩部刀槽的深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中具有弯折部,弯折部向刀槽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交替地弯折并且沿着刀槽纵向的整个长度连续地延伸以形成弯折区域;刀槽,在刀槽的深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中具有:弯折部,其与肩部刀槽的弯折部类似;以及平坦部,其沿与胎面接地面正交的方向延伸,在刀槽纵向上与弯折区域的至少一侧连续并且沿刀槽纵向延伸以形成平坦区域。
申请公布号 CN104070937B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4.12
申请号 CN201410116767.0 申请日期 2014.03.26
申请人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发明人 富田达也
分类号 B60C11/12(2006.01)I 主分类号 B60C11/12(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张会华
主权项 一种轮胎,所述轮胎包括:胎面,所述胎面具有在胎面接地面形成的至少两个周向槽;至少三列陆部,在所述胎面接地面中由所述至少两个周向槽划分所述至少三列陆部,所述至少三列陆部包括位于胎面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一对外侧陆部和由除了所述外侧陆部以外的陆部构成的中央陆部,所述中央陆部具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的横向花纹槽,该横向花纹槽的一端朝一个所述周向槽开口并且另一端终止在所述中央陆部内;肩部刀槽(3s),所述肩部刀槽以使得所述肩部刀槽在肩部刀槽纵向上的两端终止于所述外侧陆部内的方式形成于各所述外侧陆部,所述肩部刀槽在所述肩部刀槽的深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中具有肩部刀槽弯折部(11),所述肩部刀槽弯折部向肩部刀槽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交替地弯折并且所述肩部刀槽弯折部沿着肩部刀槽纵向的整个长度连续地延伸以形成肩部刀槽弯折区域(M);中央刀槽(3c),所述中央刀槽以使得所述中央刀槽在中央刀槽纵向上的两端向所述周向槽或所述横向花纹槽开口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中央陆部,所述中央刀槽在所述中央刀槽的深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中具有:中央刀槽弯折部(21),所述中央刀槽弯折部向中央刀槽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交替地弯折并且所述中央刀槽弯折部沿中央刀槽纵向连续地延伸以形成中央刀槽弯折区域(M);以及平坦部(9),所述平坦部沿与所述胎面接地面正交的方向延伸,所述平坦部在中央刀槽纵向上与所述中央刀槽弯折区域(M)的至少一侧连续并且沿中央刀槽纵向延伸以形成平坦区域(N),其中,假设D表示从所述胎面接地面(R)起所测量的所述肩部刀槽(3s)和所述中央刀槽(3c)中的每一个刀槽的深度,所述肩部刀槽(3s)的肩部刀槽弯折部(11)和所述中央刀槽(3c)的中央刀槽弯折部(21)均包括:第一副弯折点(Q<sub>1</sub>),所述第一副弯折点(Q<sub>1</sub>)位于从所述胎面接地面(R)起测量的D/7深度位置和D/2深度位置之间;主弯折点(P),所述主弯折点(P)位于从所述胎面接地面(R)起测量的D/4深度位置和3D/4深度位置之间;第二副弯折点(Q<sub>2</sub>),所述第二副弯折点(Q<sub>2</sub>)位于从所述胎面接地面(R)起测量的D/2深度位置和6D/7深度位置之间;第一倾斜部(23),所述第一倾斜部(23)形成于所述第一副弯折点(Q<sub>1</sub>)和所述主弯折点(P)之间;以及第二倾斜部(24),所述第二倾斜部(24)形成于所述主弯折点(P)和所述第二副弯折点(Q<sub>2</sub>)之间,并且假设,“a1”表示所述第一倾斜部(23)的面积,即通过所述第一倾斜部(23)的短边长度(E)与所述肩部刀槽弯折区域(M)的纵向长度相乘计算得到的面积;“a2”表示所述第二倾斜部(24)的面积,即通过所述第二倾斜部(24)的短边的长度(F)与所述肩部刀槽弯折区域(M)的纵向长度相乘计算得到的面积;并且“A”表示所述肩部刀槽(3s)的肩部刀槽弯折区域(M)的在肩部刀槽宽度方向上的正投影的投影面积,即所述肩部刀槽(3s)的深度D与所述肩部刀槽弯折区域(M)的纵向长度相乘计算得到的面积,则0.1≤a1/A≤0.5且0.1≤a2/A≤0.5。
地址 日本东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