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手脚联动无链自行车
摘要 手脚联动无链自行车:斜梁、后斜杈、水平后杈联结组成三角形车架。车架的前端与圆管壳固定。前车杈上部、脚蹬架、联接圆杆下部在圆管壳内用铰轴和圆球联系;联接圆杆上部与上部有车把的推拉管下部铰接,推拉管与联接圆杆既能结合成刚体推拉杆,又能前后相对摆转,推拉杆使前车杈拧转实现转向;脚蹬架与推拉杆组成推拉杠杆;前车轮安装在前车杈中。后车轮、棘轮同轴安装在水平后杈中。在水平后杈前部滑杆上有滑块,连杆的前端、后端分别与推拉杠杆的下部、滑块铰接。上、下传动板的前端与滑块联接,传动板有磁块,棘轮有磁齿。车座安装在三角形车架顶端。脚蹬、手推拉杠杆,通过连杆、滑块、传动板,依磁力驱转棘轮使车前行。
申请公布号 CN205417973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8.03
申请号 CN201520861495.7 申请日期 2015.11.03
申请人 刘新广 发明人 刘新广
分类号 B62M1/12(2006.01)I;B62M17/00(2006.01)I 主分类号 B62M1/12(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手脚联动无链自行车,其特征是:圆管壳(3)由圆柱管和上盖、下底联结组成,所述上盖有一长条形孔(3‑1),长条形孔(3‑1)的长方向既与上盖的径向重合,又与车长方向一致;圆管壳(3)有一对对称径向缺口(3‑2);圆球(43)置于圆管壳(3)内,并与圆管壳(3)的内圆、圆管壳(3)的上盖的下平面、圆管壳(3)的下底的上平面均配成转动配合;前车轮(1)为传统自行车车轮或为电动机式车轮,前车轮(1)安装在前杈(2)中;前杈(2)的上端由圆管壳(3)的下底插入圆管壳(3)内,前杈(2)处于圆管壳(3)的下底之中的外圆与圆管壳(3)的下底配成转动配合,前杈(2)的上端与圆球(43)的下部固定;轴(42)沿径向穿过圆管壳(3)的径向缺口(3‑2)和圆球(43),轴(42)与圆球(43)固定,轴(42)放置于径向缺口(3‑2);在轴(42)的两端分别联结左圆弧形滑板(42‑1)、右圆弧形滑板(42‑2),脚蹬架(4)的左枝(4‑1)的前端的滑槽与左圆弧形滑板(42‑1)配成转动配合,脚蹬架(4)的右枝(4‑2)的前端的滑槽与右圆弧形滑板(42‑2)配成转动配合;左脚蹬(40)、右脚蹬(41)分别安装在脚蹬架(4)后部的左侧、右侧,左脚蹬(40)、右脚蹬(41)均带有可调节松紧的扣带;联接圆杆(5)的下端通过圆管壳(3)的上盖的长条形孔(3‑1)与圆球(43)固定,联接圆杆(5)既能在长条形孔(3‑1)内前后活动,又能转动;转套(6)用一号螺母(7)安装在联接圆杆(5)中部外圆和圆台,转套(6)与联接圆杆(5)中部外圆配成转动配合;联接圆杆(5)的头部是一块板(5‑1),板(5‑1)的头是一半圆形,从半圆的斜上顶向斜下方打一盲孔(5‑4),板(5‑1) 的板厚的对称中心面过联接圆杆(5)的直径方向,且板(5‑1)板厚的对称中心面与前车轮(1)的直径所在平面重合,板(5‑1)的下部被环圈(5‑2)隔一环沟(5‑3)包围;推拉管(12)下部有径向缺口(12‑1),推拉管(12)下部插入板(5‑1)的下部环沟(5‑2),推拉管(12)下端不接触环沟(5‑2)底,使板(5‑1)插入径向缺口(12‑1),用一号铰销(8)将推拉管(12)下部与板(5‑1)联系,板(5‑1)与径向缺口(12‑1)配成转动配合,使推拉管(12)能与板(5‑1)相对摆转;按钮(14)、推杆(13)、推拉管(12)上部、一号弹簧(11)组成伸缩机构,若按一下按钮(14),推杆(13)向下伸时,再按一下按钮(14),推杆(13)将向上回缩;弹销(9)的上端台处于推杆(13)下部的空腔(13‑1)中,二号弹簧(10)上端顶住空腔(13‑1)的内顶,二号弹簧(10)的下端抵住弹销(9)的上端面,弹销(9)下部外圆与空腔(13‑1)的下端中孔和盲孔(5‑3)均配成滑动配合,弹销(9)的斜下端为半圆球;横向车把(15)联结在推拉管(12)头部左右两侧;斜梁(26)、后斜杈(28)、水平后杈(37)联结组成三角形车架,斜梁(26)的前下端、水平后杈(37)的前部滑杆(37‑3)前端均与圆管壳(3)的外圆固定,前部滑杆(37‑3)的横截面是矩形且四角导圆弧,前部滑杆(37‑3)在脚蹬架(4)斜下部之上;车座(27)安装在所述三角形车架的顶点,车座(27)带有可调整角度的靠背、带有减振装置,车座(27)的高低也能调整;载物架(30)用左、右两个支杆(29)分别固定在后斜杈(28)的左杈枝(28‑1)、右杈枝(28‑2)的下部;左、右放脚板(39)联结在水平后杈(37)的前部滑杆(37‑3)的左、右两侧;滑块(38)套在水平后杈(37)的前部滑杆(37‑3)外周面,并且滑块(38)与前部滑杆(37‑3)配成滑动配合;一号连杆(25)的斜上端用二号铰销(18)与转套(6)的边耳(6‑1)联接,且使一号连杆(25)能与边耳(6‑1)相对转动;一号连杆(25)的斜下端套在滑块(38)中部圆柱(38‑2)上,然后用拧在中部圆柱(38‑2)头部的中螺母(45)挡住,并使一号连杆(25)与中圆柱(38‑2)配成转动配合;上传动板(36)的前端套在滑块(38)上部方柱(38‑1)上,然后用拧在上部方柱(38‑1)头部的上螺母(44)挡住;下传动板(35)的前端套在滑块(38)下部方柱(38‑3)上,然后用拧在下部方柱(38‑3)头部的下螺母(46)挡住;上传动板(36)、下传动板(35)分别处于一号棘轮(33a)或二号棘轮(33b)的上下且互不接触;上传动板(36)由若干上永磁块(36‑2)等间隔镶嵌在上板(36‑1)的下部组成;下传动板(35)由若干下永磁块(35‑2)等间隔镶嵌在下板(35‑1)的上部组成;上永磁块(36‑2)与下永磁块(35‑2)同极性相对;联板(32)将上传动板(36)的右端面和下传动板(35)的右端面联接起来;一号棘轮(33a)的一号永磁齿(33a‑1)与一号轮体(33a‑3)用一号铰销(33a‑2)铰连接,一号棘轮(33a)的一号永磁齿(33a‑1)依逆时针方向倾斜在一号轮体(33a‑3)的斜口上,一号永磁齿(33a‑1)的P面磁极与上永磁块(36‑2)或下永磁块(35‑2)外露的极性相同;二号永磁齿(33b‑1)、二号轮体(33b‑3)、二号销(33b‑2)按一号棘轮(33a)组成方法组成二号棘轮(33b);所述手脚双驱无链自行车有一个一号后车轮(31a),后车轴(34a)穿过 后车轮(31a)和棘轮(33a)的中心并与它们固定,棘轮(33a)的齿顺着顺时针方向倾斜一角度;后斜杈(28)的左杈枝(28‑1)、水平后杈(37)的左杈枝(37‑1)均用一号轴承(47)安装于后车轴(34a)的左端,后斜杈(28)的右杈枝(28‑2)、水平后杈(37)的右杈枝(37‑2)均用二号轴承(48)安装于后车轴(34a)的右端;或者,所述手脚双驱无链自行车有二号后车轮(31b‑1)和三号后车轮(31b‑2),框架(52)的左边与后斜杈(28)的左杈枝(28‑1)及水平后杈(37)的左杈枝(37‑1)固定,框架(52)的右边与后斜杈(28)的右杈枝(28‑2)及水平后杈(37)的右杈枝(37‑2)固定;差速器(53)的外壳固定在框架(52)内;二号后车轴(34b‑1)的右端依次同轴心地穿过二号后车轮(31b‑1)、左轴承(49)后与差速器(53)的左输出转轴联接,二号后车轴(34b‑1)的左端与后与二号后车轮(31b‑1)的中心固定,左轴承(49)安装在左杈枝(37‑1)和左杈枝(28‑1);三号后车轴(34b‑2)的左端依次同轴心地穿过三号后车轮(31b‑2)、右轴承(50)、二号棘轮(33b)、联轴套(51)后与差速器(53)的右输出转轴联接,三号后车轴(34b‑2)的右端与三号后车轮(31b‑2)的中心固定,右轴承(50)安装在右杈枝(37‑2)和右杈枝(28‑2),三号后车轴(34b‑2)不接触二号棘轮(33b)和联轴套(51),联轴套(51)将二号棘轮(33b)的左端与差速器(53)的输入转轴联接;在推拉管(12)下部外圆朝向车座(27)一侧联结万向球节(16),二号连杆(17)的斜上端与万向球节(16)联系;螺销(21)穿过二号连杆(17)的斜下端并与其焊接;三号连杆(22)的左端套在螺销(21)上并与其配成转动配合,三号连杆(22)的左端右侧面与二号连杆(17)的斜下端左侧面 光滑贴合,三号连杆(22)的左端的左侧面有若干小牙齿,每个牙齿的长方向沿三号连杆(22)左端的孔(22‑2)的径向;螺栓(19)从三号连杆(22)的左端的螺孔(22‑1)拧入,螺栓(19)穿过三号连杆(22)的圆柱(19‑1)插入螺销(21)的环槽(21‑1),且使圆柱(19‑1)能绕环槽(21‑1)滑转;手轮(20)的中螺孔与螺销(21)的左部螺杆配合联接,手轮(20)的右端面有若干小牙齿,每个牙齿的长方向沿手轮(20)的径向;三号连杆(22)的右端用三号铰销(23)联系在挂耳(24)上,使三号连杆(22)的右端能绕三号铰销(23)转动,挂耳(24)联结在斜梁(26)的上斜侧面;设置滑块(38)、上传动板(36)、下传动板(35)、一号棘轮(33a)或二号棘轮(33b)的保护罩壳,所述保护罩壳固定在所述三角形车架上;设置与现有自行车结构及原理相同的刹车装置。
地址 100049 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35号兰德华庭5号楼4单元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