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黄秋葵快速育苗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秋葵快速育苗的方法,本发明让黄秋葵种子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吸收水,避免短时间内浸种吸水不够在播后土壤中吸水时间过长影响黄秋葵的出苗时间及整齐度,本发明还能有效的防止因浇水过多引起基质粘性增强、基质水分湿度过大影响了黄秋葵的呼吸作用使得黄秋葵种子因水分过多而腐烂。通过播前吸收足够的水分,播后严格控制基质水分,来提高种子出苗的整齐度及降低出苗时间。在大棚内再加小拱棚进行二次拱棚育苗,对提高育苗基质土温为解决因基质温度过低影响种子在基质内生长破土的时间有重要作用,也为缩短育苗时间提供了重要的出土环境条件,特别是为早春时间长的地区缩短育苗时间,延长黄秋葵的整个生长期具有重要意义。
申请公布号 CN10425521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1.13
申请号 CN201410302408.4 申请日期 2014.06.30
申请人 贵阳学院 发明人 刘燕;陈荣建;旦艺豪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C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程新敏
主权项 一种黄秋葵快速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选好的用于播种的黄秋葵种子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硫酸铜溶液浸种3‑8分钟进行消毒,将消毒后种子用40‑45℃的温水浸种48小时以上,直至黄秋葵种子露白;在播种前一天,将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杯放置在大棚内,并整齐排放在垄作上;将浸种完毕的黄秋葵种子按照2cm播种深度进行播种,每个育苗杯内播种一粒,播种完毕后在大棚内对垄作按照高度为30‑35cm、宽度与垄作宽度相同进行二次小拱棚处理,并使小拱棚内的温度在黄秋葵出苗前保持在25‑30℃,待黄秋葵出苗达到80%以上时撤去小拱棚,并加强水分、光照管理;待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进行移栽。
地址 550005 贵州省贵阳市龙洞堡见龙洞路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