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共路干涉自适应光学OCT视网膜成像仪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路干涉自适应光学OCT视网膜成像仪,包括信标光源、成像光源、球面反射镜、波前矫正器、水平和垂直扫描振镜、中心反射边缘透射分光镜、波前传感器、探测器、AO控制系统、OCT控制系统、计算机和波前控制器等。中心反射边缘透射分光镜置于人眼瞳面的共轭位置处:中心反射形成的参考光束直径较小,其往返两次通过波前矫正器而引入的像差较小可忽略;边缘透射形成的样品光束入射人眼时产生的像差,能被AO系统探测与矫正;由它们形成的干涉光谱,可重建出高分辨率视网膜图像。本发明具有抗环境干扰、无需偏振态调节和色散补偿简单、抑制角膜反射杂散光信号、减少外形尺寸和降低成本、适合于长光程AO-OCT系统等优点。
申请公布号 CN105105707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2.02
申请号 CN201510587084.8 申请日期 2015.09.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杨亚良;丁志华;张雨东;杨金生;李喜琪
分类号 A61B3/12(2006.01)I;A61B3/15(2006.01)I 主分类号 A61B3/12(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共路干涉自适应光学OCT视网膜成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标光源(1)、成像光源(2)、第一至第四单模光纤(3‑6)、光环行器(7)、第一和第二准直镜(8‑9)、分光镜(10)、色差补偿镜(11)、二向色镜(12)、光阑(13)、第一至第十二球面反射镜(14‑25)、波前矫正器(26)、水平和垂直扫描振镜(27‑28)、柱透镜(29)、中心反射边缘透射分光镜(30)、样品臂(31)、参考臂(32)、平面反射镜(33)、水盒(36)、参考镜(37)、平移台(38)、波前传感器(39)、探测器(40)、AO控制系统(41)、OCT控制系统(42)、图像采集卡(43)、计算机(44)、波前控制器(45)、第一和第二函数发生卡(46‑47)和数据采集卡(48);信标光源(1)发出的、经第一单模光纤(3)传输的信标光束,被第一准直镜(8)准直后入射分光镜(10);被分光镜(10)反射的信标光束,透过二向色镜(12)和通过光阑(13)后,依次入射第一和第二球面反射镜对(14‑15)、波前矫正器(26)、第三和第四球面反射镜对(16‑17)、水平扫描振镜(27)、第五和第六球面反射镜对(18‑19)、垂直扫描振镜(28)、第七和第八球面反射镜对(20‑21)和透过柱透镜(29)后,入射中心反射边缘透射分光镜(30),在这里信标光束被分成边缘透射和中心反射两部分,分别进入样品臂(31)和参考臂(32);在样品臂(31)里,信标光束入射第九和第十球面反射镜对(22‑23)和平面反射镜(33)后,被人眼屈光系统(34)聚焦在视网膜(35)上;在参考臂(32)里,信标光束入射第十一和第十二球面反射镜对(24‑25)和透过水盒(36)后,入射安装在平移台(38)上的参考镜(37);被视网膜(35)后向反射或散射和被参考镜(37)后向反射的信标光束,沿原路返回至分光镜(10),透过分光镜(10)的信标光束被波前传感器(39)接收,用于计算人眼波前像差;成像光源(2)发出后、依次经第二单模光纤(4)传输、由光环行器(7)的端口a至端口b和第三单模光纤(5)传输的成像光束,被第二准直镜(9)准直和透过色差补偿镜(11)后,入射二向色镜(12);被二向色镜(12)反射后的成像光束,经过和信标光束相同的路径传输至视网膜(35)和参考镜(37);由视网膜(35)和参考镜(37)沿原路返回的成像光束,被第二准直镜(9)耦合进第三单模光纤(5)中,并经光环行器(7)的端口b至端口c、再由第四单模光纤(6)传输至探测器(40),用于OCT成像;由平移台(38)带着参考镜(37)轴向移动,直至由视网膜(35)和参考镜(37)返回的成像光束在探测器(40)上形成干涉光谱信号;在AO控制系统(41)里,波前传感器(39)采集到的人眼像差,通过图像采集卡(43)传输至计算机(44)进行处理;由计算机(44)计算出波前像差矫正所需的电压信号,经波前控制器(45)进行高压放大后,去驱动波前矫正器(26)工作、使其镜面发生变形以补偿人眼像差;在OCT控制系统(42)里,计算机(44)发出水平和垂直扫描振镜(27‑28)进行扫描和探测器(40)采集干涉光谱信号的同步触发信号:由第一和第二函数发生卡(46‑47)各自产生所需的扫描控制信号,分别去驱动水平和垂直扫描振镜(27‑28),使聚焦在视网膜(35)上的光斑进行横向扫描;干涉光谱信号被探测器(40)采集并转换成模拟电信号,再被数据采集卡(48)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传输至计算机(44)进行处理,以获得视网膜(35)的OCT图像。
地址 610209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350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