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盐碱特困地简易暗沟排盐造林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特困地简易暗沟排盐造林工艺,包括地下水位控制、栽植沟系统构建、侧渗控制、回土、栽植、栽植回土,苗木成活期需要浇水,成活后一般不用浇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砂石隔盐层,通过林木层与土壤相互作用,根系生长的深度可逐渐加深,林地可逐步生长大乔木,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本发明显著降低重盐土造林绿化成本,造林成本不高于每平方米50元;本发明采用常规农林业措施;林木根系生长层可逐步促进下层土壤改良和降盐,下层土壤自然降盐后,林木与环境可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本发明除了在成活期需要灌水外,成活后几乎不需要灌溉浇水。
申请公布号 CN10496983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10.14
申请号 CN201510406326.9 申请日期 2015.07.10
申请人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施士争;王红玲;韩杰锋;隋德宗;何旭东
分类号 A01G23/00(2006.01)I;A01G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23/0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代理人 郭官厚
主权项 一种盐碱特困地简易暗沟排盐造林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地下水位控制:针对需要造林的地块,贯通林地内外排水系统,或结合道路建设、园区地形改造、建筑建设等工程抬高造林地作业面,使地下水位控制在1米以下;2)栽植沟系统构建:造林前一年冬季在规划的造林行带挖沟,挖出的土分表土和心土分开,心土放置一侧淋洗冻垡,形成沟深1米、底宽1米的栽植沟,栽植沟底每隔15厘米铺设直径8厘米的毛竹,毛竹每节贯通、横向钻孔,形成排水通道,相邻两根毛竹间铺设黄豆秸秆或棉花秸秆,秸秆压实与毛竹水平,构成秸秆加毛竹组成的隔盐和排水层,林地栽植沟相互贯通,并于外围排水沟贯通,形成降盐排水系统,用表土回填,压实隔盐秸秆层;3)侧渗控制:在栽植沟的两侧用可在2‑4年完全降解的原生态材料铺接严实;4)回土:按照每平方米鲜重0.05吨腐熟牛粪/的标准,与心土混合回填栽植沟,栽植沟两边围堰蓄积降雨降雪;5)栽植:次年3月到4月份造林,按照规划的栽植点挖穴造林,穴深60厘米,长宽根据苗木大小不超过80厘米;6)栽植回土:购置市售酒糟育苗基质用于搅拌回土,根据栽植穴大小,基质用量1千克到10千克,与土壤充分混匀后回土,回土后在栽植穴周围围堰蓄水;7)苗木成活期需要浇水,成活后不用浇水。
地址 211153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江苏省林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