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光电复合通信缆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电复合通信缆,包括:光纤单元、第一通信绞线对、第二通信绞线对、第一电力绞线对、第二电力绞线对和五角形星骨架;所述五角形星骨架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所述五角形星骨架表面镀覆有金属层,所述光纤单元、第一通信绞线对、第二通信绞线对、第一电力绞线对、第二电力绞线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内;所述五角形星骨架内具有若干个气孔,且骨架的介电常数1.0<ε<2.3,所述五角形星骨架的材质为PE。本发明阻止内部信号辐射出去,干扰其它设备的工作,极大的改善了数字电缆的回波损耗、特性阻抗和串音衰减。
申请公布号 CN10491636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9.16
申请号 CN201510345137.5 申请日期 2013.05.16
申请人 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虹校
分类号 H01B11/22(2006.01)I;H01B11/08(2006.01)I;H01B11/10(2006.01)I;H01B11/04(2006.01)I;H01B9/00(2006.01)I;H01B9/02(2006.01)I;H01B7/18(2006.01)I;H01B7/22(2006.01)I;H01B7/28(2006.01)I 主分类号 H01B11/22(2006.01)I
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马明渡;王健
主权项  一种光电复合通信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位于松套管(1)内的四根通信光纤(2)组成的光纤单元(3)、四根包覆有绝缘层(111)的第一铜导线(4)两两绞合形成作为信息通信的第一通信绞线对(41)、第二通信绞线对(42)、四根包覆有绝缘层(112)的第二铜导线(5)两两绞合形成作为电力传输的第一电力绞线对(51)、第二电力绞线对(52)和五角形星骨架(6);所述五角形星骨架(6)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一腔体(61)、第二腔体(62)、第三腔体(63)、第四腔体(64)和第五腔体(65),所述五角形星骨架(6)表面镀覆有金属层(7),所述光纤单元(3)、第一通信绞线对(41)、第二通信绞线对(42)、第一电力绞线对(51)、第二电力绞线对(5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体(61)、第二腔体(62)、第三腔体(63)、第四腔体(64)和第五腔体(65)内;一由铝层(81)和PET薄膜(82)组成的铝箔层(8)包覆所述光纤单元(3)、第一通信绞线对(41)、第二通信绞线对(42)、第一电力绞线对(51)、第二电力绞线对(52)和五角形星骨架(6),所述铝箔层(8)的铝层(81)位于内侧从而与五角形星骨架(6)的金属层形成电接触;一钢丝(9)紧密地绕包于所述铝箔层(8)外表面形成铠装层,一护套层(10)包覆于所述铠装层外表面;所述第一通信绞线对(41)和第一电力绞线对(51)的节距大于第二通信绞线对(42)和第二电力绞线对(52)的节距,所述第一通信绞线对(41)的节距为15~15.5mm,所述第二通信绞线对(42)的节距为13.5~13.9mm,所述第一电力绞线对(51)的节距为14.2~14.6mm,所述第二电力绞线对(52)的节距为12.7~13.1mm;相邻节距设计公式为:<img file="568325dest_path_image002.GIF" wi="174" he="35" />相隔节距设计公式为:<img file="402289dest_path_image004.GIF" wi="172" he="31" />h1为第一通信绞线对(41)的节距,h2为第二通信绞线对(42)或者第二电力绞线对(52)的节距,h3为第一电力绞线对(51)的节距;所述五角形星骨架(6)内具有若干个气孔(12),且骨架的介电常数1.0&lt;ε&lt;2.3,所述五角形星骨架(6)的材质为PE,所述第二通信绞线对(42)中第一铜导线(4)直径为0.5mm,所述第二电力绞线对(52)中第二铜导线(5)截面积为0.5mm<sup>2</sup>。
地址 215234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