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适于组合使用的单元模块化折叠活动房屋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组合使用的单元模块化折叠活动房屋,包括顶板、前可折叠框架、后可折叠框架、前门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和底板。本发明采用单元模块化设计,既可单独使用,又可在活动房屋的前后和/或左右方向上进行多个单元房的无数量限制的对接组合,对接处各单元内部的连通,底板内平面平齐无障碍。各活动部件均采用铰接方式连接,所以在拆装和组合过程中安全、快捷且省力,并且还可根据各单元房侧板板块结构特征,进行多功能开发利用。如将右侧板上翻板向外上翻,则行成售货房结构。本发明具有便于运输,拆装和组合安全便捷,同时具备防雨、防风、抗震和保暖功能等优点,可广泛适应于抢险救灾、野外施工宿营等活动中。
申请公布号 CN103306373B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6.24
申请号 CN201310274082.4 申请日期 2013.07.02
申请人 郑州红宇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王建国;陆杰汉;韩刚;侯永华;魏江;冯永业
分类号 E04B1/344(2006.01)I 主分类号 E04B1/344(2006.01)I
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代理人 王聚才;王金
主权项 适于组合使用的单元模块化折叠活动房屋,包括顶板(15)、前可折叠框架、后可折叠框架、前门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和底板(20);所述前、后可折叠框架结构相同,均包括上横撑(1)、上立柱(2)、下立柱(4)、下立柱立杆(5)和下横撑(6);上立柱(2)、下立柱(4)和下立柱立杆(5)在上横撑(1)的左右两侧下方对称设有两套;上横撑(1)两端左右内侧分别与两个上立柱(2)的顶端相铰接,两个下立柱(4)上端外侧分别与相应的上立柱(2)下端外侧相铰接;两个下立柱(4)下端内侧分别与相应的下立柱立杆(5)的内侧相铰接,两个下立柱立杆(5)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下横撑(6)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后可折叠框架上横撑(1)的左右两端部于上横撑(1)的下侧面与后侧面的交接棱处分别设有挂接轴(51);所述前门板由右门板(31)、左门板(32)组成,所述左右门板(31)、(32)分别通过铰链(9)与底板(20)铰接;所述右侧板由右上翻板(24)、右中调整板(25)、右下翻板(26)、右下底翻板(27)和右下底翻板转轴(28)组成;所述右上翻板(24)上端内侧与顶板(15)下侧铰接,右上翻板(24)下端外侧与右中调整板(25)上端外侧相铰接;所述右下翻板(26)上端与右中调整板(25)的下端螺栓连接;右下翻板(26)下端内侧与右下底翻板(27)上端内侧相铰接;所述右下底翻板(27)前后两侧底部分别通过旋转轴(28)与前、后可折叠框架的下立柱立杆(5)相铰接;所述左侧板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所述左侧板的前部分由上至下包括左侧前上板(8)、左侧前中板(10)和左侧前下连接板(11);所述左侧板的中间部分由上至下包括左侧中上板(12)、左侧中间板(13)和左侧中下连接板(14);所述左侧板的后部分由上至下包括左侧后上板(16)、左侧后中板(17)和左侧后下连接板(18);所述左侧前上板(8)、左侧中上板(12)和左侧后上板(16)的上端分别与顶板(15)左侧相铰接;所述左侧前上板(8)、左侧中上板(12)和左侧后上板(16)的下端分别与左侧前中板(10)、左侧中间板(13)和左侧后中板(17)的上端一一对应通过铰链(9)相铰接;所述左侧前中板(10)、左侧中间板(13)和左侧后中板(17)的下端分别与左侧前下连接板(11)、左侧中下连接板(14)和左侧后下连接板(18)一一对应通过铰链(9)相铰接;所述左侧前下连接板(11)、左侧中下连接板(14)、左侧后下连接板分别与底板(20)左侧螺栓连接;所述左侧前上板(8)、左侧前中板(10)的前侧与前可折叠框架的上立柱(2)、下立柱(4)的左侧面一一对应通过铰链(9)相铰接;所述左侧前上板(8)和左侧前中板(10)的后侧分别与左侧中上板(12)、左侧中间板(13)的前侧螺栓连接;所述左侧后上板(16)和左侧后中板(17)的后侧分别与后可折叠框架的上立柱(2)、下立柱(4)的左侧面一一对应通过铰链(9)相铰接;所述左侧后上板(16)和左侧后中板(17)的前侧分别与左侧中上板(12)、左侧中间板(13)的后侧一一对应并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后板由后上板(22)和后下板(23)组成,所述后上板(22)的下端与后下板(23)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后下板(23)下端与底板(20)通过铰链(9)相铰接;所述后上板(22)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挂接轴(51)相适配的挂钩(7)。
地址 451450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城关镇建设南路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