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粳米加饭酒的生产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粳米加饭酒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浸米;(2)蒸饭、冷却;(3)第一次投料发酵;(4)第二次投料发酵;(5)后发酵;(6)压榨、煎酒、灌坛。本发明采用活性干酵母和两次投料法有效防止了发酵醪的酸败。改用活性干酵母代替速酿酒母发酵,避免了酒母带入的细菌污染;采用两次投料法,第一次投料加入全部干酵母,相比一次投料法,相当于增加了接种量,接种量达1.4-1.6‰,使酵母菌数量上占优势,而第二次投料又使酵母菌获得新营养,起到扩大培养作用,生成更多新酵母细胞,防止了酵母衰老,保持了酵母旺盛的发酵力,因此能有效抑制杂菌生长。
申请公布号 CN10469432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6.10
申请号 CN201510114856.6 申请日期 2015.03.17
申请人 绍兴国家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广发;傅建伟;邹慧君;钱斌;胡志明;林仁华;董海
分类号 C12G3/02(2006.01)I 主分类号 C12G3/02(2006.01)I
代理机构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代理人 蒋卫东
主权项 一种粳米加饭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浸米:粳米经筛选除杂后,入罐加水浸渍,水面高出米层6~10公分,浸泡4~6小时,沥干;(2)蒸饭、冷却:所述蒸米饭要求达到内无白心,疏松不糊,熟而不烂且均匀一致,将蒸好的米饭迅速鼓风冷却至所需温度,使得落罐后品温为25~27℃;(3)第一次投料发酵:将活性干酵母活化,然后将米饭、水、生麦曲、熟麦曲、35000Uα‑淀粉酶和活化后的活性干酵母混合均匀,其中米饭、水、生麦曲、熟麦曲、α‑淀粉酶的投料量为总投料量的二分之一,活性干酵母全部加入,落罐品温控制在25~27℃,落罐后7‑9小时可开头耙,以后每隔3‑4小时开耙一次,控制最高品温不超过32℃,并在第二次投前将品温冷却至26‑28℃;(4)第二次投料发酵:在第一次投料发酵后23‑25小时,投入剩余的二分之一米饭、水、生麦曲、熟麦曲、α‑淀粉酶和全部50000U酸性蛋白酶,搅拌均匀,落罐品温控制在26~28℃,落罐后6‑8小时可开头耙,以后每隔3‑4小时开耙一次,最高品温控制不超过33℃;主发酵结束,品温逐渐下降至18~20℃,第二次投料后在前发酵罐中再发酵3天,进入后发酵罐发酵;(5)后发酵:后发酵品温控制在14~17℃,前期每天开耙1~2次,经19~21天后发酵,酒精度达到19.0%vol以上即可压榨;(6)压榨、煎酒、灌坛:醪液用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榨,得到的滤液经勾兑、澄清、薄板换热器煎酒后趁热灌入酒坛,封好坛口;所述步骤(3)中干酵母的活化方法为:每千克干酵母加35‑38℃水10‑15kg,搅拌均匀,10‑15分钟后,加入28‑31℃浓度为1.5‑2%的糖水,控制活化后的总重量为50‑60kg,温度保持在28‑33℃,1小时内用完。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袍江斗门镇洋江东路19号2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