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丙烯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丙烯选择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丙烯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使用两段催化剂带来的系统复杂问题,通过采用所述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40-60%的催化剂前体1、30-50%的催化剂前体2、3-8%的粘结剂SiO<sub>2</sub>;催化剂前体1活性组分为Mo<sub>12</sub>Bi<sub>a</sub>Fe<sub>b</sub>Ni<sub>c</sub>Sb<sub>d</sub>X<sub>e</sub>Y<sub>f</sub>Z<sub>g</sub>Q<sub>q</sub>O<sub>χ</sub>,催化剂前体2活性组分为Mo<sub>12</sub>V<sub>a</sub><sub>΄</sub><sub></sub>Cu<sub>b</sub><sub>΄</sub><sub></sub>X΄<sub>c</sub><sub>΄</sub><sub></sub>Y΄<sub>d</sub><sub>΄</sub><sub></sub>Z΄<sub>e</sub><sub>΄</sub>O<sub>χ</sub><sub>΄</sub>;其中所述催化剂是将催化剂前体1和催化剂前体2与粘结剂混合和成型的方式得到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用于丙烯酸的工业生产中。
申请公布号 CN10454935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5.04.29
申请号 CN201310512219.5 申请日期 2013.10.28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发明人 杨斌;徐文杰;缪晓春;奚美珍;汪国军
分类号 B01J23/889(2006.01)I;B01J23/887(2006.01)I;C07C57/05(2006.01)I;C07C51/21(2006.01)I 主分类号 B01J23/889(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丙烯选择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45‑65%的催化剂前体1,32‑52%的催化剂前体2,3‑8%的粘结剂SiO<sub>2</sub>;其中催化剂前体1为丙烯氧化制备丙烯醛催化剂,以选自SiO<sub>2</sub>或Al<sub>2</sub>O<sub>3</sub>中的至少一种为载体、含有由下列通式表示的活性组分:Mo<sub>12</sub>Bi<sub>a</sub>Fe<sub>b</sub>Ni<sub>c</sub>Sb<sub>d</sub>X<sub>e</sub>Y<sub>f</sub>Z<sub>g</sub>Q<sub>q</sub>O<sub>χ</sub>其中X为选自Mg、Co、Ca、Be、Cu、Zn、Pb或Mn中的至少一种;Y为选Zr、Th或Ti中的至少一种;Z为选自K、Rb、Na、Li、Tl或Cs中的至少一种;Q为La、Ce、Sm或Th中的至少一种;a的取值范围为 0.05~6.0;b的取值范围为 0.05~8.5;c的取值范围为 0.05~11.0;d的取值范围为 0.20~1.50;e的取值范围为 0.2~9.0;f的取值范围为 0.3~9.0;g的取值范围为&gt;0且≤0.5;q的取值范围为0.08~5.0;χ为满足其它元素化合价所需的氧原子总数;催化剂前体1中载体的用量为催化剂前体1重量的5~40%;其中催化剂前体2为丙烯醛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以选自Si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或TiO<sub>2</sub>中的至少一种为载体,活性组份由下列通式表示:Mo<sub>12</sub>V<sub>a</sub><sub>΄</sub>Cu<sub>b</sub><sub>΄</sub>X΄<sub>c</sub><sub>΄</sub>Y΄<sub>d</sub><sub>΄</sub>Z΄<sub>e</sub><sub>΄</sub>O<sub>χ</sub><sub>΄</sub>式中X΄为选自W、Cr、Sn、Nb中的至少一种;Y΄为选自Fe、Bi、Co、Ni、Sb、Ce、La、Zr、Sr中的至少一种;Z΄为选自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中的至少一种;a΄的取值范围为 1.0~10.0;b΄的取值范围为 0.5~8.0;c΄的取值范围为 0.8~11.0;d΄的取值范围为 0.5~6.0;e΄的取值范围为 0.5~5.0;χ΄为满足其它元素化合价所需的氧原子总数;催化剂前体2中载体的用量为催化剂前体2重量的5~40%;其中所述催化剂是将催化剂前体1和催化剂前体2与粘结剂混合和成型的方式得到。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