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浸泡薄膜式换热器
摘要 一种浸泡薄膜式换热器,它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它解决目前传统的降膜式换热器对布液的要求比较高、容易形成“干斑现象”以及对于制作和安装有比较高的要求的问题。方案一:外壳内由上至下依次对齐设置多个换热单元且相邻两个换热单元设置方向相同,上换热板、下换热板和两个第二挡板所围成的板缝型通道构成了该换热单元中的第二换热介质通道;方案二:外壳内由上至下依次对齐设置多个换热单元且相邻两个换热单元设置方向相同,多个换热管紧密接触并列设置构成换热面,多根换热管构成了本换热单元中的第二换热介质通道。本发明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组中的蒸发器或吸收器。
申请公布号 CN10421499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2.17
申请号 CN201410452893.3 申请日期 2014.09.05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发明人 张承虎;秦旭;邵博函
分类号 F25B39/00(2006.01)I 主分类号 F25B39/00(2006.01)I
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牟永林
主权项 一种浸泡薄膜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1),外壳(1)内由上至下依次对齐设置多个换热单元(2)且相邻两个换热单元(2)设置方向相同,外壳(1)的侧壁或顶部设有一个蒸汽口(1‑1)和第一换热介质进口管路(1‑5),外壳(1)底部设有第一换热介质出口(1‑2),外壳(1)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换热介质进口管路(1‑3)和第二换热介质出口管路(1‑4),每个换热单元(2)包括托板(2‑1)、上换热板(3‑1)、下换热板(3‑2)、第一挡板(2‑2)、第三挡板(2‑7)、第四档板(2‑20)、第一集联箱(2‑21)、第二集联箱(2‑24)和两个第二挡板(2‑3),托板(2‑1)、上换热板(3‑1)和下换热板(3‑2)为矩形板且尺寸一致,上换热板(3‑1)与第二集联箱(2‑24)连通后的总长度小于托板(2‑1)的长边长度,托板(2‑1)的两个长边各垂直设置一个第二挡板(2‑3)且托板(2‑1)与两个第二挡板(2‑3)紧密连接,托板(2‑1)的一个短边垂直设置一个第四挡板(2‑20)且托板(2‑1)与第四挡板(2‑20)紧密连接,托板(2‑1)的另一个短边垂直设置一个第三挡板(2‑7)且托板(2‑1)与第三挡板(2‑7)紧密连接,上换热板(3‑1)和下换热板(3‑2)平行设置且两个长边分别与第二挡板(2‑3)紧密接触,上换热板(3‑1)、下换热板(3‑2)和两个第二挡板(2‑3)所围成的板缝型通道构成了该换热单元(2)中的第二换热介质通道,第二换热介质通道的一端密闭穿过第四挡板(2‑20)后与第一集联箱(2‑21)密闭连通,第二换热介质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集联箱(2‑24)密闭连通,第一挡板(2‑2)竖直设置在第二集联箱(2‑24)上且第一挡板(2‑2)与第二集联箱(2‑24)紧密连接,第一挡板(2‑2)的高度小于第二挡板(2‑3)、第三挡板(2‑7)或第四挡板(2‑20)的高度,托板(2‑1)靠近第一集联箱(2‑21)的一端开设出流孔(2‑22);第二换热介质进口管路(1‑3)与最下层的换热单元(2)的第一集联箱(2‑21)连通,当换热单元(2)的个数为奇数时,第二换热介质出口管路(1‑4)与最上层的换热单元(2)的第二集联箱(2‑24)连通,当换热单元(2)的个数为偶数时,第二换热介质出口管路(1‑4)与最上层的换热单元(2)的第一集联箱(2‑21)连通;多个换热单元(2)通过多根连接管4进行串联连接,由下至上的第奇数个换热单元(2)的第二集联箱(2‑24)与上一层换热单元(2)的第二集联箱(2‑24)通过连接管4连通,由下至上的第奇数个换热单元(2)的第一集联箱(2‑21)与下一层换热单元(2)的第一集联箱(2‑21)通过连接管4连通,第一换热介质进口管路(1‑5)的出口端口设置在最上层的换热单元(2)靠近第四挡板(2‑20)的一端的上方。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