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微型扑翼机
摘要 一种微型扑翼机,属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扑翼机。包括机架、左电磁振动发生器、右电磁振动发生器、控制器、电池、左翼片和右翼片。左电磁振动发生器、右电磁振动发生器、控制器、电池置于机架内;电池为控制器供电;左翼片和右翼片分别对称布置于机架的左右两侧;控制器给左电磁振动发生器和右电磁振动发生器的线圈提供矩形脉冲电流,左电磁振动发生器和右电磁振动发生器分别驱动左翼片和右翼片上下扑动,产生升力和推力。本发明微型扑翼机结构简单,效率高,能产生较大的升力和推力,由于左翼片和右翼片独立驱动,方便控制飞行姿态。
申请公布号 CN10412950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11.05
申请号 CN201410381133.8 申请日期 2014.08.05
申请人 王志成 发明人 王志成
分类号 B64C33/00(2006.01)I;B64C33/02(2006.01)I 主分类号 B64C33/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微型扑翼机,包括机架(1)、左电磁振动发生器(2)、右电磁振动发生器(3)、控制器(4)、电池(5)、左翼片(6)和右翼片(7),其特征在于:左电磁振动发生器(2)、右电磁振动发生器(3)、控制器(4)、电池(5)置于机架(1)内;控制器(4)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池(5)相连,电池(5)为控制器(4)供电,控制器(4)的两个独立的脉冲电流输出端分别与左电磁振动发生器(2)和右电磁振动发生器(3)相连;左翼片(6)和右翼片(7)是对称的,它们的结构相同;右翼片(7)由主翼(71)、副翼(72)和摇杆(73)组成;主翼(71)包括主翼翼根(711)、主翼骨架(712)和主翼蒙皮(713),副翼(72)包括副翼翼根(721)、副翼骨架(722)和副翼蒙皮(723);主翼骨架(712)和副翼骨架(722)均呈树枝状,主翼前缘(714)较厚实,主翼后缘(715)与副翼前缘(724)相连的位置向下凸出,副翼前缘(724)向上凸出,副翼后缘(725)较薄;副翼翼根(721)较右翼片(7)的其它部分有弹性些;右翼片(7)平面形状类似树叶,它的前缘即是主翼前缘(714)较平直,翼尖处前缘向后有些弧度,它的后缘即是副翼后缘(725)和主翼(71)翼尖部分的后缘的结合呈较大的弧形;主翼(71)的面积比副翼(72)的面积大些;主翼后缘(715)搭在副翼前缘(724)的上方,靠主翼后缘(715)的向下凸出部分勾搭住副翼前缘(724)向上的凸出部分;副翼翼根(721)连接在主翼翼根(711)的下方,主翼翼根(711)与摇杆(73)的一端固连;主翼蒙皮(713)和副翼蒙皮(723)均分别采用两层薄膜上下紧贴主翼骨架(712)和副翼骨架(722)安装;左翼片(6)和右翼片(7)分别对称布置于机架(1)的左右两侧;左翼片(6)通过其摇杆与左电磁振动发生器(2)相连,右翼片(7)通过其摇杆(73)与右电磁振动发生器(3)相连;左翼片(6)的摇杆通过左关节轴承(8)与机架(1)的左侧相连,右翼片(7)的摇杆(73)通过右关节轴承(9)与机架(1)的右侧相连;控制器(4)分别给左电磁振动发生器(2)和右电磁振动发生器(5)的线圈提供矩形脉冲电流使左电磁振动发生器(2)和右电磁振动发生器(3)振动,左电磁振动发生器(2)和右电磁振动发生器(3)分别驱动左翼片(6)和右翼片(7)上下扑动,产生升力和推力;供给左电磁振动发生器(2)线圈的脉冲电流和供给右电磁振动发生器(3)线圈的脉冲电流是独立的,两组脉冲电流的大小和频率由控制器(4)控制,以控制左电磁振动发生器(2)和右电磁振动发生器(3)的振动幅度和频率,从而控制左翼片(6)和右翼片(7)的拍动幅度和拍动频率,最终实现对该微型扑翼机的飞行姿态的控制。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升平路46号之一904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