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驱动容性负载的有源下拉电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容性负载的有源下拉电路,包括:输入单元,连接于驱动单元,用于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驱动单元,连接于延迟单元,用于提供有源驱动电流,并对驱动电流源的电流进行共享和重新分配;以及延迟单元,用于对输出信号进行延时之后控制驱动单元中的驱动电流源,实现输出从高电平切换到低电平时,对负载电容快速放电;从低电平切换到高电平时,对负载电容快速充电;完成输出信号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的快速切换。本发明在不增加功耗、没有明显增加电路面积与复杂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对容性负载的快速驱动,具有电路简单、低功耗、工作速度快、驱动能力强等优点。
申请公布号 CN102664617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9.17
申请号 CN201210109996.0 申请日期 2012.04.1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发明人 武锦;陈建武;吴旦昱;周磊;刘新宇;金智
分类号 H03K19/01(2006.01)I;H03K17/28(2006.01)I 主分类号 H03K19/01(2006.01)I
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周国城
主权项 一种驱动容性负载的有源下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单元,连接于驱动单元,用于将输入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驱动单元,连接于延迟单元,用于提供有源驱动电流,并对驱动电流源的电流进行共享和重新分配;以及延迟单元,用于对输出信号进行延时之后控制驱动单元中的驱动电流源,实现输出从高电平切换到低电平时,对负载电容快速放电;从低电平切换到高电平时,对负载电容快速充电;完成输出信号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的快速切换;其中,所述输入单元由差分对晶体管和上拉电阻构成,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之后转换为差分信号;所述输入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Q1),其基极与差分输入的同相端ViP相连,其发射极与第二晶体管(Q2)的发射极相连,且与第一电流源(I1)相连,三者的连接点标记为net1,其集电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且与驱动单元的第五晶体管(Q5)的基极相连,三者的连接点标记为net2;第二晶体管(Q2),其基极与差分输入的反相端ViN相连,其发射极与net1相连,其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一端相连,且与驱动单元的第六晶体管(Q6)的基极相连,三者的连接点标记为net3;第一电流源(I1),一端连接到电源电压VEE,另一端与net1相连;第一电阻(R1),一端与net2相连,另一端接地;以及第二电阻(R2),一端与net3相连,另一端接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五晶体管(Q5),其基极与net2相连,其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反相输出端VoN,与延迟单元中第三电阻(R3)一端相连,且与第三晶体管(Q3)的集电极相连;第三晶体管(Q3),其基极与延迟单元中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连接点标记为net4,其集电极与反相输出端VoN相连,其发射极与第三电流源(I3)相连,连接点标记为net5;第六晶体管(Q6),其基极与net3相连,其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作为本发明的同相输出端VoP,与延迟单元中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且与第四晶体管(Q4)的集电极相连;第四晶体管(Q4),其基极与延迟单元中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连接点标记为net6,其集电极与VoP相连,其发射极与net5相连;第三电流源(I3)的一端与net5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电压VEE相连;以及第四电流源(I4)的一端与net5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电压VEE相连;所述延迟单元包括:第三电阻(R3),一端与反相输出端VoN相连,另一端与net4相连;第三电容(C3),一端与电源电压VEE相连,另一端与net4相连;第四电阻(R4),一端与同相输出端VoP相连,另一端与net6相连;以及第四电容(C4),一端与net6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电压VEE相连。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