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实验型浸没式投影光刻物镜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型浸没式投影光刻物镜,通过采用较大的相对孔径的Schwarzschild折反结构和3片弯月透镜组成的折射透镜组,提高系统的数值孔径,并且可使数值孔径达到1.20,提高了光刻分辨率;通过采用弯月透镜来平衡由Schwarzschild折反结构产生的负匹兹伐场曲,起到平像场和扩大像方视场的作用;通过采用具有10次非球面的第八弯月透镜L8校正系统遗留的高级孔径正球差和残余负彗差,最终在提高数值孔径的同时保证了光刻系统的成像质量;整套系统仅使用了8枚镜片,结构简单、紧凑,保证了成像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制作成本。
申请公布号 CN10264573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8.22
申请号 CN201210152205.2 申请日期 2012.05.16
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 李艳秋;胡大伟;刘晓林
分类号 G02B13/18(2006.01)I;G02B13/22(2006.01)I;G02B13/00(2006.01)I;G02B17/08(2006.01)I;G03F7/20(2006.01)I 主分类号 G02B13/18(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代理人 李爱英;张利萍
主权项 一种实验用浸没式投影光刻物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掩膜板到光刻面同光轴依次排列的第一正透镜L1、第二曼金凹反射镜L2、光阑、第三曼金凸反射镜L3、第四弯月透镜L4、第五弯月透镜L5、第六弯月透镜L6、第七弯月透镜L7、第八平凸透镜L8和第九去离子水层L9,其中:所述第二曼金凹反射镜L2和第三曼金凸反射镜L3形成Schwarzschild折反结构,用于提高光刻系统的像方数值孔径和保证70pm的工作带宽,其中,所述第二曼金凹反射镜L2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72.5726mm,后表面的曲率半径为51.6399mm,前表面的通光口径为89.9900mm,后表面的通光口径为68.7597mm,厚度为18.7122mm;所述第三曼金凹反射镜L3与第二曼金凹反射镜L2的间隔为36.1248mm,其前表面为平面,后表面的外圈为平面,内圈的凹面镜的曲率半径为9.4858mm,前表面的通光口径为44.0435mm,后表面的外圈通光口径为40.5562mm,内圈凹面镜的通光口径为4.6000mm,平面厚度为5.4702mm,内圈凹面镜厚度为5.1957mm;所述光阑放置在第二曼金凹反射镜L2的后表面的圆环形平面上,用于消除像方的象散和彗差;所述第一正透镜L1放置在掩膜板和第二曼金凹反射镜L2之间,用于使该投影光刻物镜的缩小倍率为100倍,且使通过光阑中心的主光线与光轴的角度小于4个毫弧度;所述第四弯月透镜L4弯向掩膜板,其产生正的匹兹伐场曲用来平衡由Schwarzschild折反结构产生的负匹兹伐场曲;所述第五弯月透镜L5、第六弯月透镜L6和第七弯月透镜L7组成折射透镜组,三者均弯向光刻面,用于对从第四弯月透镜L4的透射光线进行向下偏折来 扩大物镜系统的数值孔径,以及产生的负球差平衡Schwarzschild折反结构产生的正球差;所述第八弯月透镜L8朝向掩膜板的前表面为10次非球面,朝向光刻面的后表面为平面,用于校正其前方系统产生的高级孔径正球差和负彗差;所述第九去离子水层L9的厚度为光刻面到第八平凸透镜L8的后表面的距离。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