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手肘固定结构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M363900 申请公布日期 2009.09.01
申请号 TW097220556 申请日期 2008.11.17
申请人 高秀娥 台北市中正区中山南路7号1A1加护病房;宋益美 台北市中正区中山南路7号1A1加护病房 发明人 高秀娥;宋益美
分类号 A61F13/00 (2006.01) 主分类号 A61F13/00 (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王云平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2段71号18楼;庄志强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2段71号18楼
主权项 1.一种手肘固定结构,其结构包括有:一本体,系包覆手肘,且该本体包含有一外层、一内层与一位于内、外层之间的夹层,其中该外层设有二扣环,而该内层用以接触包覆手肘,该夹层则间隔的设置有复数个容置空间;二固定带,该二固定带设置于该本体上并对应该二扣环,该二固定带分别横跨手臂并穿过该二扣环且以该二扣环为回转中心绕回自身连接固定,以限制固定该本体;以及复数个支撑件,该复数个支撑件容置于该复数个容置空间内以固定支撑手肘。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中该本体系由二布料互相叠合缝制而成的,该二布料之间形成该夹层,而该二布料相对该夹层之一面分别形成该外层与该内层。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中该布料为棉布料、弹性布料、透气布料或防水布料。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中该本体之外观形状为梯形,且该本体的短边朝向手腕,该本体的长边朝向肩膀。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中该本体进一步开设有一开口,该开口与该夹层相通,且该夹层间隔的缝制设置有该复数个容置空间,而该复数个容置空间与该开口相通。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中该支撑件透过该开口而插设于该容置空间中。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中该支撑件之形状为细长的杆体或扁状体。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中该支撑件的材料为塑胶材料、金属材料、木材或竹材。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中该二固定带位于该本体之一侧边,而该二扣环位于该本体之另一侧边。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中该二固定带的一端缝制于该本体上,而该二固定带的另一端设有一魔鬼毡,该二固定带穿过该二扣环并绕回自身以该魔鬼毡连接固定。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进一步设置一替换布料于该内层与该手肘之间,且该替换布料可拆卸的结合于该内层上。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中该替换布料与该内层之结合方式系以拉链连接方式或魔鬼毡黏接方式。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进一步设置一冷热袋于该内层与该替换布料之间。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进一步设置一辅助固定带于该本体上,该辅助固定带设于该二固定带之间且可拆卸的连接于该本体之外层。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中该辅助固定带之两端分别设有一魔鬼毡,且该辅助固定带之一端的魔鬼毡可拆卸的连接于该外层之一侧边,而该辅助固定带之另一端的魔鬼毡横跨手臂并可拆卸的连接于该外层之另一侧边。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进一步设置一约束绑带,该约束绑带连接于病床与本体之间。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该约束绑带连接一卡钩,该卡钩更进一步卡扣固定于该病床。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手肘固定结构,其中该约束绑带设于该二固定带之间并可拆卸的连接于该本体之外层,且该约束绑带具有一调整环,该调整环调整该约束绑带的长度。图式简单说明:第一A图系本创作之手肘固定结构之俯视示意图。第一B图系本创作之手肘固定结构之仰视示意图。第一C图系本创作之手肘固定结构之剖视示意图。第二A图系内层与替换布料之连接示意图。第二B图系内层与替换布料之另一连接示意图。第二C图系冷热袋之放置位置示意图。第二D图系冷热袋之另一放置位置示意图。第三A图系外层与辅助固定带之连接示意图。第三B图系辅助固定带之使用状态示意图。第四A图系外层与约束绑带之连接示意图。第四B图系约束绑带之使用状态示意图。第五图系本创作之手肘固定结构之使用状态示意图。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