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分割型连接杆
摘要 一种拼合式连杆,能够防止断开和分割时所出现之剥落和脱落问题,确保断开后之对准精度,并进一步地降低加工凹槽所需之加工时间并提高加工精度。该拼合式连杆(100)包含在大端部分(101e)之曲轴销孔(101d)内圆周面上形成之一凹部(106)。另,断开起始凹槽(105)形成于凹部(106)之底部。
申请公布号 TWI268319 申请公布日期 2006.12.11
申请号 TW092136882 申请日期 2003.12.25
申请人 山叶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久保田刚;矶部恒雄;岩崎进也
分类号 F16C5/00(2006.01) 主分类号 F16C5/00(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市松山区敦化北路201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拼合式连杆,其系由锻造材料、铸造材料或烧结材料中之一种所制成;包含小端部及具备杆部与帽部之大端部;上述杆部与帽部系以使两者彼此之断开分割面相互接触并对准之状态下,以螺栓在各螺栓孔之连接螺栓而连接;上述大端部分具有:一曲轴销孔;于前述曲轴销孔之内圆周面上形成之凹部;及于前述凹部之底部处形成之断开起始点凹槽;前述断开起始点凹槽之宽度小于前述凹部之宽度。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前述凹部之形成方式为将前述底部设置于前述断开起始点凹槽之深度与从前述断开起始点凹槽之开口到螺栓孔之最短距离之比値约为大于或等于70%。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于前述曲轴销孔之内圆周面上形成一对前述断开起始点凹槽。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上述凹部具有一倾斜部,其系与从前述曲轴销孔之轴心起通过位于该对断开起始点凹槽底面之底部之断开预定面所成之角度约为45度者。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前述凹部之内角约为90度。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前述断开起始点凹槽之上、下内表面,系形成为与从前述曲轴销孔之轴心起通过位于该对断开起始点凹槽底面之底部之断开预定面所成之角度约为0度。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前述凹部之横断面积大于前述断开起始点凹槽之横断面积。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前述凹部包含一对倾斜部分。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前述倾斜部分系为弯曲状。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前述倾斜部分系为隆起之圆弧状。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前述凹部在其上角部中具有凹形形状。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前述凹部在其上角部中具有直线形状。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还包含一设于前述曲轴销孔之内圆周面上之轴承卡紧凹槽,前述凹部形成于与设于前述曲轴销孔内圆周面上之轴承卡紧凹槽相对之位置处。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前述轴承卡紧凹槽系为一对位于偏向前述内圆周面圆周方向之位置处之凹形部分。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前述凹部之前述内圆周面圆周方向之宽度,系小于前述轴承卡紧凹槽之一对凹形部分之前述内圆周面圆周方向之形成宽度。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前述谷部之倾斜部分界定一锥度部,用于引导插入前述曲轴销孔中之二分割之轴承金属元件。17.一种拼合式连杆,其系由锻造材料、铸造材料或烧结材料中之一种所制成;包含小端部及具备杆部与帽部之大端部;上述杆部与帽部系以使两者彼此之断开分割面相互接触并对准之状态下,以螺栓在各螺栓孔之连接螺栓而连接;前述断开起始点凹槽包含相对于断开预定面约为0度之大致平行之壁面,及大致平行之凹槽;前述大致平行之凹槽具有一底面,其系连接前述大致平行之壁面且形成为半径为R之圆弧形。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之拼合式连杆,其中,将从前述曲轴销孔内圆周面至前述底面之底部之深度H与前述半径R之比値H/R设为大约1.0至10.0。19.一种形成拼合式连杆之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供一连杆;于前述连杆中形成一曲轴销孔;于前述曲轴销孔之内圆周面上形成一凹部,该凹部包括一底部;及于前述凹部之前述底部形成断开起始点凹槽;前述断开起始点凹槽系于前述曲轴销孔之内圆周面上形成前述凹部后形成者。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之方法,其中,藉由斜切位于前述曲轴销孔内圆周面和断开起始点凹槽之间之上、下角部,而形成前述凹部。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之方法,其中,由切割、线切割或利用镭射进行机械加工中之任一种方法进行刻槽以形成一对断开起始点凹槽。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之方法,其中还包含以下步骤:对前述拼合式连杆进行表面硬化处理;将前述拼合式连杆断开且分割成一杆部和一帽部,并于前述杆部和前述帽部上皆形成断开面;通过使两断开面相互接触而使被断开且分割开之前述杆部和前述帽部相互对准;及通过连接螺栓将前述杆部和前述帽部连接。图式简单说明:图1A系显示既有之一般拼合式连杆之前视图。图1B系显示图1A所示拼合式连杆之I-I之剖视图。图2A系显示既有之断开面上之断开行经路径。图2B系显示既有之断开/分割上断开行经路径相会部分之侧视图。图3系显示既有之一般拼合式连杆上断开起始点凹槽之放大图。图4系显示本发明之实施形态1中之拼合式连杆之前视图。图5系显示图4所示拼合式连杆大端部分之剖视图。图6A系显示上述大端部分断开起始点凹槽之放大图,此图并用于解说凹部之倾斜部分之角度。图6B系显示上述大端部分断开起始点凹槽之放大图,此图并用于解说凹部之开口宽度。图7系显示断开且分割上述大端部分之方法。图8系显示上述断开起始点凹槽之槽深和剥落发生率之间之关系。图9系显示本发明之实施形态1之断开起始点凹槽角度之改进实施形态。图10系显示本发明之实施形态1之凹部开口宽度之改进实施形态。图11A系显示实施形态1之改进实施形态,其中凹部之倾斜部分呈弯曲状。图11B系显示实施形态1之改进实施形态,其中使凹部之倾斜部分为隆起之圆形。图12系显示实施形态1之改进实施形态,其中将凹部之倾斜部分之角度设定为约为90度。图13A系显示实施形态1之改进实施形态,其中凹部上方角之倾斜部分呈弯曲状。图13B系显示实施形态变1之改进实施形态,其中凹部上方角之倾斜部分为直。图13C系显示实施形态变1之改进实施形态,其中将凹部上方角之倾斜部分之角度设定为约为90度。图13D系显示实施形态变1之改进实施形态,其中凹部上方角之倾斜部分为隆起之圆形。图14A系显示本发明之实施形态2之拼合式连杆。图14B系显示图14A所示拼合式连杆之XI-XI之剖视图。图15系显示图14A和图14B所示拼合式连杆之大端部分。图16A系显示上述大端部分之左侧断开起始点凹槽之放大图。图16B系显示上述大端部分之右侧断开起始点凹槽之放大图。图17系显示本发明之实施形态3中之拼合式连杆大端部分之断开起始点凹槽之放大图。图18系显示实施形态3之改进实施形态。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