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藉由空间层(7)在透明触控面板(1)配设对于可见领域之中心波长入射光赋与1/4波长相位延迟且下面具有可动电极部(3)之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及对于可见领域之中心波长入射光赋与1/4波长相位延迟且上面具有固定电极部(5)之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则在该透明触控面板(1)上面配置上侧偏光板(8),并在液晶显像构件(2)下面配置下侧偏光板(9),而上侧薄膜光轴与上侧偏光板偏光轴呈约45°角度,下侧薄膜光轴与液晶显像构件所发出光之偏光轴呈约45°角度,以及两薄膜光轴呈约90°角度。
申请公布号 TW522271 申请公布日期 2003.03.01
申请号 TW088100337 申请日期 1999.01.11
申请人 写真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和彦;桥本孝夫;西川和宏;山田真也;楠田康次
分类号 G02F1/13 主分类号 G02F1/13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陈文郎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在其透明触控面板(1)下面具有液晶显像构件(2),系藉空间层(7)在透明触控面板(1)配设对于可见领域之中心波长入射光赋与1/4波长相位延迟且下面具有可动电极部(3)之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及对于可见领域之中心波长入射光赋与1/4波长相位延迟且上面具有固定电极部5之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则在上述透明触控面板(1)上面配置上侧偏光板(8),及在上述液晶显像构件(2)下面配置下侧偏光板(9),而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之光轴与上述上侧偏光板(8)之偏光轴所成角度约为45,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之光轴与上述液晶显像构件(2)所发出直线偏光当中之欲自装置正面予以射出之直线偏光所成角度约为45,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之光轴与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之光轴所成角度为约90,上述液晶显像构件2所发出直线偏光当中之欲自装置正面予以射出之直线偏光与上述上侧偏光板(8)之偏光轴所成角度为90。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系在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直接形成有上述固定电极部(5)。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系于上述固定电极部(5)与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之间设有具光学各向同性之玻璃基片(11),且在上述具光学各向同性之玻璃基片(11)直接形成上述固定电极部(5)。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系于上述固定电极部(5)与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之间具有光学各向同性薄膜(12),且在上述光学各向同性薄膜(12)直接形成上述固定电极部(5)。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其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与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之热变形温度系在150℃以上。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其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与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之热变形温度系在170℃以上。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之热变形温度系在150℃以上。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之热变形温度系在170℃以上。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及上述光学各向同性薄膜(12)之热变形温度系在150℃以上。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及上述光学各向同性薄膜(12)之热变形温度系在170℃以上。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3.4.5.6.7.8.9或10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系在上述透明触控面板(1)与上述液晶显像构件(2)之间配设有具光学各向同性之透明树脂板(16)。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9或10项所记载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系在上述光学各向同性薄膜(12)与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之间设有具光学各向同性之透明树脂板(16)。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3.4.5.6.7.8.9或10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之厚度系在50m以上150m以下。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3.4.5.6.7.8.9或10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上述直接形成固定电极部(5)之构件及上述液晶显像构件(2)或该等间之所有构件,系藉透明黏接剂或透明可再剥离胶片予以全面性张贴。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3.4.5.6.7.8.9或10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系在上述上侧偏光板(8)上面贴合透温性低且尺寸稳定性优之透明薄膜(22)。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系在上述上侧偏光板(8)上面所贴合上述透明薄膜(22)之上面设有低反射处理层(23)。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系在上述上侧偏光板(8)上面所贴合上述透明薄膜(22)之上面设有防污处理层(24)。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系在上述上侧偏光板(8)上面所贴合上述透明薄膜(22)之上面设有硬地处理层(25)。19.一种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将其透明触控面板(1)下侧具有液晶显像构件(2),且介由空间层(7)在透明触控面板(1)设置对可见领域之中心波长入射光赋与1/4波长相位延迟并下面具有可动电极部(3)之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及对可见领域之中心波长入射光赋与1/4波长相位延迟并上面具有固定电极部(5)之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则在该透明触控面板(1)上面配置上侧偏光板(8),又在该液晶显像构件(2)下面配置下侧偏光板(9),而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之光轴与上述上侧偏光板(8)之偏光轴所成角度约为45,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之光轴与上述液晶显像构件(2)所发出直线偏光当中之欲自装置正面予以射出之直线偏光所成角度约为45,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之光轴与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之光轴所成角度约为90,以及上述液晶显像构件(2)所发出直线偏光当中之欲自装置正面予以射出之直线偏光与上述上侧偏光板(8)之偏光轴所成角度为90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藉以下步骤予以制造;为去除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之薄膜原料中所残留溶剂经施加热处理后,在该薄膜原料上直接形成上述可动电极部(3)之透明导电膜,且为形成导线时之尺寸误差趋小经施以热处理后形成上述可动电极部(3)之导线,并进行形成上述导线之墨汁结合剂之硬化及去除溶剂之热处理以获得可动侧薄片,为去除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之薄膜原料中残留溶剂经施加热处理后,在该薄膜原料上直接形成上述固定电极部(5)之透明导电膜,且为趋小导线形成时之尺寸误差经施以热处后形成上述固定电极部(5)之导线,并进行硬化形成上述导线之墨汁结合剂及去除溶剂之热处理以获得固定侧薄片,将上述可动侧薄片与上述固定侧薄片予以贴合,继之,在上述可动侧薄片之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上面贴上述上侧偏光板(8)后施以加压脱泡处理,及再将固定侧薄片贴合于液晶显像构件。20.一种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将其透明触控面板(1)下侧具有液晶显像构件(2),且介由空间层(7)在透明触控面板(1)设置对可见领域之中心波长入射光赋与1/4波长相位延迟并下面具有可动电极部(3)之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及对可见领域之中心波长入射光赋与1/4波长相位延迟并上面具有固定电极部(5)之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则在该透明触控面板(1)上面配置上侧偏光板(8),又在该液晶显像构件(2)下面配置下侧偏光板(9),而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之光轴与上述上侧偏光板(8)之偏光轴所成角度约为45,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之光轴与上述液晶显像构件(2)所发出直线偏光当中之欲自装置正面予以射出之直线偏光所成角度约为45,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之光轴与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之光轴所成角度约为90,以及上述液晶显像构件(2)所发出直线偏光当中之欲自装置正面予以射出之直线偏光与上述上侧偏光板(8)之偏光轴所成角度为90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藉下述步骤予以制造;为去除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之薄膜原料中残留溶剂经施加热处理后,在该薄膜原料上直接形成上述可动电极部(3)之透明导电板,且为趋小形成导线时之尺寸误差经施以热处理后形成上述可动电极部(3)之导线,并进行形成上述导线之墨汁结合剂硬化及去除溶剂之热处理以获得可动侧薄片,在具光学各向同性之玻璃基片(11)上直接形成固定电极部(5)之透明导电膜及该固定电极部(5)之导线,并进行硬化形成导线之墨汁结合剂及去除溶剂之热处理以获得固定侧薄片,将上述可动侧薄片与上述固定侧薄片予以贴合,继之,在上述可动侧薄片之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上面贴合上述上侧偏光板(8)后施以加压脱泡处理,及将上述固定侧薄片为中间介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与液晶显像构件(2)予以贴合。21.一种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将其透明触控面板(1)下侧具有液晶显像构件(2),且介由空间层(7)在透明触控面板(1)设置对可见领域之中心波长入射光赋与1/4波长相位延迟并下面具有可动电极部(3)之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及对可见领域之中心波长入射光赋与1/4波长相位延迟并上面具有固定电极部(5)之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则在该透明触控面板(1)上面配置上侧偏光板(8),又在该液晶显像构件(2)下面配置下侧偏光板(9),而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之光轴与上述上侧偏光板(8)之偏光轴所成角度约为45,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之光轴与上述液晶显像构件(2)所发出直线偏光当中之欲自装置正面予以射出之直线偏光所成角度约为45,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之光轴与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之光轴所成角度约为90,以及上述液晶显像构件(2)所发出直线偏光当中之欲自装置正面予以射出之直线偏光与上述上侧偏光板(8)之偏光轴所成角度为90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藉下述步骤予以制造;为去除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之薄膜原料中残留溶剂经施加热处理后,在该薄膜原料上直接形成上述可动电极部(3)之透明导电板,且为趋小形成导线时之尺寸误差经施以热处理后形成上述可动电极部(3)之导线,并进行形成上述导线之墨汁结合剂硬化及去除溶剂之热处理以获得可动侧薄片,在为去除光学各向同性薄膜(12)之薄膜原料中残留溶剂经施以热处理后,直接于上述薄膜原料上形成上述固定电极部(5)之透明导电膜,且为趋小导线形成时之尺寸误差经施以热处理后形成上述固定电极部(5)之导线,并进行硬化形成上述导线之墨汁结合剂及去除溶剂之热处理以获得固定侧薄片,将上述可动侧薄片与上述固定侧薄片予以贴合,继之,在上述可动侧薄片之上述上侧光学相位差薄膜(4)上面贴合上述上侧偏光板(8)后施以加压脱泡处理,及以该固定侧薄片为中间介上述下侧光学相位差薄膜(6)与上述液晶显像构件(2)互相贴合。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20或21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系将上述为去除各薄膜原料中残留溶剂之热处理在150℃以上温度予以进行。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20或21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系将上述为趋小形成上述导线时之尺寸误差之热处理于100℃以上130℃未满温度予以进行。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20或21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系将为硬化上述形成导线之墨汁结合剂及去除溶剂之热处理于100℃以上150℃未满温度予以进行。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20或21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系将上述加压脱泡处理于40~80℃,4~9kg/cm2进行10~120分钟。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20或21项之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系在上述可动电极部(3)与上述固定电极部(5)之至少一方预设电极取出部,且将上述可动侧薄片与上述固定侧薄片予以贴合后,再藉各向异性导电黏接剂与插接件于120℃以上170℃未满温度予以压接。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有关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穿透型TN(Twisted Nematic)剖面显示图。第2图为第1图之液晶显示装置之斜视分解图。第3图为第1图之液晶显示装置之概略剖面图。第4图为第1图之液晶显示装置之外光反射受抑制之状态说明图。第5图为逆光导光板之说明图。第6图为第二实施例有关触控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穿透型STN(Super Twisted Nematic)剖面显示图。第7图为第三实施例有关触控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型STN)剖面显示图。第8图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有关触控输入方式液晶显示装置(TN)之穿透轴方向及光轴方向说明图。第9图为本发明上述第一实施例有关触控输入方式液晶显示装置(穿透型TN)剖面显示图。第10图为上述第三实施例之变形例有关触控输入方式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型STN)剖面显示图。第11图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有关触控输入方式之液晶显示装置(穿透型TN)剖面显示图。第12图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有关触控输入方式液晶显示装置(穿透型STN)剖面显示图。第13图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有关触控输入方式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型STN)剖面显示图。第14图为上述实施例有关触控输入方式液晶显示装置(TN)之穿透轴方向及光轴方向说明图。第15图为上述第四实施例之变形例有关触控输入方式液晶显示装置(穿透型TN)剖面显示图。第16图为上述第六实施例之变形例有关触控输入方式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型STN)剖面显示图。第17图为习知具有一般透明触控面板之液晶显示装置一例示剖面图。第18图为习知具一般透明触控面板之液晶显示装置另一例示剖面图。第19图为将具有第17图习知液晶显示装置之携带用个人电脑使用于装设日光灯房间时之状态说明图。第20图为将具有第18图习知液晶显示装置之携带用终端机使用于屋外时之状态说明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