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通过催化环加成制相应的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由含氮杂环化合物卤化烷基吡啶或卤化1,3-二烷基咪唑与非金属卤化物构成的室温下呈液体状态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碱金属卤化物或四丁基溴化铵作为反应的助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00至140℃,二氧化碳初始压力为1.5-4.5MPa,反应时间为4-8小时,催化剂用量为环氧化合物量的0.2-2.5mol%条件下,实现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通过催化环加成制相应的环状碳酸酯。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室温离子液体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相对温和,操作简便,产物分离和催化剂回收容易,室温离子液体催化剂构成相对简单,且可重复使用。
申请公布号 CN1211379C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7.20
申请号 CN01135539.5 申请日期 2001.10.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明人 邓友全;彭家建;石峰
分类号 C07D317/40;C07D319/04 主分类号 C07D317/40
代理机构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方晓佳
主权项 1.一种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作为反应物,采用由卤化烷基吡啶或卤化1,3-二烷基咪唑与非金属卤化物构成的室温下呈液体状态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碱金属卤化物或四丁基溴化铵作为反应的助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环氧化合物量的0.2-2.5mol%,反应温度为100至140℃,二氧化碳初始压力为1.5-4.5MPa条件下,反应4-8小时;其中环氧化合物结构为:<img file="C011355390002C1.GIF" wi="337" he="137" />R=H或C<sub>m</sub>H<sub>2m-1</sub>,其中m=1,2,3,4,5或CH<sub>2</sub>Cl。
地址 730000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路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