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消除水翅的复合式尾墩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水翅的复合式尾墩,由位于上部的隔水墩和位于下部的托流墩座组成,且隔水墩和托流墩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隔水墩是由第一后端面、第一左侧面、第一右侧面、第一顶面和第一底面组成的五面体,所述托流墩座是由第二前端面、第二后端面、第二左侧面、第二右侧面、第二顶面和第二底面组成的曲面体,第二顶面与第一底面为同一面,且为托流墩座与隔水墩的结合面。本发明所述复合式尾墩能有效消除闸墩后的水翅现象,改善溢洪道、泄洪洞或下游河道内的流态,提高泄水建筑物运行的安全性。
申请公布号 CN105804024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7.27
申请号 CN201610169666.9 申请日期 2016.03.22
申请人 四川大学 发明人 薛宏程;刁明军;孙浩淼;王磊
分类号 E02B8/06(2006.01)I 主分类号 E02B8/06(2006.01)I
代理机构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代理人 黄幼陵;郭萍
主权项 一种消除水翅的复合式尾墩,其特征在于由位于上部的隔水墩(1)和位于下部的托流墩座(2)组成,且隔水墩和托流墩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隔水墩(1)为五面体,具有第一后端面(1‑1)、第一左侧面(1‑2)、第一右侧面(1‑3)、第一顶面(1‑4)和第一底面(1‑5);第一后端面(1‑1)为铅垂面且形状为矩形,该矩形第一后端面的上边和下边的边长(b)与闸墩的宽度相同;第一底面(1‑5)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第一底面以第一后端面(1‑1)的下边为底边,该底边上的高在水平面的投影长度(L)为L<sub>c</sub>的1.3~1.5倍,所述L<sub>c</sub>=0.5b·k·Fr<sub>m</sub>式中,k=1.5~2.0,Fr<sub>m</sub>为闸墩墩尾处泄流的最大弗汝德数;第一左侧面(1‑2)和第一右侧面(1‑3)为形状及尺寸相同的梯形面,第一左侧面、第一右侧面分别以矩形第一后端面的左边和右边为下底,均以通过等腰三角形第一底面顶点的铅垂线(1‑6)为上底,所述上底的长度小于下底的长度;第一顶面(1‑4)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第一顶面以第一后端面(1‑1)的上边为底边,以第一左侧面或第一右侧面的上底上端点为顶点;所述托流墩座(2)为曲面体,具有第二前端面(2‑1)、第二后端面(2‑2)、第二左侧面(2‑3)、第二右侧面(2‑4)、第二顶面(2‑5)和第二底面(2‑6);第二前端面(2‑1)为半椭圆锥面,该半椭圆锥面以通过隔水墩(1)中的等腰三角形第一底面顶点的铅垂线为中心线,所述半椭圆锥面的高度(h<sub>2</sub>)为所在位置处最大泄流水深的0.30~0.40倍,该半椭圆锥面在水平面的投影宽度与第一后端面(1‑1)的下边边长相等,在水平面的投影长度为第一后端面(1‑1)下边边长的1~1.5倍;第二后端面(2‑2)为铅垂面且形状为矩形,该矩形第二后端面的上边和下边的边长与第一后端面(1‑1)上边和下边的边长相等,该矩形第二后端面左边和右边的边长(h<sub>3</sub>)与所述半椭圆锥面的高度(h<sub>2</sub>)的高度相等;第二顶面(2‑5)与隔水墩(1)中的第一底面(1‑5)为同一等腰三角形面,第二顶面(2‑5)为托流墩座(2)与隔水墩(1)的结合面;第二左侧面(2‑3)和第二右侧面(2‑4)均为扭面且互为镜像对称,第二左侧面(2‑3)的前端与形成第二前端面(2‑1)的半椭圆锥面左侧衔接,第二左侧面(2‑3)以第二后端面的左边为后端,第二右侧面(2‑4)的前端与形成第二前端面(2‑1)的半椭圆锥面右侧衔接,第二右侧面(2‑4)以第二后端面的右边为后端;第二底面(2‑6)的形状与闸墩之后溢洪道、泄洪洞或消力池底板的坡度相匹配,第二底面(2‑6)的水平投影宽度与第二后端面(2‑2)的下边边长相等。
地址 610065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