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辐轮齿组复合同步驱动自堆式双螺旋输送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辐轮齿组复合同步驱动自堆式双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库体底板、减速箱、主带轮、驱动电机、第一轨道台、第一外支架、第一外导轨、第一驱动辐轮、第一驱动齿组、第一支撑轴、第一内导轨、第一内支架、主螺旋塔支撑环、双螺旋塔、同步带、副螺旋塔支撑环、第二内支架、第二内导轨、第二支撑轴、第二驱动齿组、第二驱动辐轮、第二外导轨、第二外支架、第二轨道台、副带轮、滑台、滑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双螺旋塔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冻品的生产效率和产量,同时输送带的低进低出也有利于生产线的布置;驱动辐轮与驱动齿组复合的驱动方式保证了螺旋塔内外侧运行的同步性,使得螺旋塔高速稳定运行更加可靠;可调节的滑台结构方便了螺旋塔输送带的张紧与局部维修。
申请公布号 CN205771402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12.07
申请号 CN201620644110.6 申请日期 2016.06.24
申请人 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 武凯;孙宇;鄢正清;曹春平;丁武学;彭斌彬
分类号 B65G13/08(2006.01)I;B65G13/11(2006.01)I 主分类号 B65G13/08(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代理人 朱沉雁
主权项 一种辐轮齿组复合同步驱动自堆式双螺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库体底板(1)、减速箱(2)、主带轮(3)、驱动电机(4)、第一轨道台(5)、第一外支架(6)、第一外导轨(7)、第一驱动辐轮(8)、第一驱动齿组(9)、第一支撑轴、第一内导轨(11)、第一内支架(12)、主螺旋塔支撑环(13)、双螺旋塔输送带(14)、同步带(15)、副螺旋塔支撑环(16)、第二内支架(17)、第二内导轨(18)、第二支撑轴、第二驱动齿组(20)、第二驱动辐轮(21)、第二外导轨(22)、第二外支架(23)、第二轨道台(24)、副带轮(25)、滑台(26)、滑轨(27);所述减速箱(2)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4)的转轴相连接,减速箱(2)与驱动电机(4)均固定在库体底板(1)一侧,滑轨(27)固定于库体底板(1)的另一侧,滑轨(27)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穿过减速箱(2)输出轴的圆心,滑台(26)设置在滑轨(27)上,沿滑轨(27)滑动;第一外支架(6)设置在减速箱(2)的正上方,其底部与库体底板(1)固连,第一轨道台(5)和第一外导轨(7)固定在第一外支架(6)上,第一轨道台(5)位于第一外导轨(7)下方,且两者均与减速箱(2)输出轴同心;第二外支架(23)固定在滑台(26)上,第二轨道台(24)和第二外导轨(22)固定在第二外支架(23)上,且第二轨道台(24)位于第二外导轨(22)下方;第一支撑轴下端通过轴承与减速箱(2)输出轴相连,第二支撑轴下端通过轴承与滑台(26)中心相连;主带轮(3)固定在第一支撑轴上,副带轮(25)固定在第二支撑轴上,同步带(15)依次穿过第一外支架(6)和第二外支架(23)连接主带轮(3)和副带轮(25);第一内支架(12)设置在第一外支架(6)中心,第一内支架(12)的底部中心与第一轨道台(5)的中心同心,且第一内支架(12)底部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轴上端相连,第一内导轨(11)固定于第一内支架(12)下部;第二内支架(17)设置在第二外支架(23)中心,第二内支架(17)底部中心与第二轨道台(24)的中心同心,且第二内支架(17)底部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撑轴上端相连,第二内导轨(18)固定于第二内支架(17)的下部;主螺旋塔支撑环(13)固定在第一内支架(12)顶部,副螺旋塔支撑环(16)固定在第二内支架(17)顶部;第一驱动辐轮(8)固定于第一支撑轴上,且位于第一轨道台(5)和第一外导轨(7)之间,第二驱动辐轮(21)固定于第二支撑轴上,且位于第二轨道台(24)和第二外导轨(22)之间;第一驱动辐轮(8)内圈垂直于轮面方向均匀分布一圈第一内配合孔(34),外圈垂直于轮面方向均匀分布一圈第一外配合孔(35),第一驱动齿组(9)配合于第一驱动辐轮(8)上的第一内配合孔(34)和第一外配合孔(35)中;第二驱动辐轮(21)内圈垂直于轮面方向均匀分布一圈第二内配合孔(42),外圈垂直于轮面方向均匀分布一圈第二外配合孔(43),第二驱动齿组(20)配合于第二驱动辐轮(21)上的第二内配合孔(42)和第二外配合孔(43)中;双螺旋塔输送带(14)包括主螺旋塔输送带(38)和副螺旋塔输送带(39),主螺旋塔输送带(38)套在第一内支架(12)上,且主螺旋塔输送带(38)底部搁置在第一外导轨(7)和第一内导轨(11)上,副螺旋塔输送带(39)套在第二内导轨(18)上,且副螺旋塔输送带(39)的底部搁置于第二外导轨(22)和第二内导轨(18)上。
地址 21009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