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车辆
摘要 在具备能够与车身框架一起倾斜的左前轮以及右前轮、以及能够与车身框架一起倾斜的后轮的车辆中,提供确保燃料箱的容量且运转时的重心位置的变化量小的车辆。燃料箱(210)在车身框架(110)处于直立状态下在车身框架(110)的上下方向上配置于连杆机构(140)的上轴线(A)的延长线与连杆机构(140)的下轴线(C)的延长线之间,在车身框架(110)处于直立状态下,在车身框架(110)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右前轮(131R)接地的右前轮接地部以及左前轮(131L)接地的左前轮接地部与后轮(134)接地的后轮接地部的中心和右前轮接地部以及左前轮接地部的中心(F1)、同右前轮接地部以及左前轮接地部与后轮接地部的中心和后轮接地部的中心(F2)之间。
申请公布号 CN10537768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3.02
申请号 CN201580001300.4 申请日期 2015.01.30
申请人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高野和久
分类号 B62J35/00(2006.01)I;B62K5/05(2006.01)I 主分类号 B62J35/0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代理人 刘军
主权项 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具备:车身框架;右前轮以及左前轮,所述右前轮以及所述左前轮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且能够与所述车身框架一起朝车辆的左右方向倾斜;一个后轮,所述后轮能够与所述车身框架一起朝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倾斜;座椅,所述座椅具有供驾驶员就坐的落座面;右前轮支承装置,所述右前轮支承装置具有上部以及支承所述右前轮的下部;左前轮支承装置,所述左前轮支承装置具有上部以及支承所述左前轮的下部;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右侧向杆,所述右侧向杆按照能够绕沿着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右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右前轮支承装置的上部;左侧向杆,所述左侧向杆按照能够绕与所述右轴线平行的左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左前轮支承装置的上部;上横梁,所述上横梁在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右侧向杆的上部,在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左侧向杆的上部,所述上横梁的中间部由所述车身框架支承为能够绕沿着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轴线旋转;以及下横梁,所述下横梁在右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右侧向杆的下部,在左端部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左侧向杆的下部,所述下横梁的中间部由所述车身框架支承为能够绕与所述上轴线平行的下轴线旋转;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容纳曲轴的曲轴箱部、以及容纳变速机构的变速箱部,所述动力单元产生所述后轮的驱动力;燃料箱,所述燃料箱蓄积朝所述动力单元供给的燃料;以及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由所述车身框架支承为能够旋转,改变所述左前轮以及所述右前轮的朝向,所述连杆机构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的侧视视角下配置于所述右前轮以及所述左前轮的上方,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的侧视视角下,垂直于所述上轴线以及所述下轴线的假想线与铅垂线所成的角度比所述转向轴的旋转轴线与铅垂线所成的角度小,在所述动力单元中,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所述曲轴箱部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配置于相比所述右前轮的上端、所述左前轮的上端以及所述后轮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且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右前轮以及所述左前轮与所述后轮之间,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所述曲轴箱部以及所述变速箱部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相比所述右前轮以及所述左前轮接近所述后轮的位置,在所述座椅中,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所述落座面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所述曲轴箱部以及所述变速箱部的前端与所述后轮的后端之间,所述燃料箱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在所述车身框架的上下方向上配置于所述上轴线的延长线与所述下轴线的延长线之间,所述燃料箱在所述车身框架处于直立状态下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右前轮接地的右前轮接地部以及所述左前轮接地的左前轮接地部与所述后轮接地的后轮接地部的中心和所述右前轮接地部以及所述左前轮接地部的中心、同所述左前轮接地部以及所述右前轮接地部与所述后轮接地部的中心和所述后轮接地部的中心之间。
地址 日本静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