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渗透率演化恢复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渗透率演化恢复方法,其步骤为:(1)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恢复;(2)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孔隙结构演化恢复;(3)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渗透率演化恢复。本发明解决了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渗透率恢复的问题,为研究油气成藏时期砂岩储层渗透性的好坏,评价成藏时期储层的有效性,预测有利储层,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申请公布号 CN102778421A 申请公布日期 2012.11.14
申请号 CN201210235345.6 申请日期 2012.07.1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发明人 王艳忠;操应长;葸克来;张善文;王永诗;刘惠民;陈林;马奔奔
分类号 G01N15/08(2006.01)I 主分类号 G01N15/08(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渗透率演化恢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孔隙度演化恢复;(2)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孔隙结构演化恢复第一步:利用反演回剥法,在成岩作用演化序列的约束下,将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成岩事件进行反演回剥;第二步:对压实损失的孔隙面积进行等比例放大,具体恢复方法如下:①参量设置:待恢复状态:设视域长为L,宽为D岩石体积:V2z孔隙体积:V2P视域面积:S2z(未知)孔隙面积:S2P(未知)面孔率:A2=S2P/S2z*100%(可以由Φ于A的关系求取,A2=F(Φ2))孔隙度:Φ2=V2P/V2z*100%(已知)已知状态:设视域长为L+ΔL,宽为D+ΔD岩石体积:V1z孔隙体积:V1P视域面积:S1z(已知)孔隙面积:S1P(已知)面孔率:A1=S1P/S1z*100%(已知)孔隙度:Φ1=V1P/V1z*100%(已知)设由待恢复状态到已知状态压实减小的面积为:Sy,取正直设由待恢复状态到已知状态胶结减小的面积为:Sj,取正直设由待恢复状态到已知状态溶解增加的面积为:Sr,取正直②推导过程:S2p‑Sy‑Sj+Sr=S1p    公式1A2=S2P/S2z          公式2S2z‑Sy=S1z          公式3把公式3带入公式2可得,A2=S2P/S2z=S2P/(S1z+Sy)S2p=A2*(S1z+Sy)            公式4把公式4带入公式1:A2*(S1z+Sy)‑Sy‑Sj+Sr=S1pA2*S1z+A2*Sy‑Sy‑Sj+Sr=S1pSy(1‑A2)=A2*S1z+Sr‑Sj‑S1pSy=(A2*S1z‑S1p+Sr‑Sj)/(1‑A2)    公式5Sy=(A2*S1z‑A1*S1z+Sr‑Sj)/(1‑A2)Sy=(S1z(A2‑A1)+Sr‑Sj)/(1‑A2)    公式5’Sy=(A2*S1z‑S1p‑Sj+Sr)/(1‑A2)设由待恢复状态到已知状态压实作用使总视域长宽成等比例缩小,即L/D=(L+ΔL)/(D+ΔD)    公式6S1z+Sy=(L+ΔL)*(D+ΔD)    公式7将公式6带入公式7可得,S1z+Sy=(L/D)*(D+ΔD)2D(S1z+Sy)/L=(D+ΔD)2ΔD=[D(S1z+Sy)/L]1/2‑D    公式8ΔL=L*(D+ΔD)/D‑LΔL=L*ΔD/D    公式9求得ΔD、ΔL后,选择中心颗粒不动,从两端开始按比例移动颗粒,假设某一颗粒横向到纵向中心线的距离为d,则需向边移动的距离Δd=2ΔL d/(ΔL+L);第三步:建立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孔隙结构演化图版,并进行各时期孔隙结构分类;(3)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渗透率演化恢复第一步:利用压汞资料,根据排驱压力(Pd)、毛管压力中值(P50)等参数,建立每一类孔隙结构的K与K/Φ关系,其中:K为渗透率,Φ为孔隙度;第二步:根据每一类孔隙结构K与K/Φ的关系,结合孔隙结构恢复与分类结果,求取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渗透率;第四步;建立地质历史时期砂岩储层渗透率演化曲线。
地址 266555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