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液状树脂组成物、硬化膜及层合体
摘要
申请公布号 TWI332967 申请公布日期 2010.11.11
申请号 TW093113719 申请日期 2004.05.14
申请人 JSR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边隆喜;江利山佑一;山村哲也;铃木康伸;下村宏臣;土居本光伸
分类号 C08L83/04 主分类号 C08L83/0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125号7楼
主权项 一种液状树脂组成物,其特征系含有下述成分(A)、(B)、(C)及(D),(A)含氟量为30重量%~60重量%,以胶体渗透层析法所得之聚苯乙烯换算的数平均分子量为5000~500000,具羟基单体由来之构造单元的含有量为10莫耳%~50莫耳%,主链中含有聚矽氧烷片段0.2莫耳%~20莫耳%之含氟聚合物(B)选自三聚氰胺系化合物、尿素系化合物、苯并鸟粪胺系化合物及甘脲系化合物群之硬化性化合物(C)选自以动态光散射所求得数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之二氧化矽被覆氧化钛粒子、氧化铝被覆氧化钛粒子、氧化锆被覆氧化钛粒子、氧化锆粒子、含锑氧化锡粒子、含氧化锡铟粒子、氧化铝粒子、氧化铈粒子、氧化锌粒子、氧化锡粒子、含锑氧化锌粒子及含铟氧化锌粒子之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粒子(D-1)酮类之溶剂(D-2)不析出前述(A)含氟聚合物范围的量之选自水、醇类及醚类之不溶解前述(A)含氟聚合物之贫溶剂。一种液状树脂组成物,其特征系含有下述成分(A)、(B)、(C)及(D),(A)至少为下述成分(a)、(b)及(C)之共聚物,且含有下述成分(a)由来之构造单元20~70莫耳%、下述成分(b)由来之构造单元10~50莫耳%、及下述成分(c)由来之构造单元以下述一般式(1)所表示之聚矽氧烷片段成为0.1~20莫耳%之比例的方式含有之聚苯乙烯换算之数平均分子量为5000~500000之含氟聚合物(a)选自氟链烯烃类、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类、全氟(烷氧基烷基乙烯基醚)类、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类及全氟(烷氧基烷基乙烯基醚)类之一个以上的含氟链烯烃化合物(b)选自含羟基乙烯基醚类、含羟基烯丙基醚类、烯丙基醇及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一个以上的可与(a)成分共聚合之含羟基单体化合物(c)含有以-N=N-所表示的容易热解裂之偶氮基,且具有以下述一般式(1)所表示之聚矽氧烷片段之含偶氮基之聚矽氧烷化合物@sIMGTIF!d10008.TIF@eIMG!(B)选自三聚氰胺系化合物、尿素系化合物、苯并鸟粪胺系化合物及甘脲系化合物之群的硬化性化合物(C)以动态光散射求得之数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的二氧化矽为主成分之金属氧化物粒子(D)酮类之溶剂。一种硬化膜,其特征为,硬化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至第2项中任一项之液状树脂组成物而得之。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硬化膜,其系由折射率1.3至1.5的低折射率部份、与折射率1.6至2.2的高折射率部份所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硬化膜,其中该硬化膜系由(C)成份高密度存在之层,与(C)成份实质上不存在或低密度存在之层所形成。一种硬化膜之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具有将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至第2项中任一项之液状树脂组成物经由加热,或照射放射线而硬化之步骤。一种层合体,其特征为,基材上具有至少一层以上之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硬化膜所形成之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层合体,其中该硬化膜所形成层与该基材之间,具有其他层。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层合体,其中该其他层系含有1层或2层以上选自硬被覆层、折射率为1.5至1.7之层、及折射率为1.3至1.5之层、以及折射率为1.6至2.2之层之组合所成群而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层合体,其中该基材层系由三乙醯基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丙烯酸/苯乙烯共聚树脂、聚链烯烃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或玻璃所形成。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层合体,其为光学用零件。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层合体,其为防止反射膜用。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