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编织物之接合方法及所接合成之编织物
摘要 编织出第一编织物(6)及包挟第一编织物(6)而编织出之第二、第三编织物(4,5),将第二、第三编织物(4,5)最终线圈横列之线圈由靠近第一编织物(6)侧依序的从一端侧朝向另一侧与第一编织物(6)之端侧线圈重叠而进行接合之时,藉反覆进行将第二编织物(4)及第三编织物(5)保持在前后不同之针床上,以针床横移将第一编织物(6)及第三编织物(5)一起移动至第二编织物侧,且于前后针床间进行第一编织物(6)之位置置换,将第一编织物(6)之第二编织物侧侧端线圈与第二编织物(4)之侧端线圈加以重叠,将第三编织物(5)之侧端线圈与第一编织物(6)之第三编织物侧侧端线圈加以重叠后,供线给第一编织物(6)以形成次一线圈横列的线圈,此编织与仅利用前后针床间之移圈来进行位置置换而使编织物彼此靠近加以接合之情形相较,能减少在前后针床间移圈次数将编织物彼此接合。
申请公布号 TW491918 申请公布日期 2002.06.21
申请号 TW090111467 申请日期 2001.05.14
申请人 岛精机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冈本 一良
分类号 D04B7/32;D04B1/24 主分类号 D04B7/3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镒珠 台北市长安东路二段一一二号九楼
主权项 1.一种编织物之接合方法,系使用具备延伸于左右 方向、且前后对向之至少一对针床,各针床具有多 数支针,前述对向针床之至少一方之针床能进行左 右之横移,且能在前后针床间进行移圈的横编机, 来编织至少二个前编织部与后编织部前后重叠编 成之筒状编织物,将该等筒状编织物重叠加以接合 之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于编织物之接合步骤中,将位于欲接合之筒状编织 物侧端由适当数量之经圈所形成的接合区域之最 终线圈横列之线圈,与另一筒状编织物接合区域之 最终线圈横列之线圈,自距离前编织物部及后编织 物部之交界起,以近侧之线圈彼此重叠及远侧之线 圈彼此重叠之方式加以重叠进行滚边处理,以在筒 状编织物之接合部分形成裆,在接合之筒状编织物 后继续编织一个筒状编织物。2.如申请专利范围 第1项之编织物接合方法,其中,前述接合步骤包含 以下之步骤: a)以抽针阔编法编织第一编织物及第二编织物,于 编织物之接合过程中,反覆进行下列编织,亦即在 第一编织物之第二织织物侧侧端部,一边横移至第 一方向一边将第一针床上第二编织物侧之侧端线 圈移圈至第二针床上侧端线圈之外侧,而在第二编 织物相反侧之侧端部,将第二针床上之侧端线圈移 圈至第一针床上侧端线圈之外侧的编织,使第一编 织物朝第一方向旋转以将第一编织物之所有接合 区域之线圈钩止在第二针床上的步骤; b)反覆进行下列编织,亦即在第二编织物之第一编 织物侧侧端部,一边朝第一方向横移一边将第二针 床上第一编织物侧之侧端线圈移圈至第一针床上 之侧端线圈外侧,而在第一编织物相反侧之侧端部 ,则将第一针床上之侧端线圈移圈至第二针床上侧 端线圈之外侧的编织,使第二编织物朝第一方向旋 转以将第二编织物之所有接合区域之线圈钩止在 第一针床上的步骤; c)在将第1编织物之所有线圈钩止在第一针床,第二 编织物之所有线圈钩止在第二针床,并将第一编织 物及第二编织物之接合区域之线圈朝第一方向移 圈以成前后对向之状态后,将第一编织物及第二编 织物之接合区域之线圈重叠进行滚边处理的步骤; 以及 d)进行一边朝第二方向横移、一边将前述第一编 织物及第二编织物接合后筒状编织物之第二针床 上的侧端线圈移圈至第一针床上侧端线圈之外侧, 同时将第一针床上相反侧之侧端线圈移动至第二 针床上侧端线圈之外侧的编织,以使筒状编织物朝 与前述第一方向相反之第二方向旋转的步骤。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编织物接合方法,其中,前 述接合步骤包含以下之步骤: a)将第一编织物之前编织部移圈至第二针床,将第 二编织物之后编织部移圈至第一针床移圈的步骤; b)一边将前后任一方之针床朝左右任一方向横移, 一边将第二编织物之前编织部中接合区域之线圈 朝远离第一编织物之方向进行滚边处理编织,与此 同时将第一编织物之前编织部中接合区域之线圈 依序与第二编织物之前编织部之侧端线圈重叠的 步骤; c)一边将前后任一方之针床朝左右任一方向横移, 一边将第一编织物之后编织部中接合区域之线圈 朝远离第二编织物之方向进行滚边处理编织,与此 同时将第二编织物之后编织部中接合区域之线圈 依序与第一编织物之后编织部之侧端线圈重叠,以 将朝将第一编织物与第二编织物加以接合的步骤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编织物接合方法,其中 ,前述接合步骤包含以下之步骤: a)包挟第一编织物分别编织第二编织物与第三编 织物,将第二编织物之前编织部移圈至第一针床, 将第三编织物之后编织部移圈至第二针床移圈的 步骤; b)同时进行一边将前后任一方之针床朝第一方向 横移、一边将第一编织物之前编织物部中第二编 织物侧之接合区域之线圈朝远离第二编织物之方 向进行滚边处理之编织,与将第二编织物之前编织 物部中接合区域之线圈与第一编织物之前编织物 部之侧端线圈加以重叠之编织,并同时进行将第一 编织物之后编织物部中第三编织物侧之接合区域 之线圈朝远离第三编织物之方向进行滚边处理之 编织,与将第三编织物之后编织物中接含区域之线 圈与第一编织物之后编织物之侧端线圈加以重叠 之编织的步骤; c)将第二编织物之后编织部往第二针床,将第三编 织物之前编织部往第一针床移圈之步骤;以及 d)同时进行一边将前述针床朝第二方向横移、一 边将第一编织物之后编织物部中第二编织物侧之 接合区域之线圈朝远离第二编织物之方向进行滚 边处理之编织,与将第二编织物之后编织物部中接 合区域之线圈与第一编织物之后编织物部侧端线 圈加以重叠之编织,并在第1编织物之两端部同时 进行将第一编织物之前编织物部中第三编织物侧 之接合区域之线圈朝远离第三编织物之方向进行 滚边处理之编织,与将第三编织物之后编织物部之 接合区域之线圈与第一编织物之前编织物部之侧 端线圈加以重叠之编织的步骤。5.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1项之编织物接合方法,其中,前述接合步骤包 含以下之步骤: a)反覆进行在第一编织物之第二编织物侧侧端部, 藉朝第一方向之横移将第一针床上第二编织物侧 之侧端线圈移圈至第二针床上之侧端线圈之外侧, 在与第二编织物相反侧之侧端部,则将第二针床上 之侧端线圈移圈至第一针床上之侧端线圈之外侧 的编织,以使第一编织物朝第一方向旋转而将使第 一编织物之所有接合区域之线圈钩止在第二针床 的步骤; b)反覆进行在第二编织物之第一编织物侧侧端部, 藉朝第二方向之横移将第一针床上第一编织物侧 之侧端线圈移圈至第二针床上之侧端线圈之外侧, 在与第一编织物相反侧之侧端部,则将第二针床上 之侧端线圈移圈至第一针床上之侧端线圈之外侧 的编织,以使第二编织物朝第二方向旋转而将使第 二编织物之所有接合区域之线圈钩止在第二针床 的步骤; c)进行一边将前后任一方之针床朝第一方向横移, 一边将第一编织物接合区域之线圈朝远离第二编 织物之方向进行滚边处理的编织,以及将第二编织 物接合区域之线圈与第一编织物之第二针床上侧 端线圈加以重叠的编织,以将第二编织物之接合区 域与第一编织物之接合区域加以接合的步骤;以及 d)反覆进行一边将前述针床朝第二方向横移,一边 将第一编织物之第一针床上之侧端线圈移动至第 二针床上之侧端线圈之外侧,将第一编织物之第二 针床上之侧端线圈移圈至第一针床上之侧端线圈 之外侧的编织,以使筒状编织物朝第一方向旋转的 步骤。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编织物接合方法, 其中,前述接合步骤包含以下之步骤: a)挟着第一编织物来编织第二编织物及第三编织 物,并反覆进行下列编织,亦即于第一编织物之第 二编织物侧侧端部,藉朝第一方向之横移将第二针 床上之第二编织物侧侧端线圈移圈至第一针床上 之侧端线圈之外侧,于第三编织物之侧端部,将第 一针床上之侧端线圈移圈至第二针床上之侧端线 圈外侧的编织,以使第一编织物朝第一方向旋转而 将第一编织物之第二编织物侧接合区域之线圈钩 止在第一针床,将第三编织物侧接合区域之线圈钩 止在第二针床上的步骤; b)同时进行下列两编织的步骤,亦即反覆进行利用 朝第二方向之横移,于第二编织物之第一编织物侧 侧端部,将第二针床上之接合区域中之线圈移圈至 第一针床之侧端线圈之外侧,于第一编织物相反侧 之侧端部,将第一针床上之侧端线圈移圈至第二针 床上之侧端线圈之外侧,使第二编织物朝第二方向 旋转而将第二编织物接合区域之线圈钩止在第一 针床的编织,以及反覆进行于第三编织物之第一编 织物侧之侧端部位,将第一针床上之接合区域之线 圈移圈至钩止在第二针床之侧端线圈之外侧,于第 一编织物相反侧之侧端部位,将第二针床上之侧端 线圈移圈至第一针床上侧端线圈之外侧,使第三编 织物朝第二方向旋转而将第三编织物之接合区域 之线圈钩止在第二针床的编织; c)同时进行下列两编织的步骤,亦即一边将前后任 一方之针床朝第一方向横移,一边将第一编织物之 第二编织物侧接合区域之线圈朝远离第二编织物 之方向进行滚边处理之编织同时将第二编织物之 接合区域之线圈与第一编织物之侧端线圈加以重 叠之编织,以及将第一编织物之第三编织物侧接合 区域之线圈朝远离第三编织物之方向进行滚边处 理之步骤同时将第三编织物之接合区域之线圈与 第一编织物之侧端线圈加以重叠之编织; d)反覆进行一边将前述针床朝第二方向横移,一边 将接合第一、第二、第三编织物之筒状编织物之 第二针床上之侧端线圈移圈至第二针床上之侧端 线圈之外侧,将第二针床上之侧端线圈移圈至第一 针床上之侧端线圈之外侧,以使筒状编织物朝第二 方向旋转的步骤。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或5项中任 1项之编织物接合方法,其中,在前编织物之接合区 域的接合与在后编织物之接合区域的接合系各自 独立进行,且将线圈数较多侧针床上之侧端线圈移 动至相反侧针床上之侧端线圈之外侧的回绕编织 系与接合编织并行。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或6项中 任1项之编织物接合方法,其中,第一编织物与第二 编织物之接合、第一编织物与第三编织物之接合 、以及/或在前编织物部之接合、在后编织物部位 之接合系各自独立进行,且将线圈数较多侧针床上 之侧端线圈移动至相反侧针床上之侧端线圈之外 侧的回绕编织系与接合编织并行。9.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1项至第6项中任1项之编织物接合方法,其中 ,系使前编织物部与后编织物部之接合区域之线圈 数不同。10.一种编织物,系使用具备延伸于左右方 向、且前后对向之至少一对针床,各针床具有多数 支针,前述对向针床之至少一方之针床能进行左右 之横移,且能在前后针床间进行移圈的横编机,来 编织至少二个前编织部与后编织部前后重叠编成 之筒状编织物,将该筒状编织物加以接合者,其特 征在于: 将位于欲接合之筒状编织物侧端由适当数量之经 圈所形成的接合区域之最终线圈横列之线圈,与另 一筒状编织物接合区域之最终线圈横列之线圈,自 距离前编织物部及后编织物部之交界起将近侧之 线圈彼此重叠并将远侧之线圈彼此重叠以形成滚 边处理之裆,在接合之状编织物后继续编织一个筒 状编织物。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编织物,其 中,前述筒状编织物系裤类编织品之左脚部及右脚 部。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编织物,其中,前述 筒状编织物系毛衣之身片及左右之袖。图式简单 说明: 图1系形成有裆之毛衣的展开图及编织步骤图。 图2系图1之毛衣1的完成图。 图3系于第一实施例之毛衣形成裆部的编织步骤图 。 图4系显示回绕编织的图。 图5-a系于第二实施例之裤子形成裆部的编织步骤 图。 图5-b及图5-c系于第二实施例之毛衣形成裆部的编 织步骤图。 图6系显示第二实施例中接合二个编织物来作成裤 子的图。 图7系显示第二实施例之接合二个编织物的编织线 圈横列图。 图8系显示第二实施例之接合二个编织物的编织线 圈横列图。 图9系显示第二实施例之接合三个编织物的编织线 圈横列图。 图10系显示第二实施例之接合三个编织物的编织 线圈横列图。 图11系显示第二实施例之接合三个编织物的编织 线圈横列图。 图12系显示第二实施例之接合三个编织物的编织 线圈横列图。 图13系于第三实施例之毛衣形成裆部的编织步骤 图。 图14系显示形成有本发明之裆部之毛衣中袖部之 上限位置的图。 图15系形成有习知裆部之毛衣的展开图及编织步 骤图。 图16系显示以习知裆部形成方法而形成有裆部之 毛衣中袖部之上限位置的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