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将带形不织布填塞在膜穴内而将不织布模造成为对应于一模之模穴形状的方法及其装置,与制造缓冲物件之方法及
摘要 一模造缓冲物件其制法系:填塞一篷松,带形不织布诸如棉条于一模穴内且继之热处理如此被形成之模造形体以熔接纤维之交叉点。带形不织布之填塞系藉由以往复运动平铺与叠置带形不织布在一透气模的模造表面上而完成,该模造表面之背部系被维持在一减压下。所使用之装置具有(a)传输带形不织布至模中的装置,(b)一透气模,(c)一模支持框架,(d)将表面空间保持在减压下的吸入装置,(e)可供连续改变装置(a)与模造表面之位置关系的装置,以及(f)欲被熔接之纤维的热处理装置。
申请公布号 TW229239 申请公布日期 1994.09.01
申请号 TW082105701 申请日期 1993.07.17
申请人 帝人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加藤明;北川元洋;吉田诚;河野茂生;高桥信男
分类号 D04H1/54;D04H3/14 主分类号 D04H1/5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康伟言 台北巿南京东路三段二四八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藉由将带形不织布填塞在模穴内而将一篷 松不织布 模造成为一具有对应于一模之模穴形状的模造形 体的方法 ,特征在于带形不织布之填塞系以往复运动平铺与 叠置带 形不织布在一透气构造性材枓所制成之模的模造 表面上而 完成,该模造表面之背部系被维持在一减压下俾使 平铺及 叠置其上之带形不织布被空气吸力吸引至模造表 面上。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该带形 不织布为一 棉条。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方法,其中该棉条 具有一30至 100立方公分/克之篷松度。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 3项之方法,其中该棉条之断面 系数以K=W/D定义为2至10,其中W为棉条之表观视宽度 且D为其表观宽度。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3项中 任一项之方法,其中该带 形不织布最好系一当作基体之鬈曲棉条纤维以及 一可热黏 合之棉条纤维的混合物,该可热黏合棉条纤维包括 一熔点 低于一构成鬈曲棉条纤维之聚合物熔点之聚合物; 该低熔 点纤维被曝露在至少一部分的可热黏合纤维表面 上。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方法,其中构成鬈曲 棉条纤维 之聚合物为一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聚合物。7.如 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方法,其中该构成鬈曲棉条 纤 维之聚合物为一聚对苯二甲酸二丁酯聚合物。8.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方法,其中该构成鬈曲棉 条纤 维之聚合物为一聚亚环己基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方法,其中该熔点低于 构成鬈 曲棉条纤维之熔点的聚合物为一热塑性弹性体。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当带形不织 布以 往复运动被平铺在模造表面上时,该带形不织布被 裁切成 一相等于或短于模造表面之最大长度的长度。11.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3项中任一项之方法,其中该 欲被供给至模内之带形不织布量在模造表面内被 局部地改 变。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3项中任一项之方法, 其中一 大宽度之不织布被平铺在模造表面上俾在将带形 不织布平 铺与叠置在模造表面上之前覆盖整个模造表面。 13.一种制造一模造缓冲物件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 一带形之篷松不织布填塞在一模之模穴内而获得 一形状对 应于模穴形状之模造形体且接者,热处理该模造形 体以熔 融一部分构成带形不织布之纤维俾熔接至少一部 分之纤维 交叉点;其中该带形不织布之填塞系藉由以往复运 动平铺 与叠置带形不织布在不透气构造性材料所制成之 模的模造 表面上而完成,该模造表面之背部系被维持在一减 压下俾 使平铺及叠置其上之带形不织布被空气吸力吸引 向模造表 面。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方法,其中该带形 不织布为 一当作基体之鬈曲棉条纤维以及一可热黏合之棉 条纤维的 混合物,该棉条纤维包括一熔点低于一构成鬈曲棉 条纤维 之聚合物熔点的聚合物;且模造形体之热处理系在 一相等 或高于低熔点聚合物之熔点且低于构成鬈曲棉条 纤维之聚 合物熔点的温度下实施,俾使得仅有该低熔点聚合 物被熔 融而与鬈曲棉条纤维和可热溶棉条纤维之交叉点 熔接。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方法,其中该热 处理系藉由 施加一热空气流而实施。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 至15项之方法,其中在该模造形 体被成形之后且在其被热处理之前,一可透气之压 模盖被 置于叠置带形不织布之曝露表面上。17.如申请专 利范围第13至15项之方法,其中在该模造形 体被成形之后且在其被热处理前有一强化并支持 模造形体 之薄片形纤维材料被覆盖在模造形体之一曝露表 面上而该 表面构成模造缓冲物件之一后表面。18.一种模造 一带形式之篷松不织布成为一模造部分之装 置,此装置包括:(a)传输带形不织布以将其供给至 一如 下所定义之模中的供给装置,(b)一具有一模造表面 之模 ,该模系由一可透气之构造材料所制成且系位于带 形不织 布给送装置(a)下方,(c)一支持透气性模(b)之框架,(d ) 设置在框(c)中以将透气模(b)之模造表面背部之一 空间保 持在一减压下的吸入装置,以及(e)可供连续改变带 形不 织布供给装置(a)与模(b)之模造表面间之位置关系 的装置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装置,其中该带形不 织布供 给装置(a)包括至少二组在带形不织布传输方向上 彼此相 隔的挟持罗拉,且在上游端的挟持罗拉组相对于在 下游端 的另一组挟持罗拉之表面速度可间断地被降低或 自由地被 停止。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装置,其中该带 形不织布供 给装置(a)系经由对该装置之一支持藉一机器人之 臂被固 定及支持。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至20项中任一项 之装置,其中该 模(b)系由一冲孔板作为可透气构造材料而制成。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至20项中任一项之装置,其 中该 模(b)系由一线属线网作为可透气构造材料而制成 。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至20项中任一项之装置, 其中该 模(b)系一具有多数孔之金属模。24.如申请专利范 围第18至20项中任一项之装置,其中该 模(b)之模造表面至少一部分为具有三度空间曲线 者。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至20项中任一项之装置 ,其中该 框架(c)系一箱形框,此箱形框只在其面对带形不织 布供 给装置(a)之一面敞开。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至20 项中任一项之装置,其中该 连续改变位置关系之装置系被装在一架上,该架以 一固定 状态支持固定至该架之供给装置(a)。27.一种制造 一模造缓冲物件之装置,其中一呈带形式之 篷松不织布被模造成一模造形体且继之该模造形 体被制作 成模造缓冲物件,此装置包括:(a)传输带形不织布 以将 其供给至一如下所定义之模中的装置,(b)一具有一 模造 表面之模,该模系由一可透气之构造材料所制成且 系位于 带形不织布给送装置(a)下方,(c)一支持透气性模(b) 之 框架,(d)设置在框(c)中以将透气模(b)之模造表面背 部 之一空间保持在一减压下的吸入装置,以及(e)可供 连续 改变带形不织布供给装置(a)与模(b)之模造表面间 之位置 关系的装置,以及(f)可造成一部分之模造形体纤维 被熔 接的热处理装置。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之装 置,其中该热处理装置利 用热空气。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之装置,其中 该利用热空气之 热处理装置系自由地置于一箱形盒之一敞开部分 。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8或29项之装置,其中该利 用热空 气之热处理装置系一热空气烘箱。31.如申请专利 范围第30项之装置,其中该热处理烘箱于 其内设有一传送带。第1图系绘示一制造一带形不 织布之 模造形体之方法与装置主要部分的透视图;第2图 系一概 要表示一制造带形不织布与其模造形体的方法的 概要图; 第3图为一带形不织布供给装置之透视图;第4图为 一带 形不织布引导管口之透视图;第5图系一模之透视 图;第 6A图系一绘示在模表面上平铺与叠置带形不织布 之状态的 透视图;第6B图为一说明带形不织布被平铺在模表 面上之 方式之图;第7图系一在一模之模造表面背部局部 地改变 减压之装置的透视图;第8A和8B图绘示一将带形不 织布压 按迫入模中之辅助装置;第9图系一欲被放置在模 造形体 上之加压模盖的透视图;第10图系一绘示一藉使用 一设有 一输送带之热烘箱热处理一带形不织布之模造形 体之方法 的说明图;第11图系一绘示一在热空气烘箱中热处 理一带 形不织布之模造形体之方法的说明图;第12A图系一 绘示 一模造缓冲物件之外观的透视图;以及第12B图系一 绘示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