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速度障碍圆弧法的无人飞行器避障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速度障碍圆弧法的无人飞行器避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二维速度障碍锥;建立速度障碍圆弧;定义已知障碍物的威胁等级,并进行避碰判断;求解速度障碍圆弧参数;求解避障方向。并将已知障碍物划分为三个等级的威胁障碍物,对于一级威胁障碍物,需要进行避碰;对于二级威胁障碍物,需要分析二级威胁障碍物在无人飞行器避碰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对于三级威胁障碍物,不需要对障碍物进行避碰。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现有避障算法中因忽略“潜在危险”障碍而带来的影响,并能解决多障碍避碰的复杂问题,该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无人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避障能力。
申请公布号 CN106292712A 申请公布日期 2017.01.04
申请号 CN201610935282.3 申请日期 2016.10.25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发明人 杨秀霞;周硙硙;张毅;华伟;梁勇;赵贺伟;罗超
分类号 G05D1/10(2006.01)I 主分类号 G05D1/10(2006.01)I
代理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专利服务中心 11044 代理人 刘书岩;顾钻
主权项 一种基于速度障碍圆弧法的无人飞行器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二维速度障碍锥;根据无人飞行器在二维空间中的当前时刻位置坐标P<sub>u</sub>(x<sub>u</sub>,y<sub>u</sub>)和探测到的已知障碍物O<sub>i</sub>(i=1,2,…)的位置坐标P<sub>oi</sub>(x<sub>oi</sub>,y<sub>oi</sub>),将已知障碍物点O<sub>i</sub>膨化为以P<sub>oi</sub>为圆心、半径为R<sub>i</sub>(i=1,2,…)的障碍圆,然后过点P<sub>u</sub>作障碍圆的切线l<sub>i1</sub>和l<sub>i2</sub>,则l<sub>i1</sub>和l<sub>i2</sub>形成二维速度障碍锥,将该二维速度障碍锥内部空间称为相对碰撞区RCC;步骤S2,建立速度障碍圆弧G;将RCC沿已知障碍物O<sub>i</sub>的速度矢量v<sub>oi</sub>方向平移||v<sub>oi</sub>||,得到绝对碰撞区ACC,切线l<sub>i1</sub>和l<sub>i2</sub>平移后记为l′<sub>i1</sub>和l′<sub>i2</sub>;以无人飞行器位置点P<sub>u</sub>为圆心,速度矢量大小||v<sub>u</sub>||为半径的速度圆⊙P<sub>u</sub>,然后取速度圆⊙P<sub>u</sub>与ACC相交且位于ACC内部的圆弧为速度障碍圆弧G,即G=⊙P<sub>u</sub>∩ACC;速度圆⊙P<sub>u</sub>与ACC边界线l′<sub>i1</sub>和l′<sub>i2</sub>的交点为避障的两个临界状态点P<sub>i1</sub>和P<sub>i2</sub>;步骤S3,定义已知障碍物的威胁等级,并进行避碰判断;当无人飞行器的速度矢量v<sub>u</sub>∈ACC时,将已知障碍物O<sub>i</sub>定义为一级威胁障碍物;当<img file="FDA0001138874290000011.GIF" wi="238" he="59" />且<img file="FDA0001138874290000012.GIF" wi="427" he="61" />时,将已知障碍物O<sub>i</sub>定义为二级威胁障碍物;当<img file="FDA0001138874290000013.GIF" wi="230" he="55" />且<img file="FDA0001138874290000014.GIF" wi="422" he="61" />时,将已知障碍物O<sub>i</sub>定义为三级威胁障碍物;对于一级威胁障碍物,需要进行避碰;对于二级威胁障碍物,需要分析二级威胁障碍物在无人飞行器避碰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对于三级威胁障碍物,不需要对障碍物进行避碰,则退出;步骤S4,求解速度障碍圆弧参数;步骤S5,求解避障方向。
地址 264001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二马路188号科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