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双核DSP的双Buck逆变器并行控制系统
摘要 一种基于双核DSP的双Buck逆变器并行控制系统,包括双Buck逆变器,双核DSP和基于双核DSP的控制策略。逆变器为三电平双Buck全桥逆变器,实现直流输入电源转变为交流电源输出;双核DSP为单芯片内部集成两个高主频CPU+独立于CPU的可编程32位浮点协处理器CLA;其控制策略为电压电流反馈双闭环,外环是电压环,网侧电压作为反馈量与电压基准比较后,经过PI电压调节器得到的误差信号作为电流基准;内环是电流环,两个电感电流分别作为反馈量,与基准电流比较后经过两态迟滞比较器得到开关管的控制信号。该系统突出优点是:多核DSP协同并行工作,提高效率,减少运行时间;可提高开关频率,减小功率器件体积;系统可扩展性强,运行稳定。
申请公布号 CN205681326U 申请公布日期 2016.11.09
申请号 CN201620575794.9 申请日期 2016.06.14
申请人 福州大学 发明人 王武;林德荣;卢志钢;洪翌晨;林琼斌;蔡逢煌
分类号 H02M7/53(2006.01)I;H02J3/38(2006.01)I 主分类号 H02M7/53(2006.01)I
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主权项 一种双核DSP的双Buck逆变器并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核DSP及分别与其相连接的第一Buck逆变器、第二Buck逆变器;所述第一Buck逆变器包括直流源U<sub>d</sub>,第一开关管S<sub>1</sub>、第四开关管S<sub>4</sub>,第一二极管D<sub>1</sub>、第四二极管D<sub>4</sub>、第一滤波电感L<sub>1</sub>及电网U<sub>g</sub>;所述第一开关管S<sub>1</sub>的一端接直流电源正极,第一开关管S<sub>1</sub>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一滤波电感L<sub>1</sub>一端、第一二极管D<sub>1</sub>阴极;第一二极管D<sub>1</sub>阳极接直流源U<sub>d</sub>负极;第一滤波电感L<sub>1</sub>另一端接电网U<sub>g</sub>一端;电网U<sub>g</sub>另一端接第四开关管S<sub>4</sub>一端;第四开关管S<sub>4</sub>另一端接第四二极管D<sub>4</sub>阳极;第四二极管D<sub>4</sub>阴极接直流源U<sub>d</sub>负极;第一开关管S<sub>1</sub>的可控端及第四开关管S<sub>4</sub>的可控端分别接双核DSP输出;所述第二Buck逆变器包括直流源U<sub>d</sub>,第二开关管S<sub>2</sub>、第三开关管S<sub>3</sub>,第二二极管D<sub>2</sub>、第三二极管D<sub>3</sub>、第二滤波电感L<sub>2</sub>及电网U<sub>g</sub>;所述第二开关管S<sub>2</sub>的一端接直流电源正极,第二开关管S<sub>2</sub>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二滤波电感L<sub>2</sub>一端、第二二极管D<sub>2</sub>阴极;第二二极管D<sub>2</sub>阳极接直流源U<sub>d</sub>负极;第一滤波电感L<sub>2</sub>另一端接电网U<sub>g</sub>另一端;电网U<sub>g</sub>一端接第三开关管S<sub>3</sub>一端;第三开关管S<sub>3</sub>另一端接第三二极管D<sub>3</sub>阳极;第三二极管D<sub>3</sub>阴极接直流源U<sub>d</sub>负极;第二开关管S<sub>2</sub>的可控端及第三开关管S<sub>3</sub>的可控端接双核DSP输出。
地址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大学城学园路2号福州大学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