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小蝉草菌丝体及胞外多糖液体发酵的生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蝉草菌丝体及胞外多糖液体发酵的生产方法。以一种小蝉草菌种为出发菌株,通过液体深层发酵,获得菌丝体和胞外多糖。斜面试管菌种于无菌条件下经研磨后,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制备成液体菌种,再用于液体深层发酵,经过振荡培养或搅拌培养后,获得培养物,利用离心或过滤等方法分离菌丝体和培养液,可获得菌丝体(干重)5-8 g/L。培养液经超滤或乙醇沉淀后获得胞外多糖,得率为0.5-1.2g/L。利用以上工艺可进行小蝉草菌丝体和胞外多糖的生产,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申请公布号 CN10556757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6.05.11
申请号 CN201510972714.3 申请日期 2015.12.23
申请人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发明人 林群英;孙晓明;张卫明;吴亮亮;张锋伦;吴素玲
分类号 C12N1/14(2006.01)I;C12P19/04(2006.01)I;C12R1/645(2006.01)N 主分类号 C12N1/14(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小蝉草(<i>Cordyceps</i><i> sobolifera</i>)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液体培养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的步骤:第一步: 将小蝉草接种在PDA培养基上,20‑25<sup>o</sup>C下进行暗培养,使菌落直径长至4‑6cm,得到斜面菌种;第二步:第一步得到的斜面菌种,在经灭菌的研钵里,加入适量无菌水进行研磨,接种至液体种培养基,20‑28<sup>o</sup>C下振荡培养,培养7‑10天,至菌丝球充满全部培养基,得到液体菌种,所述的液体种培养基pH6.0‑6.5,每1000mL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10‑20g, 蛋白胨1‑5g,牛肉浸膏1‑4g,酵母浸膏0.5‑1g;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液体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所述的生产用液体培养基pH5.0‑8.5,每1000mL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10‑20g, 蛋白胨1‑5g,牛肉浸膏1‑4g,酵母浸膏0.5‑1g,其余为水;第四步:第三步的液体培养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为振荡培养,另一为搅拌培养。振荡培养方式:将以上液体菌种(步骤2)按接种量5%‑15%(V/V)的比例,接种至液体培养基(同菌种液体培养基GPBY),100‑180r/min,培养4‑7天,至菌丝球充满全部培养基;搅拌培养方式为按比例接入适量的液体菌种后,利用磁力搅拌器进行培养,培养室温度设置为20‑28<sup>o</sup>C下,培养时间4‑7天;第五步:将第四步中的培养物进行菌丝体和培养液的分离,采用离心法或过滤法收集菌丝,菌丝(湿重)得率为70‑100g/L;在40‑60<sup>o</sup>C下烘干菌丝,菌丝(干重)产率5‑8 g/L;离心得的上清液或过滤得的滤液直接加入适量酒精进行多糖沉淀,或进行浓缩后再进行多糖沉淀,最后利用离心的方法收集多糖,多糖经40‑50<sup>o</sup>C下烘干或冷冻干燥,得率为0.5‑1.2g/L。
地址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4号